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千金姬(千金姬什么意思)

千金姬(千金姬什么意思)

千金姬(千金姬什么意思)今天和大家分享《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想必很多老师都看过,我也是再次重读。但还是被作者那散文化传记式的文字吸引,也深深地被作者的大历史观所洗礼。千金姬(千金姬什么意思)《万历15年》1981年在美国第一次出版,一经面世,便在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散文化的文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不反复读,也许你会有一种神龙见

今天和大家分享《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想必很多老师都看过,我也是再次重读。但还是被作者那散文化传记式的文字吸引,也深深地被作者的大历史观所洗礼。

千金姬(千金姬什么意思)

千金姬(千金姬什么意思)

《万历15年》1981年在美国第一次出版,一经面世,便在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散文化的文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不反复读,也许你会有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迷茫感。作者的大历史观更是颠覆了很多读者对历史的认知。《万历十五年》在史学界更是享有“生平不读15年,阅尽明史也枉然”的美誉。2018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剧中高小凤凭着函授速成的《万历十五年》成功将高书记温柔地俘虏,《万历15年》又彻底火了一把,那么《万历15年》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万历15年,也即公元1587年。当时在中国是明朝倒数第四个皇帝即万历皇帝执政的第15个年头,当时四海升平全国并无大事可叙,纵使有些气候反常,时疫流行,降雨地震也属于小灾小祸?总之,万历15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是,这一年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易于被人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按作者观点,表面上看来,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这是万历15年开头的话,也很好的体现了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算是一个交代。那么我们先看一看在万历15年,到底发生了哪些看似末端小节的事情?罗列起来,大致如下:

一、北京皇城午朝大典乌龙事件。

二、大明首辅张居正去世五年后被彻底清算。

三、海瑞在任所与世长辞。

四、一代名将戚继光离开了人间。

五、著名哲学家李贽剃发为僧选择出家。

好戏上场,我们从第一个事件说起。万历15年3月2日,北京街头熙熙攘攘,文武大臣衣冠不整、匆匆忙忙赶到午门、端门,才发觉所谓午朝大典是讹传。偌大一个王朝,那么多的文武百官,为何会集体发生如此乌龙事件?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在于万历皇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朝了,那么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呢?难道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好像万历不是一个贪色的君王。他一生只爱一个郑贵妃[呲牙]。并发誓与她携手到老[呲牙]。万历皇帝不上朝,这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可哪里是头呢?捋来捋去,捋到了张居正的头上。张居正隐忍多年,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为了大明万历朝首辅。上台之后,他锐意改革,可谓大刀阔斧,抡起斧头虎虎生风,改革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整顿吏治,制定考成法。二是重新丈量全国土地,防止偷税漏税。改革中的张居正,宛然成了一位披荆斩棘的老爷们儿。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政绩显著,为大明王朝积累了十年的财富。但天不佑老张,张居正染疾而亡。这时,我们的万历皇帝也长大了。长大的万历皇帝发现老张人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都是老张的传说。[呲牙]于是,他决定推翻自己面前的这座高山。他首先从土地入手。下旨说之前丈量土地存在虚报现象,要求重新丈量。虚报确实存在,但皇帝的这一旨意无疑为一些反对张居正改革有意见的大臣打开了攻击的缺口。于是乎,成捆成捆的参劾张居正不法的奏章如雪花般飞来。

