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张特立(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翻译)

张特立(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翻译)

张特立(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翻译)鹤骨松姿谁真识颜建国张特立(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翻译)自中学时期记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之后,对于范姓,尤多敬意,虽然其族中偶有不肖者。年长,知道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有着浪费民资、贪腐迎上之事,但因为是好大喜功之过,符合官场的生存规律,也有暗暗原谅他了。但是,对于有关范仲淹的趣闻和逸事,仍是莫名地关注与好奇,比如我在创作《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一书

鹤骨松姿谁真识

颜建国

张特立(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翻译)

张特立(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翻译)

自中学时期记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之后,对于范姓,尤多敬意,虽然其族中偶有不肖者。

年长,知道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有着浪费民资、贪腐迎上之事,但因为是好大喜功之过,符合官场的生存规律,也有暗暗原谅他了。但是,对于有关范仲淹的趣闻和逸事,仍是莫名地关注与好奇,比如我在创作《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一书时,对迁居郓州的范仲淹妻侄李师中家族的事迹就十分上心,在书中分两个章节记下了李师中和他的后人在东平的定居与繁衍。

三年前,因为创作《元朝东平学派》一书,我偶然发现全真华山派二代掌门范圆曦曾在东平传教十余年,曾想把他作为一个主要人物予以剖析,但是因为儒学和文学是我全书的重点,涉及的人物已经超过数百个,个人根本没有精力对范圆曦进行更细的挖掘,于是只好在有关元好问的章节对他提及。书出后每每想起道教和范圆曦,总觉得有几分遗憾与对不起,好似我不该这么仓促放弃这个丰实的人和事。

两月前在县博物馆召开“东平四杰之李谦研讨会”,空余在展厅匆过时发现一方石,定睛一看竟然是《故东平路道教都提点范公墓志铭并序》。看着这16个楷书碑石,我在心里暗暗想:应该写写华山道教和范圆曦了,不然,人们因为《水浒传》的流传真的以为东平很早就是泼妇刁民的蛮荒之地了。

(《故东平路道教都提点范公墓志铭并序》石碑)

有关范圆曦其人其事,主要记载在“东平学派”骨干宋子贞所撰《普照真人玄通子范公墓志铭》一文中;至于旧版《东平州志》记载曾有同为“东平学派”骨干的杜仁杰所撰书的《元东平路都道教提点范公墓碣铭并引》一文,该文由明真大师上清万寿宫掌籍熊志清书丹并篆额,时间在至元九年(1272年)阴历三月二十九日,可见宋子贞、杜仁杰两人的撰文并不同时,宋子贞撰写的墓志铭是要放在墓内的,因此和范圆曦的下葬时间比较接近,即弟子王裕中安葬其于东平上清万寿宫修然堂的1250年阴历二月二十五日,这时宋子贞的身份是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属于东平行台的骨干官员,官衔为正四品,如果此墓志铭也为宋子贞亲笔书写,就将是这位蒙元平章政事的几乎绝笔。看《东平州志》所载《范公墓碣》的立石在民国时期还在东平县州城南之周营村,可知周营村一带既是蒙元时期华山道教的核心道观上清万寿宫之旧址,1270年杜仁杰参与范圆曦墓碣撰文和立石,足见其时他没有因为严氏东平行台的裁撤而销声匿迹,他仍然因为“东平学派”师生的强大体系而为人尊敬,此时,曾居平章政事高位的宋子贞已经去世6个年头,杜仁杰的好友商挺、贾居贞为参知政事(从二品)、徐世隆为吏部尚书(从三品)、王磐为翰林直学士(从三品)等,他的弟子耶律有尚、周砥、王恽、李谦等人更是朝野新秀,这让参与地方事务的杜仁杰有了胆识与底气。

