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念这位史才、史德兼备的朋友——戴国煇。他在举世疯狂时让大家清醒,他在别人有偏见的时候,毅然廓清矫正偏见,不屈不挠,坚持守住自己的立场。且得到令人钦服的佳绩。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
《台湾近百年史的曲折路》
戴国煇 著
定价:78.00元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九州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传奇学者戴国煇讲百年台湾与台湾人。还原台湾人的心理及心态,填补台湾史知识空白。10年筹备,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许倬云作序推荐。
01
内容简介
《戴国煇讲台湾》是一套全新讲述台湾与台湾人故事的作品,是传奇学者戴国煇先生为普通读者写作的多卷本台湾史,是著作等身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戴国煇先生,一生呕心沥血,将他的生命与研究化为一体的智慧成果,是一趟抽丝剥茧台湾过去一百多年历史的探险之旅。
作者以台湾出身的中国人的立场,对“台湾人认同”及两岸人民的共生关系进行了形象论述。对台湾历史,包括少数民族历史进行了史料基础上的、具有宏大文化视野的客观分析。对台湾与日本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立足于在日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40余年的经历,进行了充分而翔实的阐述。
戴国煇先生生前著作多用日文写作,戴夫人林彩美女士耗费心血,组织近百位专家学者将其著作翻译整理,于2011年在台湾出版了《戴国煇全集》27册,近700万字。中文世界自此才有机会了解戴国煇著述全貌。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出席新书发布会,评价戴国煇先生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其作品“让台湾历史真相摊在阳光下”,“兼具台湾精神与民族正气”。
此次《戴国煇讲台湾》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经过10年筹备,精选《戴国煇全集》中有关精华。两岸的长期隔离,使两岸人民失去了共同的历史体验,戴国煇先生将台湾人的心理历程和心态变迁置于百年历史情境中,真实还原。有助于以同理心去倾听彼此,理解彼此。且作者揭示“台独”实质,从“台独”产生的历史根源,深入讲述为何“台独”不成立,寻求祖国统一的路径,见解极为精彩独到。《戴国煇讲台湾》出版对被当前“台独”分子歪曲的台湾历史正本清源,帮助大众了解台湾、关注祖国统一问题。
《戴国煇讲台湾·台湾近百年史的曲折路》:本书是戴国煇先生对过去百年来台湾、大陆与世界关系的梳理及对未来新世纪走向的指引。本书既是戴国煇先生结束40多年日本旅居前,在日本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戴先生对自己学术生涯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戴先生试图把其所体会的“日本战败后50年”和“台湾所经历的光复后50年的问题”重叠起来,以“关系台湾百年旋涡中的台湾和台湾人” 为主题,进行思考总结。他所思考的核心是台湾的状况,依照历史的脉络,从根源上对“台湾与台湾人的存在问题”(“台湾与台湾人的存在”的作用)进行探索。
该书日文版书名为《以台湾为名的雅努斯(双面神)——奔向宁静革命之路》。雅努斯是广为人知的古代罗马人神祇,他是在一个头的前后都各有一个脸的双面神。据说,战争时雅努斯神殿的门就打开,和平时神殿的门就被关起来。戴先生认为,20世纪末至21世界初的台湾,变成了一个犹如双面神雅努斯的地方。其中的一个脸向着“独立”,另一个脸则对着统一;同时凝聚两个对立的方向——战争与和平。戴国煇认为,台湾未来的道路,如果不与大陆对话不可能成功。
20世纪后的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们回首戴国煇先生20年前写下的这些文字,我们会发现,今日的台湾岂不是正在印证戴先生的预言?我们期待戴先生的愿望能够成为现实:双面神雅努斯神殿的大门永远关闭,两岸人民共同生活在光明的21世纪。
02
作者简介
戴国煇(1931—2001)
海内外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家
台湾近现代史研究的开拓者
“统派的理论大师”
台湾桃园平镇客家人。1955年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农经博士。曾任东京立教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历史系教授、日本文部大臣外籍咨询委员。1996年返台定居,终老于故乡台湾。
戴国煇先生一生著述颇丰,他专攻经济、近现代中日关系史、华侨史,同时也是台湾近现代史研究的开拓者。其研究视角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学科,是跨界研究的典范。
旅日40年间,他以“台湾出生的客家系中国人”身份,知日而不亲日,活跃于日本的主流学界、舆论出版界。由于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他长期不得返回故乡台湾,但其视线一直没有离开台湾,始终以“隔离的智慧”,以敏锐的眼光,以“内在自由之崭新境界”,观察着、记录着台湾历史的发展。
他在20世纪70年代首开研究“雾社事件”“二二八事件”风气之先。他批判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的伤害、“台独”理论的贫乏、“台湾民族论”的荒唐。他提出“台湾主体性”概念,研究台湾认同问题,解决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以“睾丸理论”说明台湾的活力必须扎根大陆,主张海峡两岸保持自立与共生的关系,“在一个中国的大前提下,一致对外,对内可用和平手段来协商、沟通及调适”。
主要著作有《台湾雾社蜂起事件:研究与资料》《二二八史料举隅》《台湾结与中国结:睾丸理论与自立、共生的构图》,于2011年在台湾出版《戴国煇全集》(27册)等。
03
名人推荐
戴国煇,一位才德兼备的史学家。我佩服国煇之处:这个人对自己身处之地的过去,认真执着,不折不挠之外,还必须不受别人偏见的影响,不媚时,不曲解,以史实和史料为主。国煇有一宏大的计划,要将台湾的长程和今日的过去,都纳入研究并有所记录。我的专业是古代文明,方法学是社会学,对台湾的过去和今日,也都有所接触,这两方面我们都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空间,有许多的机会可以互相交流,这使得我对他非常佩服。
——许倬云
他站稳自己的人生主轴,公正不阿,不偏不倚,以出生在台湾的客家人与中国人的立场写台湾史。追溯甘蔗糖业的发展写出两岸经济史。以知日而不是亲日的滞日华侨身份研究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两岸关系史以及台日关系史、华侨史。以带着原罪的汉人后裔,替台湾少数民族收集资料并研究编写英勇抗日的雾社蜂起事件。也因长期(四十一年)滞日,更有立场以中国人身份频频写时评给广大日本人民谆谆的诤言。倾三十年心血投入亲身经历的二二八事件史料的搜集与研究。戴国煇的史论、文笔铺叙引人入胜,长短论文仿如叙说一则则故事,把自身经历遭遇串连到海峡两岸及中日关系的故事之中。
——林彩美(戴国煇夫人)
光直先生和戴老师所体现予我的,乃是一种启示,也是永恒的鼓舞:“历史之昨日”的负面确能升华,成为百般坚韧而向上的动力与智慧。他们洗涤了自己的灵魂,而成为心灵更为健康、更为自由的人。从而,他们尊严地接受,那缠绕着自身为中国的台湾人的责任。
——叶芸芸
04
精彩选摘
“台湾独立派”的“主体性”在哪里?
