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知史鉴今:百年党史上三个历史决议

知史鉴今:百年党史上三个历史决议

知史鉴今:百年党史上三个历史决议虽然这三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加强了全党团结,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胜利前

文/曾长秋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上,先后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虽然这三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加强了全党团结,为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胜利前进发挥了关键作用。每产生一个历史决议都昭示着党进一步成熟,也预示着党的事业一次次迎来新辉煌。

一、三个历史决议形成的背景

历史与未来,总在一些重大的时空坐标中相遇。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三个历史决议尽管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因其承前与启后、继往与开来,都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大纲”——集全党学习研究党史之大成,是中共党史的典范之作和党史学科的里程碑。然而,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标题都使用了“问题”一词,新决议则总结了“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可见,当前中国与产生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完全不同,综合国力空前提升。这个百年党史上继1945年和1981年之后的新决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历史分量,远超党的一般文献,是中国进入“强起来”新时代之后的集结号与动员令,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会。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从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开始,并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形成了共识。当年为什么要出台一份历史决议?因为在整风过程中出现了对重要历史问题的分歧,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他先后在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中央党校等处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亲自找相关人员谈心或座谈。他指出:“此种研究的性质是整风的深入与高级阶段,其目的是使干部提高认识与增进统一团结,并为将来讨论七大决议作思想准备。”通过一段时间集中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讨论,并对错误思想进行了深入批判,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史上的路线是非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于是,开始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

1944年5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包括刘少奇、周恩来等,由任弼时、张闻天、胡乔木具体执笔。毛泽东对这项工作极为慎重,他不仅明确起草历史决议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他亲自动手对文稿做了七次重要修改,并确定题目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过程中,党的高级干部对决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其中多数被采纳。正如毛泽东所说:“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单是中央委员会几十对眼睛看还不行,七看八看看不出许多问题来,而经过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才写出这样完备的文稿。1945年4月,扩大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原则上通过这个决议,既成功解决了党的历史问题,也标志着整风运动顺利结束。

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决议_建国以来决议_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开展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关头。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虽然党内外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对新形势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有些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问题有错误认识。特别是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方面,更成为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认为要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完成拨乱反正,必须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所走过的道路,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并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以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的问题已经结束了,需要作个总结,不走这一步不行。”

1979年11月,在邓小平主持下成立了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小组。邓小平先后十多次召集起草小组开会,对胡乔木、邓力群等人起草的决议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明确提出起草工作要突出三条“中心的意思”:一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二是实事求是分析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公正评价其中的功过是非;三是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总结,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也是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的过程。1981年5月,邓小平感慨地说:“这个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经过不晓得多少稿。一九八〇年十月四千人讨论,提了很多好的重要的意见;在四千人讨论和最近四十多位同志讨论的基础上,又进行修改,反复多次。起草的有二十几位同志,下了苦功夫,现在拿出这么一个稿子来。”同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这份凝结了集体智慧、代表了全党意志的决议,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由此胜利完成。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史上的第三个决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和各族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积累宝贵经验所进行的总结。党在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和新担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积累了至关重要的新经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中国整体脱贫,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确实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以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继续发展。

2021年3月,党中央成立了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组,由习近平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担任副组长,从3月份起草到11月份公布,经过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可谓“春华秋实”的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出席十九届六中全会代表所作说明时谈到:“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他还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新决议确立的历史观,将有助于破除一些人头脑里的旧观念,进一步理解新时代的深刻本质。