范圆曦本不是东平人,他来东平布道一是为了躲避战乱,再就是追寻当年师傅郝大通的足迹。范圆曦是金朝辖域的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人,生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宁海州的昆嵛山是胶东半岛东部最高峰,在金末宋、金、蒙元三方混战中处于争夺地,于是官民更希望苟活于乱世,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儒士王重阳远赴胶东传道,主要骨干马钰、丘处机、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等人跟随左右,宁海州成为道教全真派发祥地。王重阳1170年去世后,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等人继续在山东发展,到1190年,全真七子只有郝大通还在胶东传道,崇尚道教的范圆曦在1195年父母双亡后拜郝大通(字太古)为师学习全真教,正式拉开和世俗社会的距离。范圆曦拜郝大通为师时郝已经接近60岁,属于功成名就的显赫期,作为弟子的范圆曦对郝大通十分尊敬且贴心,在众弟子中年纪轻轻成为心腹之人,主要帮助乃师掌管观中财务。在那种战乱环境里,由于郝大通布道有方,弟子众多,远近信徒捐赠甚多,范圆曦为郝大通积攒的财富常常达数十万缙。在巨額财富面前,范圆曦显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高度自律的品格,虽然郝大通对他日常的财务支配全权相信而不过问,但范圆曦从没因此中饱私囊和挥霍无度,成为郝大通布道活动的大管家和臂膀,范圆曦的理财能力和洁身自好在此时得到众人信服和赞誉。1212年郝大通去世后,弟子之间因为财物出现过争斗,翅膀还嫩的范圆曦再次表现出离开物欲中心而自保的超人智慧和定力,他主动交出库房钥匙,带领少数拥护自己的信徒退避到胶西(今山东省胶州市)布道发展,后来又到高密县传道,逐渐提升自己的名声和影响,短短一年多时间,36岁的范圆曦就压过其他师兄成为华山派的新领军。1213年左右,蒙、金互攻,山东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杨安儿、李全、刘二祖等人领导的红袄军起义席卷齐鲁,很多地方豪富成为抢掠的对象,胶东的富户看到范圆曦道观有着很大势力便捐出财富寻求庇护,已经对形势发展有着更深思考的范圆曦学会在各大势力间周旋与操控,1214年,等杨安儿下属方郭三攻下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后,范圆曦便拿着巨額财富去拜见方郭三示好,得到钱财后方郭三便禁止了下属对城内居民的侵害杀戮,市民对范圆曦的处事能力更是信任与折服,虽然此时他的师伯丘处机已经返回宁海,成为全真道教的掌舵人,但是没有影响范圆曦的发展与增势,已经67岁的丘处机对年轻的师侄颇为提携与照顾,不因他是郝大通的门徒而排挤打击,可见全真道教发展初期的团结与格局。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金朝的山东路统军安抚使仆散安贞派部属宣差提控、太府少监完颜伯德率军攻打密州,通过分化瓦解偷袭了战略要地,在破城过程中范圆曦的弟子有力配合的完颜伯德的军队,根据金朝规定帮助官军收复城市的可以任命为地方官,但范圆曦以自己是道士拒绝了这项任命,仅仅接受了官府授予的普照大师、密州道正的任命。金、蒙议和之时,南宋以为机会来临派军队攻打金军,山东红袄军成为配合的势力接受南宋的官职配合行动,齐鲁之地再次战火频发,范圆曦于是带领部分弟子向比较安定的山东西部出发。此时,丘处机住在栖霞城北平山太虚宫,面对金军和红袄军之间的拉锯厮杀,为了减少士民伤亡,丘处机也曾在官军和起义军之间奔走协调,可见在胶东战事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年轻睿智的范圆曦,还有他的师伯丘处机。

