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重建丽江“木府”纪实(选段)(文、图、视频)

重建丽江“木府”纪实(选段)(文、图、视频)

重建丽江“木府”纪实(选段)(文、图、视频)《重建丽江“木府”纪实》是1998-1999年我受丽江木府博物院委托写的一个长篇报告文学,简本曾在《云南文史资料》杂志和香港《文汇报》发表过。

《重建丽江“木府”纪实》是1998-1999年我受丽江木府博物院委托写的一个长篇报告文学,简本曾在《云南文史资料》杂志和香港《文汇报》发表过。全文将收录在正在编撰中的《丽江人物记》一书中,这里刊出开篇两部分。感谢记录片《走进木府》的制片人平丽珠提供了《走进木府》的视频,我在1998年参加了张宇丹同学编导的这部记录片,担任民俗顾问。现将此片在文末贴出,纪念木府重建23周年,在旧影老照和纪录片中,回望那段难忘的岁月!

引子:木府劫难

滇西北的“纳西古王国”历来是个多传奇,多怪杰的地方。20世纪末,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又接二连三地演绎出一些奇人奇事,其中有很多是为纳西先人脸上增光,为雪域后人积德的人和事。

玉龙大雪山下的丽江古城,曾有过一片巍峨壮丽的宫阙,它就是明朝时雄踞一方,权倾滇川藏边界纳藏等族地区,其统治地域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被明王室视为“西南屏障”,康巴人称之为“木天王”的纳西木氏土司之府第。如将丽江古城比喻为一个身着古色古香服饰,静卧在这人杰地灵之雪域的神秘精灵,木府就是这精灵头上一顶光芒四射的华冠。

1638年,中国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丽江,从“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这一派萧森浩荡的古城气象中,惊讶地看到了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壮观和名邦气势。

而“纳西古王国”的王室和百姓都没有想到,当时徐霞客眼中的木府,已经是到了辉煌的顶峰,但也已经是最后的艳阳高照,在时代风云中酝酿着的华盖之运,正向木府逼近。

明末,一个对丽江古城的辉煌和滇川藏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繁荣立下卓越功劳,儒雅绝伦的纳西土司、丽江府知府木生白(即木增),正当盛年之际,便悄然归隐于这座圣山,踪迹难寻,只留下相传是他曾率百兽歌舞,骑红虎羽化登仙的“仙迹崖”之谜,令后世的人去猜谜般地探究这数百年前纳西王室的一段秘史。

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丽江木府的历史

木增土司

木增遁世前,曾在雪山麓别墅“解脱林”与中原一代雄杰徐霞客在山间明月和万年绿雪的辉光中谈诗论文,夜话人生。徐霞客惊奇这个边邑之王的风骨神韵,文韬武略。山中半月,两人成生死之交。徐霞客从中原带来的仆人中途生异心,囊卷全部盘缠不告而别,霞客困顿旅途,身染重病,木生白派数名纳西壮士以轿子将其千里迢迢地送回故乡江阴,旅途历时156天。至今, 徐霞客家乡故居有一半多的展览版面都是讲他和木生白之间的事,可见两人交往之深。相传徐霞客死前,嘱其坟墓要朝向丽江,他的灵魂,似乎想去那圣洁的雪域世界与老朋友相聚。

这两个中原和边地奇人的相聚,可以说写下了丽江木氏土司煌煌史册上最后明丽的一笔。木生白那带有宿命色彩的遁世传奇,似乎也预示着木氏土司数百年雄霸滇西北的历史,将连同它的宏伟宫室一起,在残阳落照中灰飞烟灭。

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丽江木府的历史

木增与徐霞客结下了生死之交(木府门前木增与徐霞客的雕塑)

17世纪初,明清改朝换代之际,战乱迭起,烽火连天,殃及西南,丽江亦遭兵燹,木府的不少房屋被焚毁。《木氏宦谱》有这样的记载:“至辛亥年(指1647年),流寇首乱,搜掠历代所赐金银牒物并敕诰,俱被罄尽,地方焚掠一空。”

