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温州人民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历经社会沧桑巨变,跨过道道沟坎巨壑,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回望党的百年历史画卷,是一批批在革命斗争中保家卫国的先烈们舍生忘死、勇于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浸染出了动人心魄的最美红色,是一批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英雄模范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用热血和汗水谱写出了名垂青史的壮丽篇章。
今天的温州,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跨越,开创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正阔步走在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续写新时代温州创新史。
百年激荡·温州发展历程
回顾100年发展历程
温州总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1949)
浙南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温州人民就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1924年,直属党中央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在温州城区成立,这是浙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党组织。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西楠溪成立,浙南大地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后,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战略支点。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一大在温州平阳凤卧召开,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建立武装队伍,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巩固与扩大游击根据地,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领导,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在解放大军渡江南进的胜利形势下,浙南人民武装解放了浙南全境,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1949年,农业总产值2.7亿元,粮食总产量53.6万吨,工业总产值4467万元,市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仅132.8万元。通过经济恢复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工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温州农业生产产量责任制的试验,在中国首创“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建设初显繁荣景象。1957年,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4亿元增至2.2亿元,年均增长19.0%;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7亿元增至5.8亿元,年均增长10.1%;基建投资额比1950年增长92.8倍,银行存款余额比1949年增长99.6倍,邮电业务总量年平均增长19.6%,商业、交通、文教卫生等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1958-1965年,温州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使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实际水平,加上自然灾害,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人民生活面临困难局面。1962年,粮食产量88.7万吨,比1958年减少5.1万吨,农业总产值下降15%,投资额下降69.2%;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3.9%。1963-1965年,通过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经过三年经济调整,温州经济得到新的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至9.8亿元,超过1958年水平,比1962年增长24%;粮食产量108.7万吨,比1962年增长22.6%。
1966年开始,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温州经济、社会、文化全面遭到破坏,农业停滞倒退,工业停工停产,社会管理混乱,经济陷入艰难境地。这十年,经济发展缓慢,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农业总产值年均下降0.2%,粮食生产十年中有六年减产;财政总收入十年中有六年减收,年均下降10.9%。但是温州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他们坚守职责、坚持生产,使温州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在困境中依然能够艰难地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2012)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正式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从此,温州进入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时期。
1978-1991年,温州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要路径,以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动力,以成功探索股份合作制为最大创举,初步完成了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基本积累,创造了生机勃勃的“温州模式”。1984年,温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1991年,全市GDP从1978年的13.2亿元增至9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2.4%;人均GDP从238元增至1387元,年均增长10.8%;财政总收入从1.3亿元增至9.9亿元,年均增长16.6%。
1992-201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开篇,以规范市场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实施质量立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温州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全市GDP从1992年的126.9亿元增至3707亿元,年均增长14.4%;人均GDP从1877元增至40341元,年均增长13.3%;财政总收入从11.9亿元增至517.9亿元,年均增长2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深化改革,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正在揭开更加辉煌灿烂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变化变局中抢抓机遇,在逆境逆势中砥砺奋进,在苦干实干中决战决胜,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全市GDP从2012年的3707亿元增至6871亿元,年均增长7.4%;财政总收入从517.9亿元增至962.5亿元,年均增长8.1%。人均GDP从2012年的40341元增至71766元,年均增长6.9%。
百年辉煌·温州发展成就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团结带领温州人民紧抓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推动改革开放,温州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效益持续提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3.2亿元增至68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6倍,年均增长12.8%。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从10亿元突破100、1000、3000和5000亿元分别用了14、10、9和5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三次“升级跳”,2013、2016和2018年分别跨上4000、5000和6000亿元台阶。人均GDP由1978年的238元增至7176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3%。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20年人均GDP达10405美元,按世界银行收入等级划分,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水平。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52年,温州财政总收入仅0.3亿元,1978年仅为1.4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2002年超过百亿元,2020年达到962.5亿元,比1978年年均增长16.9%。其中,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亿元,比1993年年均增长16.7%。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温州产业结构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是温州的主要支柱产业。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1978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42.2∶35.8∶22.0。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再向“二三一”转变,于2013年实现了“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呈现出“一产逐步回落,二产迅速发展,三产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2.3∶41.3∶56.4。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
