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邵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世界史系副主任;高文财,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术学位培养办公室主任。
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第6期,原题为“题好文一半:论历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基于“先要做对,然后做好”的原则,论文的选题无疑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行文准备环节。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效率与效果。那么,研究生在选题过程中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呢?
一、选题是否契合个人兴趣
强烈的非功利化的探究兴趣是学术研究的入门导师。这种兴趣,能够生发出持久而强劲的思考与写作动力,促使作者主动深入发问,自觉求索解疑,不断突破难点,最终有所收获。中外学界有建树者,无不心驰神往于各自所潜心的课题。美国历史学会主席魏斐德著作等身,他坦言自己的研究动力首先来自于“浓厚的兴趣与充足的史料”。
历史是过往的人类生活。凡与人相关的往昔事物,皆可纳入历史研究的视野。中国史或外国史,古代史或现代史,政治军事史或社会文化史,民族国家史或全球文明史,从精英领袖的指点江山到草根民众的衣食住行,从宏大叙事所展现的时代与社会的全景变革,到微观细描所勾画的区域与个人的经历沉浮,等等,蕴含着无数令人倾心的研究对象。老一代学人曾劝勉后生“板凳需坐十年冷”。可是,若以火热的个人兴致冰解艰深冷漠的学业,十年寒窗又何尝不是值得珍重的幸福体验?论文写作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次兴味盎然的思想旅行与学术探险?
二、选题是否具有学术意义
学贵创新。酝酿具有学术创新性的论文选题,可经由以下途径实现。
1.领域创新
传统史家长期关注王朝国家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二战之后,随着环境史、社会史、文化史及性别史等新的研究领域的扩展,历史学的视野大为拓宽,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历史画面更为丰富而完整。一度被忽视的历史盲点不断被捕捉,尘封已久的历史场景陆续重见天日。即使是这样,仍有相当丰富的研究领域有待涉足,如社会史和新文化史。“海外中国研究译丛”与“小历史书系”等新锐专著的成功选题,或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些方兴未艾的史学新园地。
2.史料创新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学家傅斯年甚至认为“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学”。新史学呼唤新史料,新史料成就新选题。传统史学多依赖于官方典藏或精英人士私撰且广为流传的文档。实际上,民间社会尚遗留有大量的富含历史信息的资料。即使是官方档案,也远未被充分利用。学者茅海建细读清廷奏折,在戊戌变法等学界老课题中衍生出新的学术生长点,他曾感慨,近来中国近代史专业的研究生数量逐年激增,埋头查阅档案者却与日剧减,这“一增一减”怎能推动学术进步?另据报道,2008年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学术会议,专门探讨碑刻、契约、传说、村落文书与私人日记等民间文献与华北社会史的重建,其间蕴含着丰富的选题契机。西方学者亦重视从原典史料中选题,如法国年鉴派史家勒华·拉杜里,基于中世纪法国乡村的原始审判记录,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蒙塔尤》。可见,潜心挖掘史料,方有可能发现“能言他人所未言”的新选题。
3.方法创新
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证方法,即由证据阐释而接近历史真实。随着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跨学科研究渐成趋势。早在20世纪初叶,美国史学家鲁宾逊即吹响“新史学”号角,倡导“扩大历史学的同盟军”,通过历史学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合作来深化历史解释。二战以来,建立在方法更新基础上的史学分支学科,如口述史、计量史和心态史等异军突起,层出不穷的新方法催生了源源不断的新选题。例如,为研究铁路修建是否确实促进了20世纪美国经济的增长,擅长数据与模型分析的美国经济史学家福格尔,一改过去的定性描述为定量分析,以新的计量方法对既有结论展开检验,选题与研究切入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4.视角创新
历史研究对象是客观而恒定的,但不同的视角却可以呈现对象的多面形态,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葛兆光教授认为:“视角可以理解为认识主体在研究问题时所主观选取的时段、空间、领域和角度,这种具体的探究模式有助于在一个新的框架内提出新的问题,容纳新的材料,寻求新的解释。”如果论文选题在领域、史料与方法等方面皆无突破的可能,不妨考虑转换研究视角,以新眼光审视老问题,以新角度解读旧史料,同样能够实现选题的创新。
三、选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
史学研究者首先应当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由实践来检验反思理论,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2010年春节过后,“新闻联播”等节目多次报道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问题。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与经济结构的深层次变迁。那么,欧美等现代化国家是否也曾经在以往的迅速崛起过程中经历过类似的变化?其原因何在?其应对措施及效果如何?如此便可以尝试构思一篇极具现实启发意义的史学论文,范围可初步圈定为“欧美某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历史考察”。按此套路,我们不妨采用“时间回溯”的逻辑,看看其他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现象,是否在中外历史进程中已有先例,其表象如何,解决程度如何。由此有针对性地斟酌而来的选题,自然与时俱进、紧贴现实。
