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明清小说中的镜子意象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镜子意象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镜子意象研究明清小说中的镜子意象研究瞿丽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镜子这一意象多次在明清小说中出现。《红楼梦》中的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的“风月宝鉴”

明清小说中的镜子意象研究瞿丽莎(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摘 要 镜子这一意象多次在明清小说中出现 。 《红楼梦》中的专治邪思妄动之症 、有济世保生之功的“风月宝鉴”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多次出现的“轩辕镜” ,《西游记》中的“照妖镜” ,还有《二刻拍案惊奇》中具有聚财敛富之用的“古镜” ,《聊斋志异》中用以占卜的“镜听” ,墓葬中随葬的镜子 。 这些镜子所表现出来的意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驱邪除妖 。 尤其是在神魔小说中最能体现这一点 。 要解释这一现象 ,就要从镜子本身的解释及镜子所代表的意象来分析 ,以回答镜子多用以驱邪除妖的问题 ,还可以阐释镜子这一器物在明清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照妖镜 ;镜文化 ;镜听中图分类号 :I207 .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524(2019)03-0038-05 收稿日期 :2019-05-31 作者简介 :瞿丽莎(1994 ~ ) ,女 ,硕士研究生在读 .E-mail :1821046497@ qq .com 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 金部》云 :“镜 ,景也 。

”段玉裁注曰 :“景者 ,光也 。 金有光 ,可照物 ,谓之镜 。”《释名》亦云 :“镜 ,景也 ,言有光景也 。”镜子这一意象之所以被神化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与“光”有关 。 我国古代常把“镜”与“鉴”混同使用 ,汉魏之前多称“镜” ,在唐宋之后镜子也称之为“鉴” ,按《玉篇》云 :“镜 ,鉴也 。”《广雅》亦云 :“鉴 ,谓之镜 。”据考古发现 ,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铜镜为 1977 年在青海贵南县尕马台 25 号墓出土的一面七角星铜镜 ,即齐家文化铜镜的代表 ,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 由此可知 ,我国使用镜子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按《大戴礼 · 保傅》云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可知 ,镜子最早的使用功能就是正衣冠 、修饰容所用 。 如《战国策 · 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篇 ,邹忌“朝服衣冠 ,窥镜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及其后文中的“明日 ,徐公来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又如《乐府诗集 · 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又如先秦宋玉之《九辩》 :“今脩饰而窥镜兮” ,汉代李尤之《镜铭》 :“铸铜为鉴 ,整饰容颜 。

修尔法服 ,正尔衣冠 。”这也是镜子最原始的意象所在 。在我国古代小说中 ,镜子被赋予了不少功能 ,随着历史的演变 ,镜子的形制 、大小 、功能也随之改变 ,甚至出现了以镜子为职业的磨镜人 ,加之我国原始宗教 、巫术及佛道二教的影响 ,又赋予了镜子其他的文化内涵 。1 镜子的起源《轩辕黄帝传》记载 :“ ⋯ ⋯ (黄)帝因铸镜以像之 ,为十五面 ,神镜宝镜也 。”黄帝的传说固然不可作为历史的佐证 ,但是足以说明我国使用镜子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 并且“黄帝铸镜”之说也被引用进入小说的创作 ,大多具有神异功能的镜子都是源于黄帝铸镜 ,如隋唐时期王度的《古镜记》有云 :“侯生常云 :‘昔者 ,吾闻黄帝铸十五镜 ,⋯ ⋯ ’”[1]3《古镜记》就是借助了黄帝铸镜的传说来进行创作的 。 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多次出现的“轩辕镜” ,如第二十七回真君与天师斗法 ,不敢轻易应战 ,就从“水火花篮儿 ,取出一个宝贝来 。 这宝贝不是小可的 ,却是轩辕黄帝头上一个顶阳骨 ,团团圆圆 ,如镜子之状 。”[2]353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中的“聚宝之镜”亦是黄帝所铸 :“原来这镜果是有来历之物 ,乃是轩辕黄帝所造 ⋯ ⋯ ”[3]580除此之外 ,也有黄帝铸镜十二面的说法 ,如《黄帝内传》中记载 :“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 ,乃铸大镜十二面 ,随月用之 。”此外 ,1975 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中发掘出8 3万方数据

上一篇: 镜子对门作用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改变
下一篇: 【今日历史】5月22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