二、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三个历史决议虽然每次相隔约40年,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鲜明品格则一脉相承。它们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并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2.7万字,分七个部分。这个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至遵义会议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其中,第一部分阐述:“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作了简要回顾。第三部分论述了从1927年到遵义会议党内“左”倾和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分析,强调:“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第四、第五部分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其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根源以及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第六部分强调对党内历史问题应采取“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原则。第七部分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_建国以来决议_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先后多次修改,这是其中的一稿。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共3.4万字,分八个部分。这个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其中,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建国以前28年的历史。第二至第五部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作了系统总结,指出这段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第六部分对“文化大革命”作了“彻底否定”的评价,并阐述了结束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实现的伟大转折。第七部分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特别指出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并对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内容”和“活的灵魂”作出科学概括。第八部分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对其“主要点”从十个方面作了概括,实际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共3.6万字,分七个部分。纵览新决议,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分外清晰——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决议回顾了党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党中央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贯彻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并且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严治党、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十三个领域”有历史性突破——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以上“五条评价”深刻地阐述了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既立足中华大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以上“十个坚持”成为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秉持,并且要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_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决议_建国以来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问题教训、分清历史是非有所不同,新决议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是因为,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前党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上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近40年来,尽管党的工作存在某些问题,但总体上发展顺利,前进方向也是正确的。具体来说,新决议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相比较,有四点共性:第一,都体现了党的自我总结、自我革命精神;第二,都达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的目的;第三,都展示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第四,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共十八大以来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有四点区别:其一,总结更全面。前两个历史决议,一个产生于中国革命转向胜利的关键节点上,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写出的,都具有阶段性;新决议则涵盖了包括前两个历史决议时段在内的百年党史。其二,理论更深邃。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三,决策更精准。基于当年的时代环境,前两个历史决议侧重于解决是非问题,统一全党思想,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产物;新决议在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应对策略。其四,作用更广阔。前两个历史决议面向党内国内,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新决议不仅为党和国家指明前进方向,也为各国政党提供新借鉴,为人类文明发展形态贡献新方案。

三、三个历史决议的重大意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前两个历史决议的作用有这样的论断:“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所一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经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十一届六中全会相信,这次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将起到同样的历史作用。”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统一”“团结”“前进”,这正是我们认识前两个历史决议作用和意义的主要维度。产生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新的历史关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有利于更好地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便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战胜新征程上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_建国以来决议_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首先,三个历史决议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既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又集中统一了全党思想,为我们正确对待党的历史、科学运用历史规律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回顾当年,毛泽东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他在领导起草第一个历史决议时反复强调:“不要反对一切,不要一切否定”,“这才是实事求是”。他指出,“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利益,“要强调产生错误的社会原因,不要强调个人问题”。这个观点,同样也是邓小平领导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所强调的原则。他指出:“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正因为党坚持了从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利益出发的原则,前两个历史决议才能成为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党史大纲和“诊治思想疾病的良药”,才能“使大家的认识一致,不再发生大的分歧”,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至今仍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学习和研究党史的基本依据。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成为撰写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其次,三个历史决议都坚持“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政治方向,既从团结出发,又达到新的团结,为我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加强全党团结,是前两个历史决议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在主持制定第一个历史决议时指出:“这个决议不但是领导机关内部的,而且是全党性质的,同全国人民有关联的,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邓小平在主持制定第二个历史决议时强调:“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全党今后的任务,就是在弄清思想、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团结”,“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些饱含着崇高政治境界、博大政治胸襟、深厚政治智慧的宝贵思想,对于撰写第三个历史决议提供了范式,对继续增强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高度团结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我们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有力保证。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文_建国以来历史问题的决议_建国以来决议

再次,三个历史决议都坚持“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鲜明导向,既立足于以史为鉴,又着眼于开创未来,使我们在新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第一个历史决议原准备提交中共七大讨论,之所以改为提交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其原因正是毛泽东说的:“这是一个政策性的问题,不是随便决定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大会把重心放在历史问题上。”而第二个历史决议提交中共十二大之前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邓小平指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力求在十二大前的中央全会上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问题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作一个结束。十二大就讲新话,讲向前看的话。”这种鲜明的政治导向使前两个历史决议分别为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为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了充分准备,也为我们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开启新征程提供了样本。同样,第三个历史决议也将要为中共二十大“讲新话”做铺垫。

总之,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规划未来,前后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从百年党史来看,三个历史决议虽然在不同时期形成,所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侧重内容有所不同,但三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们都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团结人民奋斗、推动开创未来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耦合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伟大历程,进行了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都离不开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新的历史决议强调“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须知,一个9500万名党员的大党、14亿人口的大国,没有一个“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不了奋斗目标的。为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上一篇: 【方法分享】高中历史复习技巧
下一篇: [汇总]历史年代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