在愈来愈烈的战火中,范圆曦采取的方法是避入山东、河北等内地。而他的师伯丘处机则采取了不变应变的办法,继续以掌教的身份留在登州栖霞(山东省栖霞市)“太虚观”布道授徒,成为蒙古、金朝、南宋三方均器重拉拢的势力。或许,范圆曦的离开有不和丘处机发生辖域争夺的成分在里面,一山不容二虎,何况在丘神仙面前范圆曦还只是一个小朋友,范圆曦的主动离开显示了他的美德与智慧。他和弟子离开大本营密州风尘仆仆行进的路线为东平、覃怀、太行、邢台等地,可见范圆曦明白自己最好的发展是老师郝大通曾经活动的区域。首站东平离密州有近七百里,当时是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所在地,也是东平人侯挚以尚书右丞的身份统辖山东、河北金军攻打红袄军的指挥中心,范圆曦师徒到达东平后,应该和侯挚以及东平府知府完颜弼有过谋面,但是因为附近也是战事不断,出于安全考虑,范圆曦又和弟子前往靠近京城的覃怀(今河南省沁阳市),可能和当地官员没有搞好关系,稍微停留后,范圆曦师徒又经过太行山的官道前往邢台(河北省邢台市),其师郝大通1175年到1181年就是在真定的沃州桥苦修而从一名凡俗之人蜕变为道门大德的,范圆曦此次前来有着继承恩师遗志和召集旧部双层谋划在里面。在当时的金蒙战争中,真定的藁城董氏、真定史氏两大势力加入蒙古太师木华黎属下,辖域内相对缺少屠戮战事,范圆曦带弟子实现了在邢台的布道扩容,他们在本地道众支持下逐渐站稳脚跟,成为不可小觑的一大道派势力。

1219年冬,元太祖成吉思汗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到栖霞太虚宫相邀丘处机,看清天下大势的丘处机遂带弟子18人前往面奏。此时如果范圆曦还在胶东,也会作为门人之一随从丘处机面的间成吉思汗。虽然范圆曦没有这一段传奇经历,鉴于他和丘处机良好的师徒关系,1224年丘处机奉诏来到燕京(今北京市)天长观掌管天下道教后,他发出的一道命令就是任命前来拜谒的范圆曦为河间真定等路道门提点,成为这一区域的道教首领,可见虽非心腹之人和左膀右臂,但在使用上丘处机把范圆曦和18真人基本无别,足见丘处机的谋略与气度。1225年,已经降蒙古的河北西路兵马副都元帅武仙杀死主帅史天倪,叛蒙归金,再次把真定一带推入混战局面,在这场突发劫难中,属于蒙古羽翼的范圆曦率领道众逃奔泰山活命,因为当时泰安州属于东平行台严实的势力范围,经过泰山西麓五峰山全真道士崔道演徒孙李源固的推荐,1226年已经50岁的范圆曦成为东平行台万户府的座上宾,开始了他在上清万寿宫担任东平路道教都提点,再次于新的区域布道发展的漫长历程。

在东平行台南面上清万寿宫居住期间,范圆曦对行台事物多有建议,一直让行台万户严实高看一眼。奔着趋利避害的目标,范圆曦对严实用人理政等方面直言以告,受到行台属官宋子贞、杜仁杰、徐世隆、刘肃等人的尊敬,这就为全真道教在东平行台54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33年夏天,金哀宗离开都城逃到蔡州,群臣百姓纷纷出逃亡命,31岁的太学生刘祁曾在路过东平须城(今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街道)时曾想拜见好贤喜士的范圆曦,但是因为范圆曦太忙而没能如愿。1236年刘祁到东平为行台属官,曾到上清万寿宫居住二十多天,有幸和60岁的范圆曦多次交谈,深感范圆曦是方外伟人,受托为其师郝大通的诗歌集做序,可见范圆曦对恩师的推崇与实际行动。在这年阴历八月,刘祁撰写了《太古集序》,在文中刘祁介绍范圆曦志愿“兼善天下、致君泽民”,可见他们的所做确实行高于众、目标远大。