万历皇帝如愿的推倒了自己的老师这座大山。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以为推倒了一座大山,就可以拥有一片大草原,后来却发现迎来了一座珠穆朗玛峰。这座珠穆朗玛峰就是文官集团。没有了张居正,万历独自面对这些文官们,他发现从此他将举步维艰。在文官集团面前,他的很多个人意愿的事情都难以实现。诸如废长立幼,万历有三个儿子。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皇五子朱常浩。其中朱常洵乃爱妃郑氏所生。他对郑氏可谓真的爱了爱了,也是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吧。对朱常洵万历皇帝朕心甚喜,有意让他成为太子,继承自己的帝业。万历皇帝还没有明确提出,就被这群政治嗅觉异常敏锐的大臣觉察。他们上书询问万历皇帝为什么不让皇长子出阁读书?为什么跨过恭妃而封郑氏为贵妃?为什么后来又三王并封?万历皇帝孤军奋战,他想拉拢首辅神申时行,但申时行只愿意当一个和事佬。最后,万历皇帝发现自己真正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他心灰意冷,既然文官们不让他快意,那么你们也别想快意。于是万历皇帝就选择非暴力不合作。有人说他腿部有疾,也许有吧,但之前万历是多么的意气风发。他常常找借口不上朝,偶感风寒了,龙体有恙了。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他在和小太监们玩。玩的游戏也很单调,例如掷银。他不再上朝,时间竟然长达30多年。最终毫无争议地打破吉尼斯记录,成为我国历史上怠工时间最长的皇帝。但他的不合作是选择性的,不上朝但奏章还照常批阅,同样,批奏章也是选择性的。事关大臣尤其是高层文官的职位升迁的奏折,他一概留中。万历皇帝与大臣彻底决裂,最终两败俱伤。

大家也许会问,自古以来皇帝不都是九五之尊,一权在手,生杀予夺,随心所欲吗?人世间难道还有皇帝办不成的事?这人世间,尤其是明朝还真有皇帝办不了的事情。万历皇帝确实九五之尊,万圣之躯。但一权并不一定在他手,其中原因,我们还得从大明体制说起,我国自古土地辽阔。每每谈及。中华儿女心中无不升腾出自豪之感。。但这在技术条件甚不发达的封建王朝。却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政令的通达。从北京到云南,传达一项指令,即使快马加鞭也得几个月,这就叫鞭长莫及。那么,朝廷怎样保证政令的一致性呢?这就需要靠文官的自觉性,也就是官员的道德素养。所以大明王朝在创国伊始,就十分强调道德的作用。朝廷以“四书五经”来教育国民,并且以此来考核和选拔人才、治理国家。这些被选拔上来的文官,基本上都是熟读经书几十年的,他们以此安身立命,他们也以此升官发财。他们是道德的发言人,他们掌握了道德的话语权,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所以,一旦在某事上他们控制了道德的话语权,即使皇帝也改变不了。那么皇帝成什么了?难道是个摆设吗?谁都没这样说,但谁都心知肚明。皇帝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但皇帝的权力体现在出席各种仪式上。皇帝的权利体现在与文官集团的合作上。所以才会出现万历皇帝想和小太监们玩。大臣们说不可以。万历皇帝喜欢书法,想多练几年。张居正说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不可以。万历皇帝。三年四次谒陵,大臣们说去得太频繁了,不可以。那么万历皇帝想废长立幼,大臣们说想都不要想,不可以。那堂堂大明天子成什么了?用文中的话说是活着的祖宗。这种道德至上的国家体制到底怎么样呢?我先不回答。我们看后面的两个人物。一文一武,一方一圆。我们看他们的仕途和命运如何?

我们先说海瑞,海瑞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模范。他摒弃奢华,不惜得罪钦差大臣鄢懋卿。他坚持原则,强迫有恩于自己的徐玠退田一半。他直言敢谏,冒着杀头的危险,上书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他痛恨贪官污吏,力图恢复洪武旧制。对贪赃枉法者,处以剥皮实草的极刑。他同情平民百姓。限制富户过多占有土地,缩小贫富差别。他崇尚节俭。规定内官府公文一律使用廉价纸张。并且公文后面不得留有空白。可以说海瑞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楷模。那么,这种儒儒家道德的标杆人物。应该备受青睐仕途一帆风顺吧?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海瑞因为开罪鄢懋卿,失去了升迁的一次机会。因为上书嘉靖帝,差一点被砍了头。

后来嘉靖跌倒,海瑞也并没有吃饱。嘉靖死后,海瑞被放出狱。但对他的安排,立即成了文渊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的一个难题。最后只是被任命为尚宝司丞、大理寺丞以及南京通政司右通政。熟悉官职的人知道,这些都是闲职。后来,虽然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的实缺,但八个月后就被参劾退休。参劾的理由是他。不识大体。仅仅注意节约纸张等细枝末节。有失巡抚体统。这个理由真可谓可笑之极。哪想这一次退休闲居,海瑞一呆就是15年。期间,他曾写信求助于张居正。却得到了张居正阳为同情,阴为责备的嘲讽。1587年年底,道德模范海瑞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他的死讯传出。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做安排了。