清咸丰十年(1860年),杜文秀的军队攻占丽江,此后清军与杜文秀军队在丽江、鹤庆一带连年恶战,战火连绵,生灵涂炭。木府的大部分建筑在战乱中被焚。一个凝结着滇西北无数纳西、白、汉等族人民智慧和心血的中国西南建筑奇观,几乎全部毁灭在这丽江民众一谈起便不堪回首的“乱世十八年”硝烟中。

1723年,清廷在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被降为通判。从此蜇居在幸存的几个小院,门庭冷落,一厥不振。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重修破旧坍塌的一部分房屋,但已只是惨淡经营,修修补补而已,木府昔日的雄姿英风,已成如烟往事。小院凄凉,冷雨敲窗,寒鸦哀号,似乎是吹奏着一曲木氏土司家族的末世哀歌。

自民国以来迄至20世纪70年代,木府所剩无几的院落,曾被用为学校、党校、乃至监狱等。至“文化大革命”,木府再遭浩劫,唯一保存完整的大门“石牌坊”,通体全用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等处的汉白玉石建成,跨度9米,高约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和坊盖,匾额上镌刻着明神宗手书钦赐木增的“忠义”二字。这个结构宏伟,雕功精湛的石雕建筑远近闻名,民间有“大理三塔寺,丽江石牌坊”之称。如今成为“大破四旧”风暴的首选攻击目标,一伙造反壮汉携带铁锤钢钎等工具,风风火火来到石牌坊下,在一片“革命”的号子声中,拖曳推拆,锤击凿敲,烟尘滚滚中,一座巧夺天工的建筑奇观,一日之内便被夷为平地。

雪山无语,玉水黯然,目睹了20世纪发生在这个文明古邦最触目惊心,野蛮愚昧的一幕。

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洛克(J.F.Rock)在上世纪30年代所拍摄的木府“忠义坊”。

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

木府大门附近这座桥上,还可见到“文革””被毁的石牌坊断残部分。

从此这一顶古城的华冠彻底委顿泥尘,香消玉殒。丽江古城没有了最亮丽的那一道光芒,不免黯然失色。昔日气象万千的纳西土司府故地,很快成了一溜暗淡的砖墙,一座冰冷的钢筋水泥门禁锢下的落魄寂寞之地。

再后来,由于管理不善,这一片区域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硕鼠出没,恶徒滋事。昔日纳西首府的王室重地,竟沦落成丽江古城里最不安全和丑陋的角落之一。

烟雨苍茫中,红尘几多岁月,多少纷争!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被时代和潮流遗弃了的木府故地,有一天会再现辉煌;惨淡的月光照耀下的这一片废墟,还会再现昔日的荣光。

一、火中再生的凤凰

木府,这个由滇西北各民族和中原工匠共同养育而成的凤凰之精灵,在灰烬中灰飞烟灭后,没有人相信它会再生。而出乎人意料的是,在漫长的33年之后,这个精灵却又使人惊愕地冲天而起,在玉龙山下翩翩翱翔,在雪城奋翼长舞。

丽江人在20世纪末创造了一个跨世纪的人间奇迹,用他们的双手使消逝的凤凰火中再生!

1999年2月2日,艳阳高照,蓝天如洗,新修复的木府举行竣工典礼,成千上万各族人民扶老携幼,如汹涌的潮流涌向木府,有的老人行动不便,就由家里人用手推车推着来观看新木府和盛典。上千个身着各式地道传统民族服装的纳西妇女在五开间“议事厅”前宽敞的五花石广场上跳起热烈欢快的民族歌舞。来自四乡的 100多个纳西老人身着典雅的古装,白发长髯,仙风道骨,在大研古乐队队长宣科先生的领头下,在玉音楼后面用大理石和汉白玉砌成的舞台上同堂演奏“纳西古乐”。丽江人一个久已失去的梦,一个已烟消云散的文明奇观,在一片如诗如画,如霞如火的音乐舞蹈之韵中,又回到了他们的心中。

