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广州如何赓续历史文化名城命脉?专家给出了“智慧方案”

广州如何赓续历史文化名城命脉?专家给出了“智慧方案”

广州如何赓续历史文化名城命脉?专家给出了“智慧方案”金羊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千年羊城,命脉永续。走在广州大街小巷,能遇见充满岁月斑驳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广州如何保留历史文化名城的根,赓续历史文化名城的魂?作为广州老城区之一的荔湾区,如何围绕历史文化,打造新形象?

10月26日,以“绣花功夫 赓续文脉”为主题的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大会在广州市荔湾区举行,会上,专家们聚焦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建言献策,给出了“智慧方案”。此外,与会专家还见证了荔湾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市名城保护条例

广州市名城保护条例_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推动城市“老”与“新”共存共生

一直以来,广州延续深厚历史文化的脉络与基因,同时涵养着不断创新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如何结合时代发展,在传承基础上让老城市绽放新活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何镜堂表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全面认识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等优势和魅力,以对历史负责、对广州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市名城保护条例_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传承是基础,关键在创新。”何镜堂表示,在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应当深刻把握“老”与“新”的内在逻辑,推动城市“老”与“新”的共存与共生。

此外,何镜堂表示,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微更新,以微改造的形式渐进推进城市改造,不大拆大建,着力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

荔湾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据悉,荔湾区作为广州千年城脉的重要承载地,拥有14个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居全市第一,西关大屋、骑楼等传统建筑在荔湾广泛分布,荔湾堪称“岭南建筑的博物馆”。

作为千年文脉的核心传承地,荔湾是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聚集区,拥有众多非遗文化项目,如粤剧、粤曲、“三雕一彩一绣”。

作为千年商脉的发祥地,粤海关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形成的见证;十三行曾独揽中国对外贸易长达85年;南方大厦是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之一;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开创了广州举办会展活动的先河。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和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均位于荔湾区。

5年来,荔湾区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方式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文化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据悉,荔湾区14个历史文化街区全面开展保护、活化利用,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和坚守专家技术把关作为其中关键的环节,使微改造更加符合群众意愿,还原历史风貌。目前,荔湾区已有5个历史文化街区开工更新,其余街区将在3-5年时间全面铺开更新。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荔湾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业集聚区旨在吸引历史文化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非遗传承工艺等全链条产业相关的个人、企业、机构集聚,合力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据了解,沙面、永庆坊、泮塘五约已经入驻一批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密切关联的企业、机构、工作室,聚集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如何打造荔湾地域名片?专家:挖掘历史文化核心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秘书长、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表示:“荔湾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广州整体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市名城保护条例

作为广州的老城区,荔湾区如何传播老城区的文化、延续老城区的命脉?潘安建议,荔湾区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辖区品牌,有自身的形象设计,“比如以沿着珠江水而生、有历史底蕴的白鹅潭为地标,挖掘白鹅潭集聚的文化和历史,形成区域文化核心。”

潘安表示:“文化核心点要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能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要和地方文化相符合,比如要融入珠江的水文化;要有地域个性和特点。”

2003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中心副主任张杰曾担任《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项目的负责人和地方专家,他说:“当年在项目开展期间,系统性地了解广州,也了解到荔湾商业发展的历史意义,还了解了西关大屋、骑楼、有历史肌理的街巷、历史水系。也看到了居民生活的区域较为集中,生活环境条件有限。而城市如何解决居住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如何健康发展等都是需要解决的。”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_广州市名城保护条例_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后来,张杰再次来到广州,看到荔湾湖的水系得到恢复,“荔湾湖水系恢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城市历史水系文化传承工程,在全国引起不错的反响。”

此外,张杰认为,荔湾区已成功利用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更新保护方式。“尤其是以永庆坊为代表的‘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的做法,为我国城市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树立了典范。”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老百姓的参与是功不可没的。”张杰表示,在永庆坊工程实施过程中,荔湾区百姓的支持、理解、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在传承、活化、运营老旧街区过程中,有老百姓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店铺的经营,为永庆坊增添了生气。

上一篇: 网评: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角”是中国人民
下一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整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