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宋江为何要招安(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要招安)

宋江为何要招安(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要招安)

宋江为何要招安(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要招安)很多读完《水浒传》的读者,看完《水浒传》电视剧的观众,心里总是惋惜不已。梁山108将,兵强马壮,自己单干不行,为什么要招安?数百年来,无数读者都想不通,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个结局。包括弹幕大神、键盘侠金圣叹先生都认为:水浒里的好汉们,不应该招安,更不能被剿灭,而是应该快活地啸聚山林,替天行道。他认为应该是这种结局

很多读完《水浒传》的读者,看完《水浒传》电视剧的观众,心里总是惋惜不已。梁山108将,兵强马壮,自己单干不行,为什么要招安?

数百年来,无数读者都想不通,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个结局。

包括弹幕大神、键盘侠金圣叹先生都认为:水浒里的好汉们,不应该招安,更不能被剿灭,而是应该快活地啸聚山林,替天行道。他认为应该是这种结局,于是他点评的《水浒传》以梁山好汉排座次结尾。

宋江为何要招安(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要招安)

宋江为何要招安(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要招安)

数百年来,无数人对宋江的招安行为进行过解读,给出了很多理由。

例如,鲍鹏山老师在《百家讲坛》品读《水浒传》时,给出了他的理解:

首先,梁山没有政治资本。他们没有坚强的组织,不具备发动群众的能力,不代表农民阶层的利益,连“均田地、开粮仓、废徭役”之类的口号都没有,更何谈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因此起义不可能取得成功。

其次,梁山没有道德资本。众位好汉的出身,大多是流氓、罪犯、拦路抢劫的、杀人越货的、朝廷战败的降将,这些人经不起道德的检验。梁山发家靠打家劫舍,发展壮大靠招降纳叛,是不道德的积累。

最后,梁山缺少文化能力。梁山好汉大多数都是文盲,不会宣传更拿不出像样的制度;宋江、吴用都属于团队的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做一个反对派,都很勉强。

因此,他得出结论:梁山不可能管理一个国家,宋江不可能做皇帝。

随着越来越多的朝廷降将、地方豪强、地主名流加入梁山,众好汉有了更高的追求:好汉们有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可能一辈子做强盗。事业若无发展,梁山若无目标,躲在一洼之水,坐吃山空,必然走向灭亡。

于是,只剩下了招安一条路。

鲍老师的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是细一分析,其实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历史上,陈胜吴广,张角张宝,翟让李密,王仙芝黄巢……这些人起义,他们一开始也没有政治资本、道德资本。这些人有的是罪犯,有的是神棍,有的是朝廷的叛徒,谈不上道德有多高尚,文化水平有多高明。和《水浒传》中的宋江比起来,他们也没有强到哪里去。就连宋江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因此在浔阳楼上写下“敢笑黄巢不丈夫。”

而从宋江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想要比黄巢做得更大、更强的。那为什么他又会“莫名其妙”地选择招安,而后心甘情愿地受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四贼”的驱使,没有一丁点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意思,反而舍命替朝廷征战辽国、征讨方腊,兄弟们伤亡殆尽,最后自己也被朝廷赐毒酒,全伙统统覆灭呢?

一群血性方刚的英雄好汉,进入体制内,转瞬就奴性大爆发,在奸臣“以寇制寇,以贼灭贼”的计策里,充当炮灰,一次又一次,居然没有一个好汉跳出来反对。他们每一次“领任务”,都是大喜,很乐意接受贪官污吏们的支配与迫害。这与他们上梁山之前的鲜明个性,天差地别,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因此,关于《水浒传》一书的主旨,也让人十分迷茫。它既不是反抗封建压迫,又不是行侠仗义,更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于是,鲍鹏山老师说,《水浒传》的主旨是“安身立命”,宋江要带着兄弟们找一个适合生存的归宿。

而在当时皇帝昏庸、“四贼”秉政、吏治腐败的社会中,黑暗腐朽的朝廷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去处。“安身立命”最好的地方就是水泊梁山。

基于这么多的矛盾、悖论,所以“招安”这个答案,只能从作者施耐庵身上去找寻。

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做过三年元朝的官,因为受不了元朝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上司达鲁花赤的欺凌,愤而辞官,隐居乡里,专心写书。

当时的社会里,蒙古人统治汉人。习惯于农耕生活的汉人,就像是绵阳一样,被游牧民族压迫,饿殍千里,民不聊生。

施耐庵预感到大乱将至,于是拿起笔来,呼吁人们起身反抗;哪怕是激起汉人心里那已经被程朱理学、封建礼教几乎消磨殆尽的那一丁点的血性和反抗意识。

因此,《水浒传》原著里,有很多地方渲染暴力,赞美阳刚、野蛮、血性。施耐庵想要黎民以梁山好汉的暴力、血性、尚武,代替赵宋以来柔弱无骨、恪守纲常、扭捏奴性的现状。

书中的武松、林冲、李逵……一个个敢跳起来杀人的,就是好汉,哪怕是柔弱书生宋江,杀阎婆惜也是狠辣歹毒,眼睛都不眨一下。

梁启超曾说:“施耐庵之著《水浒传》,因外族闯入中原,痛切陆沉之祸,以雄大笔,作壮伟文,鼓吹武德,提振侠风,以为排外之起点。”

这一点从《水浒传》的原名《江湖豪客传》就可以看出。施耐庵是尚侠的,他期望唤醒民众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实际上,他本人还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做过张士诚的幕僚。

相传,当时有人看了《江湖豪客传》的书稿,就预言:“足以亡元矣。”可见原书的煽动性。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朝之后,社会逐渐安定。时代变了,《江湖豪客传》的问题也就来了。

自古治世都是“侠以武犯禁”。相传朱元璋看了《江湖豪客传》的抄本后,很生气,不和谐的内容让他大为恼火,当即下诏:“此倡乱之书也。此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于是下令逮捕了施耐庵,将他关进天牢一年之久。

后经多方周旋,施耐庵免于一死,于洪武三年出狱。回乡途中,不幸染病而亡。

施耐庵死后,其弟子罗贯中不甘心老师一辈子的心血,沦为“禁书”,湮没在历史尘埃中,因此他将施耐庵的遗作加以整理、增删成书。故后人曰:“《水浒传》是施耐庵本,罗贯中编次。”

罗贯中在《江湖豪客传》原稿上生硬地植入了与原文风格大相径庭的几十回,对原稿中的“反动”文字进行了删减,再冠以“忠义”的主题,并更换了名字,改作《水浒传》,才使著作得以出版。虽然破坏了原作,但是书终归是保留了下来。否则,便没了今天的《水浒传》。

因此,《水浒传》后半部分的招安、忠义部分,其实是被当局“和谐”了的结果。

中国古典名著的通病就是“半部精彩”,其原因也就在此,因为名著的后半部分,往往说的是封建专制社会里最现实、最敏感、最为统治阶级忌讳的东西,为了出版,只能阉割、修改。

这里面有着太多的心酸和无奈。

因此许多人读罢《水浒传》,了解到施耐庵本人一生的经历后,难免心生感慨:宋江在宋江的江湖里,身不由己;施耐庵在施耐庵的江湖里,也是身不由已;而我们在我们的江湖里,又何尝不是?

上一篇: 武夷山属于哪个市(武夷山属于哪个市管)
下一篇: 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