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由于统治者实行残酷的等级制度,极力打压汉族文人,破坏儒家文化,甚至还一度取消了科举考试,从而导致很多文人士子失去了“匡济天下”的机会。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一身才华都消磨在了勾栏瓦舍里,整日与风尘女子,艺人伶官为伍。
然而,在他们心中,“达则兼计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理想从未消失。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残酷,他们便把自己的一腔悲愤融进了文学创作中,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个性最为独特。他桀傲不逊,才气纵横,放荡不羁,在[南吕]《一枝花》中,更是表达了自己永不服老永不低头的精神气慨。
作为文学作品,关汉卿在这套散曲中所塑造出来的风流浪子形象,是千古少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作者写了风流浪子的生活行径和艺术活动。曲作开篇“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就如爆豆一般,直持胸臆,酣畅淋漓,极其形象而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桀骜不驯的浪子形象。
羁傲不逊与桀骜不驯(羁傲不逊同和桀骜不驯)
诗人笔下的浪子并不是人们眼中品行低劣的人物,而是诸般技艺无所不精的才子。他才情不凡,风流倜傥,吟风赏月,眠花宿柳,纵酒高歌,看似放荡不羁,实则自尊自做,追求自由,不畏世俗,是个有着崇高人格的斗士。
他以“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自居自傲,胸怀远大,气度非凡。他矢志不移,九死不悔,敢于天斗,敢与地斗,敢与神斗,敢与鬼斗。这种气魄,这种胆识,这种傲世一切的气度,真是千古罕有。
曲作中的“浪子”形象不是那个时代某一个人真实生活的写照,而是一个千古少有的文学形象。古往今来绝无仅有!通过这个形象,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桀骜不驯的人格魅力。他蔑视世俗,反抗压迫,他不受礼教束缚,坚持人生志向,他勇敢无畏,想极力摆脱世俗社会的束缚。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极为不尊重人性和文化的王朝,关汉卿却敢于向这个藐视人性的畸形社会发出挑战,彰显自己做为一个文人的人格尊严。这篇曲作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格宣言。
在艺术水平上,这篇曲作用笔辛辣,狂放恣肆,夸张铺陈,寓庄于谐,把“不伏老”的主题描写得淋漓尽致,有一种江海不可阻遏的气势。无论何时何地读之,都会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大呼过瘾。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