回望建党百年温州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创业创新史。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胆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温州的生动实践。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温州民营经济率先崛起,从无到有,做大做强,用敢为人先的勇气创造出世界瞩目的“温州模式”,成为温州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大特色,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整体活力。温州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全国第一”,颁发第一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建设第一座农民城,成立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制定第一部私营企业条例,出台第一个股份合作企业地方性行政规章,第一个购买航空经营权,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等等。2019年,温州民营经济增加值5618亿元,占GDP的85%,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温州民营经济贡献了约90%的税收,85%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科技创新,93%的就业人员,98%的企业数量,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业活力不断释放
截至202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13万户,平均每9个温州人就有1位经商办企业。其中,法人企业33.3万户,是1992年的270倍,年均增长22.1%;个体工商户78.7万户,是1981年的59倍,年均增长11.0%。温商网络“遍布全球”,近70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发展,38万温州人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在268个城市建立温州商会,创业创新氛围浓厚。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产业体系优化提升
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温州人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解放发展生产力,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迅猛,工业产业体系日趋优化,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工业企业仅7家,工业总产值0.4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业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逐渐凸显,新产业新动能不断壮大。2020年,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2268亿元,比1978年(4.1亿元)增长552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63家,增加值1107亿元,占全部工业的48.8%。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推进,拥有中国鞋都、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泵阀之乡等44个国家级生产基地,先后获得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5.4%、6.6%、8.0%和7.5%,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9%、53.2%、26.4%和14.8%。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夯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农业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194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2.7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比重达75%。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多元化发展。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1亿元,比1949年增长15.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4.1%,比1978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4.3%。种植业、林业比重不断下降,牧、渔业比重稳步上升。2020年,种植业、林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4.5%和2.8%,分别比1949年下降30.4和4.4个百分点;畜牧业、渔业比重分别为16.4%和34.1%,分别提高4.8和27.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比重为2.2%。经济作物稳步增长,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高效农产品快速增产。2020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由1949年的12.1%提升至49.6%,蔬菜、水果、茶叶、花卉产值占总产值的30.8%。
服务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商业萧条、物资短缺,居民消费水平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兴盛带动经济繁荣,服务业开始崛起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逐渐成为温州的第一大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金融保险、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传输等新兴服务业成为发展新亮点。自2013年起,服务业比重超过二产,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拉动力。2020年,温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56.4%,比1978年提高34.4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服务业的13.8%、6.9%和8.7%。
投资建设成就巨大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温州人民克服国家投资少的现实困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交通邮电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全市公路里程仅97公里,港口吞吐量17万吨,没有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公共设施。为尽快改变城市落后面貌,温州始终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195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10万元,1978年增至3762万元,近几年增至千亿元级,至2020年,累计投资3.8万亿元,1951-2020年年均增长23.8%。
交通运输设施日益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交通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成甬台温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甬台温复线高速公路等项目,高速交通网遍布各地,实现了县县通高速。2019年,公路客运量21588万人,是1953年的747倍,年均增长10.5%,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至11152万人;2020年,公路货运量13699万吨,是1949年的548倍,年均增长9.3%;公路通车总里程由1949年的97公里增至2020年的15084公里。铁路建设发展迅速,建成著名的金温铁路,2009年温州动车南站实现高铁通车,2019年温州轨道交通S1线开通运营,杭温高铁等一批项目正投入建设,大幅缩短了温州与外地城市的交通时长。2019年,铁路客运量2839万人,是1998年的25.8倍;受疫情影响2020年降至1809万人。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水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401万吨,是1949年的442倍。民航事业从无到有,2019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1229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8.1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分别降至878.7万人次和7.4万吨。
邮电通信突飞猛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邮电通信业经过不断整合和规范管理,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结束了邮政电信独家经营的格局,行业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020年,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228.4亿元,是1949年的6.2万倍,年均增长16.8%。移动电话与国际互联网宽带业务全面普及,截至2020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223万户,是1992年的1.7万倍,年均增长41.6%;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01.8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057万户。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对外贸易稳步向前