纵观海瑞一生,我们可以看到,海瑞如一头山羊,在大明官场横冲直撞。我们可以看出。海瑞之于大明王朝,只不过是一把道德标尺。它的意义在于给百官去看,在于衡量约束百官的行为。其作为一名大明王朝官员的执政能力,是不被认可的,也是不被当时官场所容的。可见,个人道德之长,是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的。

现在我们再看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是有很强军事才能的。东南沿海一股不满70人的倭寇登陆之后,深入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在南京兜了一个大圈。据说杀伤居民达4000人之多?

啊!!!

南京驻军呢?

据记载有时12万之多.,我们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台亮相,一展才华。他招募新兵。发明鸳鸯阵法讲究分工合作,协同作战。他严肃军纪,实行连坐法。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军事将领的军事才华。从1559年开始。这支部队曾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1564年更是大败倭寇。戚家军穷追不舍,肃清了他们的根据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朝的抗倭斗争大功告成。后来调任蓟州总兵。且任职长达15年之久。是前10任的总和,戚继光可谓空前的成功。

社会我光哥,人狠话不多[呲牙]

戚继光是无奈的。本朝的军人长期处于文官的压制之下。即使是一位卓越的高级将领,也无法展补其统筹全局的能力。他的部署在各自的防区内,同时接受知府、知县等地方官的指挥。而且不让他们经手供应给养。戚继光不得不寻求靠山,先是谭纶。,后是张居正。为了能够得到张居正的支持。他不得不让自己的兄弟给张居正馈送礼物。不惜花重金购买千金姬的美女洗白了作为礼品奉献给张居正。甚至在张居正回家葬父的时候。戚继光派出了一整连的鸟铳手作为张居正的护卫。这种抱大腿的做法,当然为道德所不齿,也成为他以后被皇帝疏远的口实。但在当时那个文官至上,武官被压制的王朝,这一切都是无奈之举。

戚继光也是妥协的。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戚继光引以为傲的鸳鸯阵法中。有两名战士被称为“镋钯手”。这两名战士后来是手持火枪的。然而,在整个鸳鸯阵法中,火器始终是从属而非主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戚继光为什么不大力发展新式武器?火枪、鸟铳。如果你认为他不了解火器的功效。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他了解火气,也使用过火器,并且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过火器的重要性。那么,火气器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呢?这倒不是因为他因循守旧。这牵涉到很多复杂因素。其实关于战术现代化建设的建议。之前名将。俞大猷提出过。俞大猷主张。以有效的战船和火炮,歼灭倭寇于海上。根本不让他们有登陆的机会。在战术原则上。在他所著的书里也明白指出。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冲胜寡铳而已。但这种建设所涉及的问题将超出军备啊,涉及政治,财政、人事等问题。很多都会因之而改变。于是俞大猷的计划毫无实现的希望。戚继光没有去触动国家体制。他妥协了。只是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尽最大努力将固有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戚继光是孤独的。张居正死后七个月。他就被调任广东总兵,官职虽然依旧,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拱卫京都的重要地位。后来随着张居正的被清算。再加上他和张居正的特殊关系,很快被人参劾。万历皇帝也很快将他革职。革职之后,只有很少几个朋友与他保持往来。后来,连他的妻子也遗弃了他。由于之前他不事私蓄。在革职之后竟一贫如洗,甚至医药不备。文官至上,道德至上,文官彻底压制武官。戚继光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这一切不过是在技术上调和各种矛盾的妥协之举。最后一代将星也在万历15年年底。于贫病交迫中死去。我们这一古老的帝国,也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

不仅感慨,这一切都是怎么了?万历皇帝放弃诚意而超长怠工。张居正死后被清算。道德模范海瑞被文官集团排挤。戚继光勇于创新。却无奈妥协。这一切到底都是怎么了?[呲牙][捂脸]最后再用黄仁宇先生的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分享。“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帝国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明史·神宗本纪》中评价,“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呲牙][呲牙]

上一篇: 胡屠户的性格特点(胡屠户的人物形象分析)
下一篇: 董鄂妃的真实历史(董鄂妃之死真相吓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