范圆曦在须城居住期间,比较恰当地处理了自己信徒和其他全真弟子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抱团发展与实力扩容。邠州三水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人李志源是玉峰观主周全阳的弟子,周全阳的师傅则是全真七子之首的丹阳真人马钰。金末乱局中,在洛阳长生观居住的李志源率弟子寄身于东平行台下属的东阿县楼真观,对于闯入者,范圆曦给予了宽容与支持,他经常派弟子到楼真观看望年长自己一岁、辈分低自己一辈的圆明子李志源,并送去生活用品和短缺的东西。1235年,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参军齐大年和李志源有同乡之谊,于是建成悟真庵邀请李志源前去主持,于是李志源师徒才离开东阿县楼真观而去赵州。对于小自己43岁的年轻道士张志纯,范圆曦也虚心下士给予帮扶。张志纯1231年到长清五峰山学道,此时崔道演的弟子王志深主掌五峰山洞真观,可见张志纯虽系崔道演一脉但没有拜师崔道演的机会,早在1221年81岁的崔道演就在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县)的纯阳观去世,此时张志纯才出生一年。1226年范圆曦任东平路道教都提点之时,张志纯也仅仅是一个6岁大小的孩子,此时他还没有到五峰山洞真观学道,因此张志纯不可能在范圆曦居住须城之时成为他的助手甚至副职。范圆曦在东平站稳脚跟后,即谋划附近宫观修复与建设,他曾向严实提出恢复泰山部分道观的设想,得到首肯后即安排逐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范圆曦需要有人靠上监督工程进度,在行台属官毕清卿的推荐下,在布山修道的不到20岁的张志纯成为几位监工之一。泰山南天门完工为中统五年(1264年),此时张志纯才获得炼师的称号,可见他登上泰安州道教提点职位要晚许多年。既然张志纯的好友“东平学派”的骨干徐世隆为翰林集贤学士,且张志纯的泰安州道教提点职位为年长一岁的“洞明真人”祁志诚推荐,因此可知至元九年(1272年)53岁的张志纯才成为泰安州的道教首脑,承担其泰山道教宫观的规划建设。在此之前,张志纯仅仅是东平路全真道教的一名机灵小学徒。范圆曦在须城之时,因为严实对他的信赖和尊敬,于是对辖域内宫观进行规划修复,比如东阿龙头山有白雁泉,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攻打项羽时所见,于是严实和范圆曦闲时前来游览,严实看这里山水相依赞叹为人间仙境,范圆曦搭话说:“好啊,您这样说这里可以为您以后的修养归隐之地。”随行的范圆曦弟子守一大师匡志纯记下了这句话,回来后告诉了严实的部将行台千户穆公,在穆千户的支持下,匡志纯和弟子张志古、范志元、张道素等人规划建设天平观,并且请范圆曦题写了“天平”二字匾额,工程完工于1248年秋天,此时范圆曦离开东平到外地传道已经又达11个年头,在落成典礼上参加的有上清万寿宫提点崇仁通义希玄大师彭居惠、前东平路道录颐真中和寂照大师孙居怘、上清万寿宫贞素通玄大师盛居昌等,可见到此时张志纯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在范圆曦面前仅仅属于未入流。

范圆曦为啥在1237年以61岁高龄离开东平,这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此时,已经57岁的严实不再南征北战,开始守在他的百城之城须城安度晚年。1236年窝阔台大汗未来限制中原汉侯的势力,提出了"画境之制"的办法减少各大汉侯的管辖范围。严实的东平行台也面临瓜分危险,经过属官王玉汝向宰相耶律楚材申诉,耶律楚材鉴于兄长耶律善材一家在东平任职和居住,于是带领王玉汝面见窝阔台,经过哭诉免除了东平行台万户被肢解的厄运,为此严实开始谋划保住世袭职位的长久之策。范圆曦的这次循着当年恩师郝大通足迹巡游,便面上看来是修复和郝大通有关的宫观,其实更深的政治意义一直被表象所淹没。范圆曦出行时已经60多岁,他自己需要交通工具,且随行弟子的生活费用也应不菲,修建宫观的钱物更是一般富户难以支出,这里最大的赞助者只有一人:东平行台万户严实。范圆曦所到之处的花费,即便还有外人予以赞助,也是看在东平行台这棵大树的面子,比如范圆曦到达真定后,曾到郝大通之前修道的太古观遗址查看,本有修复的念头但因时间紧没能够实现。真定幕府参佐赵国宝的夫人冀氏予以赞助,因此才修复了太古观。1243年元好问从燕京(今北京市)南返,曾经在真定的庆源道院(今河北省赵县)见到了67岁的范圆曦,他回忆起金朝灭亡后寄居东平和范圆曦的多次交往,对其人的品德修为十分仰慕,表明冀氏资助修复太古观全是范圆曦人格魅力。其实想一下,冀氏的丈夫赵国宝是五路万户史天泽的属官,史天泽和严实之子嗣位的严忠济之间有着名义上的上下级关系,因此冀氏资助范圆曦,新东平行台万户严忠济的作用不容小觑。