聚集于台湾最大的在野党民进党(按:2000年3月18日台湾民众已选出该党的陈水扁为“中华民国总统”,而成为执政党)周围的“台湾独立建国派”的知识分子和市民集团,在签订《马关条约》后100周年头一天的1995年4月16日,在队伍前头打着“马关条约100年告别中国”的横幅标语,在台北市举行了示威游行活动。
“台独派”高声呼喊:“1895年4月17日,清朝根据《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放弃台湾的人没有理由主张对台湾的主权。”
“告别中国”一语是耐人寻味的。横幅标语中所写的中国,实在是太抽象了。原本属于口号式的词句,是因为写在横幅标语上而简略化了呢?抑或是故意将其暧昧地含糊起来了呢?实在令人感到既纳闷又有趣。将台湾割让出去的是清朝。这个清朝业已不存在了。那么,他们所要告别的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自从孙文开始,国内外的大多数中国人,都一直在为创建“近代化的中国”或者“现代化的中国”而流血、流汗。游行的人们说是要向这个中国告别。他们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发展缓慢而焦躁不安吧。顺便提一下,“台独派”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早为自己下了定义,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而是台湾人。
“告别中国”一词也可以认为,它意味着要脱离自己的历史。不是去对抗,而是逃跑,这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令人悲哀的是,“台独”派的“主体意识”竟然如此脆弱!
蒋家独裁体制寿终正寝之后,台湾在第一个台湾人“总统”李登辉的指导下,正在进行民主化。曾经遭到蒋家“国府”体制的恶政及“戒严令”的强横统治,备受排挤而保持沉默的台湾人的怨恨是颇为深重的。台湾人社会由此产生了反作用,正在台湾社会上泉涌出来、呈现成形形色色的自我主张。可以说,所有被压制的“能量”(energy)从而被释放,其中的一小部分化为公开的“台独运动”。
在台湾,对“国家”未来的塑造,以及关于“国家”目标的策划制定,尚没有经过充分讨论所树立的共识,是存在着分歧的。自行认为其远因是日本统治造成的日本人或台湾人都并不多。此外,从外部造成的近因,则是美国。议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非是本书的课题,我们的目的是陈述历史的事实。如果仅限于此,那么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第七舰队介入台湾海峡的形势,就不会有今天的“台湾的问题存在”。对这种说法,恐怕不会有人抱有异议吧!暂且不谈这个问题。笔者要说的是,美日两国当局为了确保跟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的一颗棋子,恐怕仍然在想继续维持台湾的现状,由而此种状况会被持续维持下去的。但笔者不认为,美国胆敢跳进火坑与12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相对抗,而去支持“台独”建立一个全新“国家”。我也不相信,日本政府当局及其财界主流具有那种敢于去激怒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台湾海峡形势恶化,以及失掉中国大陆市场的勇气。不,它们不至于玩弄拙劣的手段才是常识。只有那么一部分不懂历史、狂傲十足,但头脑简单的日本人不接受教训,试图重演炮制“满洲国”的闹剧吧!看到部分日本人最近的举动而感到困惑的,绝不是笔者一个人吧!
总之,台湾的战后史浓浓地笼罩着“美国和日本之现代”的阴影。围绕着“台湾存在”的认同危机以及台湾人的自我认同危机(egoidentitycrisis)与认同困扰(identitydilemma)日益表面化,自外部给予制约的不外是美日两大国之政治及文化。著者亦认为,现在仍对台湾主流价值观施加着影响的,就是“美、日的‘现代’”本身。当然,围绕着认同问题,主观性因素比客观因素要占上风,因而绝对不能不从台湾社会的内部进行结构性分析。以下准备追寻的问题,则是本书写作动机的“台湾战后(也就是光复后)史与认同危机”,以及被割裂成七零八落的“自我迷失”中,人们如何夺回自我和未来走向的课题。
本文原刊于《东京新闻》夕刊,1995年7月12、13日。原题“台の百年(上、下)”,收录于本书时,并经增补修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