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杨柳青,放风筝!你阿晓得,南京风筝文化已有1400年历史了

杨柳青,放风筝!你阿晓得,南京风筝文化已有1400年历史了

杨柳青,放风筝!你阿晓得,南京风筝文化已有1400年历史了老南京有句俗语:“杨柳青,放风筝。”春风乍起时,男女老幼,三五结伴,笑面朝天,手牵长线,驾驭

风筝由来历史背景_风筝由来历史简介_风筝的由来和历史

老南京有句俗语:“杨柳青,放风筝。”春风乍起时,男女老幼,三五结伴,笑面朝天,手牵长线,驾驭风筝与蓝天白云游戏。放风筝既为游戏娱乐,也可以明目清神,锻炼身体。放风筝者、观风筝者,都被这一片诗情画意牵引着欲罢不能。4月1日,由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与晨报联合推出的首届“春暖牛首、放飞心愿”风筝节将在牛首山新景点桃花溪内举行。

风筝的由来和历史_风筝由来历史背景_风筝由来历史简介

西洋画中的清代雨花台风筝赛会

风筝的由来和历史_风筝由来历史简介_风筝由来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市民在雨花台放风筝

南京人放风筝习俗源于六朝

放风筝的习俗至少起源于战国时期,据《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另据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可见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制作风筝,而且还将风筝用于军事目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纸张的大规模应用,风筝的军用功能减弱,日渐成了民间的娱乐工具。

据《南京民俗志》记载,南京人放风筝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公元549年,南朝梁武帝萧衍被叛军侯景围困在南京台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正当彷徨无计之时,大臣羊侃突发奇想,建议把求援诏书捆在风筝上放出城外。后来因为风筝的高度不够,此计才没有成功。但此事说明当时在南京已经有放风筝的习俗。

在古代,人们没有能力抵御疾病和各种灾害的侵袭,于是产生了崇拜神灵、祈求天赐好运的心理。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把它放上天空,故意把线扯断,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可以带走一年中所遇到的“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祛难的目的。人们对放掉的风筝,则不可拾来重放,否则会沾上“晦气”,这种民俗,称之为“放断鹞”。这在曹雪芹《红楼梦》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庄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即有记述。文中写道,正值林黛玉、史湘云等在怡红院填柳絮词,众丫环见有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窗外的竹梢上。当紫鹃想把风筝拾起来时,探春阻止说:“……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古老的“放晦气”民俗,反映了先民们有趣的娱乐和朴素、善良的愿望。

明清之际南京风筝新、巧、奇

明清是风筝大发展的时期,明代颇负盛名的剧作家梁辰渔善扎风筝,尤以扎凤凰风筝闻名于世。据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记载,有一次他以“彩缯作凤凰,吹入云端,有异鸟百十拱之”。虽有夸饰之辞,但可见其制作的风筝格外精致、逼真。曾在南京出土的明天启年间(1621~1627)青花瓷瓶上,有一幅孩儿戏筝图,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晴空万里之时,竞相追逐嬉戏的场面,其中一个神气十足的孩子洋洋得意地手牵长线的风筝纵情奔驰。

清代,南京艺人所扎风筝式样不断翻新,愈扎愈巧。《金陵岁时记》载:“吾乡每岁届清明节,放风筝者麋集南京城外之雨花台……今人巧制不一,有龙、鲢、蝶、蟹、蜈蚣、金鱼、蜻蜒、蝉、鹰、燕、七星、八角、花篮、美人、灯笼、钟、板门、胡子、老双人诸名翱翔空际,宛转如生,复加响弦其上,足以极视听之娱。”风筝还可用以观赏、收藏。正如清末上元人张汝南的《江南好》词日:“江南好,最好是风筝。折蝶风前舒软翅,磨鹰之际转雄睛,绝技擅江城。”又文曰:“纸鸢俗呼风筝,翅软蝶可折叠而藏,磨鹰能旋转空中,不异真鹰。其它皆巧妙,独此两种尤佳。”可见,当时风筝制作工艺相当精巧,可张可折,可以放飞,可以收藏。

南郊祈福,南京人的风筝传统

每到清明节,老南京的风筝爱好者们都会聚集在城南雨花台、城东明故宫一起放风筝迎接清明节的到来。清明前后,正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因为此时有风,但又不似夏天般猛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到清明时节,青少年们就会三两结伴,带着自己精心扎制或从小商贩手中买来的风筝,赶到城头或者集中到南门外雨花台一带去放。地上牵线者熙攘奔走,天上各色风筝争奇斗艳,御风飘舞。众多观众仰头扬手,欢呼不断。有诗称赞当时的情景:“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上世纪30年代,南京市还在雨花台举行过多次全市性的风筝比赛,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老南京人放风筝,是蛮有讲究的,也有“放晦气”的习俗。从前还有一种说法:一年放风筝,只能放到清明这一天,清明后要是再放,就要被认为晦气了。现在的人已经没有这么多顾忌。