范圆曦在真定居住期间赵国宝的妻子冀氏不仅仅修复了太古观,赵国宝(振玉)本人还直接建设天宁观让范圆曦师徒居住。看元好问所写《龙山赵氏先茔之碑》一文,可知赵国宝是史天泽下属的真定路工匠都总管,先后任承安(今河北省承安县)令、赵州管内观察使、庆源军节度使兼赵州管内观察使、河北西路按察使兼帅府参议,这是一个正三品的地方高官,因此他才有一定资财和影响力用于道教宫观建设。1243年冬天,元好问在庆源道院不仅仅见到了范圆曦,还见到了赵国宝的同僚李稚川、周才卿,这两人都是喜诗向儒之人,在他们两人介绍下元好问才为赵国宝撰写了家族碑。也是这次相识,元好问有缘于赵国宝,到1249年,元好问编撰的金朝诗人作品集《中州集》需要刊刻印刷,又是赵国宝出资鼎助,也就在此年,范圆曦以72岁高寿在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去世,他的好友大名、邢洺两路教门提点楼真观主李志柔等人痛别真人。

范圆曦在真定居住一个时期后,于1248年以71岁高龄到关中拜祭祖师王重阳。朝廷赐予他玄通广济普照真人的道号,他也予以拒绝。在终南山,因为秦陇帅太傅濮国公耶律秃花的要求,范圆曦被迫担任了重阳万寿宫的主持。大约过了半年,通过多方联系协调,范圆曦才离开重阳万寿宫回到真定天宁观。恰好过去的好友重阳宫提举源明真人李志源去世后葬在有莘(今山东省曹县),范圆曦不顾年老体弱前去参加,来到大名之时就油尽灯枯,结果没能回到真定就溘然长逝。在重阳万寿宫,李志源和范圆曦俩人一个是提举、一个是主持,职位上有诸多重叠分权之处,但没有影响他们的私人友谊。特别是当耶律秃花元帅提出让范圆曦担任提点重阳万寿宫一职时,这明显是要剥夺李志源的职务,在别人看来或许是难得的上位机会,但范圆曦坚决拒绝了,可见在职务身份面前,他们两人是多么宽怀无私和顾全大局之利益。

范圆曦虽然死在外地,但是东平万户府从来没有免去他的东平路道教都提点一职。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后。嗣任的东平万户严忠济资助上清万寿宫的范圆曦弟子王裕中等人到大名接回了他的灵柩先停放观内,第二年阴历二月二十五日葬于上清万寿宫之修然堂。东平的生前好友纷纷前来祭拜,根据行台万户严忠济的安排,时为行台骨干后来在元世祖时任朝廷中书平章政事的宋子贞撰写了《故东平路道教都提点范公墓志铭并序》。鉴于铭文一般为撰文者书写,如果此石刻符合一般规律,那么此碑刻就是宋子贞存世的罕见真迹,实在是稀少而珍贵。范圆曦之后继任者中有高道宣,曾主持上清万寿宫多年。迎归范圆曦灵柩的王裕中也应该是上清万寿宫的骨干人物之一,不然在宋子贞、元好问、李简的诗文中就不会反复写到他。还是早在1238年夏天,住在东平须城的元好问到万寿宫拜访,是范圆曦的弟子王仲徽(裕中)接待了他,且拿出范圆曦的画像让元好问欣赏,对这幅由丹青妙手绘成的写真,元好问给予高度评价:

普照范炼师写真三首

元好问

其一

向日神仙看地行,只今烟驾想云程。

石梁画出西流寺,无复铿然曳杖声。

其二

倾盖论交了岁寒,眼中人物似君难。

流波意在谁真识?未绝朱弦已废弹。

其三

鹤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亿更无疑。

人间只说乘风了,觌面相呈却是谁?

元好问前去拜访范圆曦之时,范神仙已经带领部分弟子前去胶东寻访郝大通旧迹。对于这种尊师崇道的精神,元好问十分佩服和感动。他的三首诗,分三个层次对范圆曦其人其画像予以赞扬:第一首赞叹范圆曦离开东平一路东行,他的仙风道骨走路铿然惊世骇俗,为山水相依的东平大地增添了人间亮色。第二首回忆了自己和范圆曦的交往,在战乱之际,范圆曦以自己的影响保护了一批落难文士,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范圆曦是高风亮节之奇士。第三首夸赞范圆曦用自己的大德影响了很多人,虽然他今天离开东平,但是人们觉得他还在此地,仿佛那天就在街上突然遇到他。通过元好问此组诗,可见王仲徽拿出的范圆曦画像画技之高,或许王仲徽就是一个出色的画家。据元朝文士李简《学易即》记载,1242年他由莱芜(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到东平行台后,经常和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的名儒张特立、后为左三部尚书的刘肃以及王仲徽探讨《易经》,由此可见王仲徽是一个向儒的道士,因此他在上清万寿宫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范圆曦一生,追求传道救生,并不在意个人名利。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李东垣在东平居住时,就多次和范圆曦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在他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多次写到范圆曦的治病良方。能够看到范圆曦其人大德的记载还是在元好问的诗文中,比如他在《范文正公真赞》一文中叙述:还是在1237年阴历四月,范圆曦还在东平布道之时,元好问曾在上清万寿宫看到范圆曦珍藏的宋朝名臣范仲淹的画像,告诉元好问自己是范仲淹的七世孙。作为忠臣之后,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与无悔选择。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古今儒者“三立”之理想,不想在范圆曦这位全真华山派高道心里成了人生梦境,难怪一代文宗元好问对他满是折服尊崇,把他看成下凡神仙、引世鹤松。

1274年,在蒙元大军准备南征宋军之时,为了笼络东平将士为朝廷卖命,忽必烈降旨册封已经去世28年的范圆曦为“玄通普照惠和真人”,在元廷对高道的封赠中,字数是身份的标志,丘处机的封号一开始也是“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八字,范圆曦的称号也是八字之多,可见他在全真道教特别是华山派的核心位置。

时间又过去38年,到1312年元仁宗在位时,“东平学派”第三代骨干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陈俨撰写《全真观记》一文,赞扬范圆曦的隔代徒孙刘志深在东平的布道过程,里面清晰记载了当时东平的名道有彭居惠、高居厚、孙居怘、景道明等人,少中大夫、东平路总管兼本路诸军奥鲁总管管内劝农事乔达篆写碑额。乔达是蒙元有名的收藏家和书画家,陈俨是一代名儒,他们对范圆曦华山派体系的追述赞扬,让人们在700多年后还能感受到那些律己向道的人和事。

这时间,绝大多数人生命没了,他的一切灭如灰烬,无息也无声。有些人,则能走出时间之外,靠流传和文化证明他们的活过和励世,让他们傲然挺立走出时间之魔咒。时间会记着,时间会说话,看看过往吧,为了大众舍己取义者,历史和未来会记得他、记牢他。

石头会开花,石头会说话,记下一个他。

上一篇: 兰质蕙心什么意思(兰心蕙质是啥意思)
下一篇: 西班牙(西班牙队球员名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