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3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应燕国的请求,带着管仲、隰[xí]朋去讨伐入侵燕国的山戎[音荣]。山戎国战败后,国王逃到了孤竹[今河北迁安县一带],齐桓公跟踪追击,又把孤竹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孤竹国的国君逃进深山,齐桓公带领人马走进迷谷。那里一片荒山野岭,几天都找不到一点水喝,兵士们渴得嗓子冒了烟,走不动路,死亡的人越来越多,大夫隰朋就向桓公建议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向阳的坡地,夏天居住在背阴坡,蚂蚁窝总是筑在水源上面的,找蚂蚁窝掘水,或许能行!”于是,兵士们就奋力挖掘,果然在蚂蚁窝下的土层里挖出水来了。
孤竹国远离齐国,这场战争打得确实够艰苦了一直打到冬天才结束。当齐军返回时,由于春天的景物和冬天的景物,完全不一样了,竟在茫茫无边的沙漠里,迷失了道路。齐军乱成一团,齐桓公急着找人带路以摆脱困境。可是在这荒凉的沙漠里,哪来的向导呢?
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谁(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这时,相国管仲忽然想到马能识路,就对齐桓公说:“老马之智可用也。”意思是说:我听说,老马走过的路它都记得,我们就用老马来带路吧。齐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挑选了几匹老马走在前面,人们就跟在后面,果然转来转去,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为“老马识途”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对某件事情很熟悉和很有经验的人,往往能够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老马识途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