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类的制作工艺中都有干燥这个重要工序。它的主要目的一是钝化酶的活性,固定茶叶品质;二是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足干,防止霉变;三是散发大部分低沸点的青草气味,激发并保留高沸点的芳香物质。
方式上分为炒干、烘干、晒干,有的烘炒结合,工业化生产都已经实现烘、炒机械化,但一些传统工艺较强的茶类制作保留手工烘焙,如小种红茶。
不同的茶叶品种干燥过程温度控制和干燥后含水率指标有差异,而且有些茶类要经过数次干燥过程。如长炒青绿茶,经过初制烘二青或炒二青干燥,又在精制中再次复火、补火后最终含水率达5-5.5%;烘青绿茶干燥分120-130℃毛火和100-110℃足火两步进行,中间摊凉一次,最终含水率4-6%;晒青绿茶直接被日光晒干后含水率10%左右;蒸青绿茶根据老嫩程度在70-85℃由自动烘干机烘干20-30分钟后含水率5%左右。
老青茶(老青茶属于什么茶)
工夫红茶经过毛火、足火两次干燥后含水率5-6%;红碎茶经过打毛火和复火后含水率5%左右;小种红茶在锅温达200℃时过红锅,复揉后用松枝明火烘焙熏制,筛分拣剔再次复焙,形成了特殊的松烟香和滋味醇厚品质。
乌龙茶制作工艺复杂独特,尤其是武夷岩茶烘焙讲究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形成岩茶特有的火功香。
白毫银针经过烘焙、复火后含水率3%左右;白牡丹、贡眉最终含水率5%左右。
黄茶一般采用分次干燥,烘干和炒干两种方法,温度比其它茶类偏低,且先低后高,使水分散失速度减慢,在湿热条件下,边干燥,边闷黄。
湖南黑茶多在七星灶上用松柴明火烘焙,含水率8-10%,带特殊松烟香味;湖北老青茶一般一般晒干,含水率15%左右;南路边茶采用自然干燥时含水率在16%以下;六堡茶在七星灶上用松柴明火烘焙,毛火、足火两次进行,含水率10%以下;普洱茶日光晒干,含水率在10%左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