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模式日益多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居民生活物资匮乏,农村居民生活基本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195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5074万元,人均年消费额18.1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居民消费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至1978年,居民人均年消费额113.4元,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进程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消费大幅增长,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8亿元,是1950年的6894倍,年均增长13.5%;是1978年的555倍,年均增长16.2%。新兴消费快速发展,网络消费已成为居民最重要的消费方式之一。2020年,全市网络零售额203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9.0%;居民网络消费额1428亿元,占全省总额的12.9%,居全省第3位。与此同时,商业综合体不断发展壮大,改变了居民传统的购物方式、生活方式,成为拉动商贸发展的璀璨“新名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对外经济主要是劳务输出,外贸、外资几乎空白。1984年,温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走上跨越式发展道路。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90亿元,其中,出口1878亿元,进口312亿元,分别是1988年的4545倍、1.6万倍和860倍,年均增长30.1%和35.3%、23.5%。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升至47.6%和3.2%。出口市场不断拓展,2020年,外贸产品出口到全球223个国家(地区),涵盖六大洲,对“一带一路”、欧盟、东盟出口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7.6%、17.1%和43.3%。
外商投资稳步增长
温州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温州合同外资27.6亿美元,是1985年的1.5万倍,年均增长31.5%;实际使用外资3.3亿美元,是1985年的1.1万倍,年均增长30.4%。截至2020年末,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332家,合同外资154.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7.0亿美元,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公共服务有效提升
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温州坚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把“科教兴市”战略贯彻始终,加快公共医疗卫生发展,持续改善人民医疗条件,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共建共享,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教育水平低下,仅有2500余所小学,10余所中学,在校学生9.8万人,占总人口的3.5%;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市在校学生51.1万人,占总人口的13.3%,文盲率39.3%。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幼儿园、中小学、普通高校2453所,在校学生155.3万人,比1978年增加57.2万人,在校生占总人口的16.2%。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提升至99.38%;小学入学率提升至100%。高等教育逐步加强,拥有普通高校11所,在校生12.1万人。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带动创新产出不断扩大。1985年,全市科技经费投入仅有100多万元,200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11.4亿元。2019年,R&D经费投入140.3亿元,是2005年(9.3亿元)的15.2倍,年均增长21.4%;R&D经费投入相当于GDP比例为2.12%,比2005年提升1.54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2019、2020连续两年举办世界(温州)青年科学家峰会。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31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401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287家,累计10340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36490和5220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190件,分别是2002年的11、21和399倍。
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相继建成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完备。2020年末,全市共有文化站184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54个,公共图书馆12个,电影放映单位113个,城市书房102家,百姓书屋73家,文化驿站210家,文化礼堂3013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拥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人。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公共产品配送全面展开,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卫生条件大幅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1949年,仅有7家卫生机构,527张床位,千余名卫生技术人员。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20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802个,是1978年的6.6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3790张,是1978年的7.5倍;2020年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增至77.5人,床位数增至45.7张。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社会保障事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20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54.2万人,是1995年的12倍,年均增长10.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99.4万人,是2000年的54.6倍,年均增长22.1%;参加失业保险144.5万人,是2002年的4.8倍,年均增长9.1%。2020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801元;社会保险基金(五大险种)支出总额586.2亿元。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民生福祉大幅跃升
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收入稳步增加,民生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实现了从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富裕生活迈进。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202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81元,是1957年的336倍,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28元,是1978年的287倍,年均增长14.4%。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为1989年以来首次降至2以内。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1950年,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仅3万元,1978年为4511万元,1995年、2004年分别超过百亿和千亿元,2020年末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为8550亿元,是1978年的1.9万倍,年均增长26.4%。
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经过100年的奋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57年的164元增至39860元,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147元增至21544元,年均增长13.3%。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全面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20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56部、86台和60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54部、50台和35辆。
一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千秋伟业开启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奋勇争先,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大干实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难攻坚,昂首阔步踏上新征程,奋力续写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