强调选题的现实意义并不等于弱化或否定其学术意义,二者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实际上,即使是“纯学术”研究,也具有实践指向和间接的现实价值,“求真”终能“致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四、选题是否具有延展空间
什么样的选题具有延展空间?关键在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物或现象应具有典型性,或者说,应当有助于重大的本质性历史问题的解答。研究对象可以颇具特性,但它所引发的问题必须具有普遍意义。近年来,个案研究和微观史学盛行,但应当注意到,此种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以小见大”,即通过具体而微的视角来更真切再现社会生活的重大变迁,也就是“以一滴水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如果为求“小”而回避主流问题,陷入无关历史本质的细枝末节,无异于将历史学引入歧途。西方“新史学”的主题“碎化”态势,足具警示意义。
五、选题的难度是否适中
何为难度适中?对于选题者而言,预设题目应略微超出其认识水平,但又应在其驾驭掌控范围之内,表现为选题者已经捕捉到解决问题思路的蛛丝马迹,有过相应的经验与材料积累,由此确信自己胜任问题的解答。这样的选题,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调动研究热情,并随着写作的逐步推进而使作者对研究的前景始终保持谨慎的乐观。与难度适中的选题相比,对于一般水平的研究生而言,难度过小的选题很可能达不到培养单位的要求,更不利于研究生自身的学术创新;难度过大的选题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因多在于选题之初对困难估计不足,解决预案不完备,条件严重不足,待到真正动笔写作时,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且无力应对。总之,论文写作也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浅及深,步步为营。写作之初对于选题难度的理性规划无疑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六、选题的规模是否适宜
斟酌选题规模与预设选题难度这两个问题直接相关。据通行规定,硕士学位论文要求3万字左右,写作时限为2~3年;博士学位论文在15万字左右,时限为3~5年。当然,字数多少不能构成衡量论文规模的唯一标准,但却是最直接的参照尺度。
无论是对于选题难度还是写作规模的仔细预估,皆旨在最大程度地契合学位论文这一特殊类型的学术文体的固定要求。学位论文不同于创作随意性较强的札记随笔,也不同于受期刊投稿规则约束较严格的专题论文,而是拥有自身的独特规定性特征。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规定,研究生培养单位皆对学位论文的写作程序、内容体例及评估标准等作出过明确的要求,似可将学位论文的写作比喻为“带着镣铐的舞蹈”或“跳水比赛中的规定动作”。因此,便应当在选题之际充分参考相关规则,注意种种限定条件,将各项必须达到的论文评估指标“逆向倒推”并具体落实于写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以稳妥而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规定动作”,让“镣铐”成为最恰当的舞蹈“道具”。
七、资料的获取是否可能
对于研究生而言,史料获取的不便不仅源于某些选题本身难觅史料,更在于有些选题的史料获取成本很高。很多研究生曾有这样的体会,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史料,往往需要走遍国内各大图书馆与档案馆,如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料中心等图书文献服务机构。有些世界史选题还需要远涉重洋,到国外搜集史料。凡此种种所花费的财力、物力、劳力、精力与时间,皆意味着较高成本的投入。若各方面条件有限,又如何有效获取资料呢?有两个办法可供参考。一是先由近处着手,若在自己就读的高校或所在的城市发现系统的可资利用的资料,便不必舍近求远,可以此为基础而确定选题。据王晓德教授介绍,当年他在南开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恰逢院系资料室购有一整套《威尔逊文集》,综合考察其他条件后,遂决定以威尔逊的外交思想为论文方向。看来,如果无法为心仪的选题搜集足量的史料,不妨反过来依据现有的有效史料来培育选题。当然,这同样要求研究生要舍得花气力,沉下心来去探明近在眼前却未被开发的资料宝藏。二是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近年来,随着历史学资料数据库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珍贵史料得以实现资源共享,对此,研究生应强化现代信息素养。
有些资料,即使拿到手,仍未必能算作被“真正获取”。由于语言不通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导致研究者无法汲取某些文种资料当中的有效信息,只好掩卷兴叹。例如,目前的外国史研究,选题多集中于英语世界,对于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阿拉伯地区历史的尝试多因语言隔阂而举步维艰。即使是有关欧美历史的选题,相对来说也较少关注法、德等国,这倒不是因为这两国的历史不重要,而是因为精通法语和德语者较少。种种情况表明,资料获取亦受资料自身可资利用之难度的限制。不精通某种原典语言,便不宜涉足该领域的研究。如有可能,研究生当主动掌握相关专业语言,以开辟更广泛的选题空间。
八、选题是否可获导师指导
一般情况下,论文选题由师生共同商定。研究生应当尽早地利用各种合理途径,深入了解导师的学术专长、研究领域、以往成果和当前关注的问题。如果个人的学术兴趣正好与导师研究方向极度契合,其选题很可能会引发导师的兴趣,并得到导师在资料、方法、思路和研究经验等方面的支持。
积极利用导师的学术专长,并不等于亦步亦趋地盲从导师的选题建议,事无巨细地向导师请示解题方案,机械僵化地遵照导师安排的进度,生吞活剥地照搬导师的理论观点,导致论文实际上由导师“代写”。在选题过程中,最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师生切磋方式,应当是相互毫无保留地充分发表见解,针锋相对地展开交锋论辩,由此,才能在学生的思想世界中涤荡以往的陈旧认识,碰撞崭新的思想火花,使其尽享解惑时的豁然开朗,另辟写作前景的一线洞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