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

在木府重建竣工典礼上,纳西族妇女身着传统服装,载歌载舞欢庆这百年盛事。(杨福泉 摄于1999年)。

新修成的木府非常成功地再现了昔日这丽江“紫禁城”的崔巍气势,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主体建筑有木牌坊、忠义坊(石牌坊)、仪门、 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又称后议事厅)、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小162间屋宇,依山势逶迤分布在狮山脚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自有一种山城古殿的独特丰采。雕饰彩绘富丽古朴,梁伟柱壮,气象萧森。一片苍苍茫茫的黛青色琉璃瓦,典雅庄重,氲氤着一派明代古建筑的浩浩大气。整个建筑群座东朝西,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又体现了丽江特有的风水和建筑文化特点。

丽江木府的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

木府鸟瞰

议事厅的门楣上悬挂着3块大匾,上面分别书写着明太祖、明世宗、明成祖赐给木氏土司的“诚心报国”4个大字,此外在其它大殿里还有其余7块明朝皇帝钦赐木氏的匾,充分反映了明代木氏土司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密切关系。

木牌坊上的匾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这是纳西语“读书去(tei ee liuq fai)”的谐音,充分体现了纳西人崇尚知识,重视教育的灵心慧性。木府内,将一座巍峨而充满书卷气的“万卷楼”置于土司谈论国事家事的前议事厅与后议事厅之间,亦是木氏儒雅博学,推崇文明的写照。木氏土司素以开门笑迎八面风,广采博纳各民族文化精粹著称于世,广泛收藏中原各种典籍,在丽江刊印“大藏经”108卷, 首次广传于藏区,在滇川藏纳藏民族中传为千古佳话。

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

来自四乡的 100多个纳西老人身着典雅的古装,白发长髯,仙风道骨,在大研古乐队队长宣科先生的领头下,在玉音楼后面用大理石和汉白玉砌成的舞台上同堂演奏“纳西古乐”。(杨福泉 摄于1999年)

为避困守弹丸之地之讳,彰明广纳天下豪杰和智慧之志,木氏土司在古城不筑城墙。他们的开明睿智,博得众多中原名士高人和西藏活佛高僧的激赏,《明史·云南土司传》中曰:“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土司为首云。”中原千古奇人徐霞客到丽江后赞木氏土司曰:“世著风雅,交满天下,征文者,投诗者,购书者,以神交定盟者,嘤鸣相和,声气往来,共中原之旗鼓。”

明代,藏地噶举派(白教)八世和十世活佛曾先后访问丽江木府,推动了该教派在滇川藏地区的广泛传播。木府的各个高堂明室中,留下了汉、纳、藏、白等族文化、经济和宗教交流的千古佳话。

一座木府,凝聚了丽江这世界名城的千年文明精魂和各族人民的博大智慧;这火中再生的凤凰,在雪城向天长舞,舞出了盛世的辉煌,呼唤着新世纪的吉祥。

文末有纪录片《走进木府》,延伸阅读可看与木府和木氏土司相关的一些文图

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

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木府内一瞥(杨福泉 摄于2020年)

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

木府重建过程中,右立者是总指挥黄乃镇。(杨福泉 摄于1998年)

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木府工程总指挥黄乃镇(中)在过街楼“上梁”那天与兴高采烈地前来观看的纳西老人在一起,左一是他曾苦苦寻找的木匠大师傅和积功。(杨福泉摄于1998年)

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纳西人建房子上梁的日子是喜庆之日,纳西妇女跳起了传统歌舞。(杨福泉 摄于1998年)

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

重建木府期间的两张老照片。(1998年)

丽江木府的历史_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2002年,我和《乐土古乐》和《走进木府》的编导张宇丹(左)在丽江玉水寨合影。

下面这个纪录片《走进木府》总策划:陈桂云 ;总监制:和自兴 、杨廷仁;编导:张宇丹;民俗顾问:杨福泉;艺术总监:黄乃镇;制片人:平丽珠、阿祖;电编:张红珊;出品单位:云南广联电视节目制作中心

云南省丽江木府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_丽江木府的历史人物

上一篇: 三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下一篇: 关于实施2024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