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西交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经世致用一流志 人文化成创新情

西交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经世致用一流志 人文化成创新情

西交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经世致用一流志 人文化成创新情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由人文学院哲学、社会学、中文、传播学、艺术、中国书法、音乐教育中心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所等8个系所(中心)、5个学科门类(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整合而成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由人文学院哲学、社会学、中文、传播学、艺术、中国书法、音乐教育中心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所等8个系所(中心)、5个学科门类(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整合而成,既是支撑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又是整合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资源和研究生培养力量,构建学生培养、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复合体系。研究院下设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研究所四个研究所。

跨学科思路引领 强科研平台建设

发挥多学科优势,搭建跨学科平台,是研究院建设的创新点,围绕社会学、传播学、哲学、文化、心理、艺术等学科建立学科发展平台,各平台内根据研究特色和重要项目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就是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关系社会学理论和实证研究,开展转型经济中经济与社会关系、社会分层流动、社会分化与整合研究。“依据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大需求问题、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建设若干科研平台”,是领军学者、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边燕杰教授的科研平台设计思路。研究所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重大课题2项、十九大专项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重点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省级项目和横向课题50余项。其中,重大课题《基于多学科理解的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研究:人际关系网络对社会资源分配的正负效应研究》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移民流入的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都是学科交叉研究的典范。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围绕新闻传播、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学科组建跨学科交叉团队。为了提高师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跨学科思维,开拓学术视野,研究所通过开办学术工作坊、创办“新新论坛”,邀请相关学科的学界名人和专业人员,与师生交流学术思想、进行技能培训。研究所在建立之初,就确定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础上,与时俱进,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走媒介融合学科创新之路。2018年初,研究所所长李明德教授带领的团队进入“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并在年底申请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众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研究”这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该项目以现实问题为引导,除了体现跨学科研究,更是构建了政府、企业、高校、媒体四位一体的融合团队,期待在总结过去四十年经验的基础上,为未来社会思潮的演变提供一个科学的判断,为社会治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寻求有效途径。

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围绕哲学、文化、创新组建交叉学科团队。团队现有二级教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外籍讲座教授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团队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邬焜教授团队项目“信息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以理论问题为导向,涉及历史、哲学、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团队成员也是来自多个学科。

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研究所围绕视觉艺术、艺术设计等组建交叉学科团队,并计划在西交-米理联合设计学院之背景下,结合建筑学与工业设计,以成立联合设计工作室为合作基础,通过项目联动不同学科及专业方向的模式,群策群力,共同搭建彼此可以共享的科研平台。

2018年,人文学院科研项目获准立项4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2项。学院将以强科研实力、强学科建设为基,推动创新港研究院高平台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激发学科发展动力

妥建清教授作为人文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不仅是人文学院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更是人文学院首届师资博士后,而学院则是他放飞科研梦想的起点。他一直致力于文学、美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多年的学术训练,特别是博士与博士后期间的研究,让他确定了研究美学的学术方向。从兴趣到职业,他已经将科研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入职至今,妥建清教授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十大学术新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以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源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获陕西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谈到这些学术成就和荣誉,妥建清感叹到:“学校的氛围很不错,学院里年过六十仍每天坚持读写的老教授很多,起了非常好的模范表率作用,这也是我能够一心科研,坚持奋进的原因。”而与师友之间形成的相互问难、深入讨论的“学术共同体”,更使妥建清的科研工作获益良多。默默耕耘的他,对于人文学院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责任感,他愿在教研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以创新港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他希望能够尽快建立独立的教研室、研究机构或研究所,从而扩大学科影响力,使这一学科成为全校的一个特色学科,并在全国产生影响力。

以创新港建设为契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正在努力通过搭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吸引和培养更多像妥建清一样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研究院建设的队伍。2018年,学院签订讲座教授1人,入职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职外聘教授1人,1人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荣获学校“第四届十大学术新人”,1人入选2018年度“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补充师资8人,专职科研博士后3人,其中首位外籍专职科研博士后入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聘请2位外籍院士担任客座教授,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合作交流28人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人才培养高地

坚持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升培养质量。人文学院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开展“精品一门课”的系列活动,对研究生课程实现全覆盖,同步进行学生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选课学生和听课教师分别填写课程评价表,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将课程质量与绩效挂钩,奖优罚次,进行院级名课、名师培育,带动课程与教材建设。学院还通过建立研究生日志制度,完善研究生读书会制度,强化导师队伍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

为了加强国(境)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研究院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高校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2018年,学院邀请外籍专家来访活动20多次,支持外国专家讲座20余次,辐射师生数量达2500余人次,支持本硕博学生出国交流48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丝绸之路“中国文化研究”硕士留学生班,构建国际学生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增强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生教育平台。

政产学研一体化 发挥好智库作用

研究院聚焦学科建设,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研究解决社会转型中的关键社会、思想、文化等问题,发挥智库作用,为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决策咨询、政策建议。

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获批成为首批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社会研究国际合作项目”(ISSP)接受的三个中国代表机构之一;“东亚社会研究合作项目”的两个中国研究单位之一;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共同成员,被列入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8年经考评获“陕西省省级优秀社科基地”,是西安交通大学唯一获评“优秀”的社科基地。在智库建设方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秉承扎根实证调查、服务社会需求、研究舆情重点热点、培养复合型实证人才的基本方略,10年来坚持开展了多项例行化、规模化的智库活动,陕西省情调查、周三学术工作坊,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暑期班,JSNET系列调查都是其中的精品活动。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所发挥专业优势,在智库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累累硕果。2019年2月,“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智库获批2018年度陕西高校新型智库A类。2017年以来,编制《舆情观察》45期,通过专门渠道报送给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

研究院将智库成果纳入科研成果中给予明确导向,在政策上引导学科观照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了紧密结合实际,研究院先后与西部12省市相关单位对接,包括省民政厅、省统计局、省社科院、市民政局等政府机关建立了合作关系,就政府部门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发挥好智库功能。

优势互补,聚集合力,互利共赢,目前依托创新港,研究院加强校企合作,与交大校友智库、西安智谷科技公司进行青年领导力培养方面的产学合作;与西安网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搭建实践教育基地、企业文化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与通理学院就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青年领导力研究中心的发展等建立合作;与横渠书院就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文化研究及公益产品设计等进行合作。艺术创意与文化产业研究所与西交康桥教育集团共建“教育空间设计工作室”;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所联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共建“新媒体创新应用与品牌建设”实验室。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人文学院多次通过党政联席会讨论、赴创新港实地考察,不断完善研究院内涵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二次装修及搬迁计划,并通过开展“跑五”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寻求合作,为入驻创新港做好充分准备。发轫之初,南洋公学即“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为基础”,设“中西”两课,国学大师唐文治增设国文科,开创了我国高等工科学校工文结合的先例。人文学院自1994年正式组建以来,承载人文艺术素养和思想理论教育之重任。未来,学院将秉承“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办院思路,以创新港为新的发展平台,创造留下人文思想和社会科学之光的历史印记新贡献。

上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下一篇: 社会心理学先驱——扎荣茨(Zajonc)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