制作风筝的材料很多,南京人一般用细细的竹篾片扎成骨架,再糊上薄绵纸。常见的小型动物风筝有燕子、老鹰、蜈蚣、蝴蝶、鱼等,人物风筝则有熟悉的孙悟空、天女散花等。风筝上的图案有画上去的,也有印刷上去的。当时最常见的、最简单的风筝是“瓦片”,两根细竹片交叉,上面覆以纸张,后面再拖个尾巴。有的地方把“瓦片”称作“二百五”,大概是取其憨头憨脑、在空中左右摇摆之意。平常人家的小孩子都放这种简单类型的风筝。

南京制作风筝的技艺极高,不仅结构坚固、骨架轻盈、起飞平稳,而且形象逼真、造型优美、富有乡土气息。如今,在南京城南及夫子庙一带,还居住着许多风筝世家,他们所扎制的风筝自成流派,各有千秋,使得南京放风筝的民间游艺活动得以代代传沿。

民国旧闻:老南京南郊“斗风筝”

雨花台清明斗风筝是老南京(城南)和元宵赛灯、端午赛舟、中秋赛菊一样具有很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活动。这种清明“斗风筝”是南京民间行会自发组织的一种活动,由来已久,地点在雨花台北山,此丘今已不在。这个活动在清明前后持续一周左右。

风筝的由来和历史_风筝由来历史简介_风筝由来历史背景

风筝由来历史背景_风筝的由来和历史_风筝由来历史简介

风筝由来历史简介_风筝由来历史背景_风筝的由来和历史

参赛者带着形态各异的风筝合影

1936年安德门风筝比赛盛况空前

这一风俗始于何年不得而知,直到民国后依然盛行。1932年,南京已作为国民政府首都,市警察厅以“放风筝时打架斗殴经常发生”为由,提出禁止放风筝活动。另外,市电话局也以“有碍电线”为由,加以禁止。所以,南京清明放风筝活动间断了两年。

1934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推行新生活运动,大力推广“国术”“国艺”“国俗”“国风”活动,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的褚民谊(汪伪时期沦为令世人不齿的大汉奸)提倡文明斗风筝,通过政府组织的风筝赛会,使放风筝又重回南京的民俗活动中来。人们清明踏春郊游时,又能带着自己制作的各式风筝出行了。

1936年清明期间,南京安德门石子岗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风筝比赛。参赛者有100多人,分鱼虫鸟兽人物六组,观摩人数超过5万人。政府还聘请官员担任裁判,褚民谊亲任总评判。评定成绩后,另期给予奖励。另外,警力部署严密,在中华门进出口划分人行道和车马跑道,保证秩序井然。

旧时,行会会在这个期间组织行内同人,通过各商号自己制作的风筝同时亮相,以为本行业造势。各行业之间也会相约组织一次放风筝的活动,这是“显示”的机会。有时某区域的商会也会组织不同行业的“放风筝”。这种放飞的规模大、参赛人多,但多为展示性,少惊险刺激性。

“斗风筝”分“文斗”和“武斗”

南京的清明放风筝,又称“斗风筝”。“斗风筝”分“文斗”和“武斗”。

“文斗”又分“同类斗”和“异类斗”。同类斗又称“对斗”,是同样尺寸、外形、质地的传统款式的风筝在一起放飞,比升天的时间、高度、持续的时间、平稳度等,这种比赛多为行家比糊制风筝的本事和质量。“异类斗”又分“大中小”型,比的是风筝本身的造型、款式、创新、色彩、花样、动态、巧器、大小、长短、奇特等特色,以获得观者的喝彩和认可。

“武斗”是最精彩、最好看的。由于“武斗风筝”是以破坏对方风筝,如割断风筝绳或把风筝面戳破而“倒栽葱”达到让对方退出比赛为目的,因此很刺激,观众也兴奋,场上喊声不断、哨声迭起。这种比赛如果事先不商定好规则,比赛时常会闹事。高档的“斗风筝”都来自财大气粗训练有素的行业,比如城南的“救火会”和“汤池会”。一场精彩的斗风筝会成为夏天乘凉、冬天烤火、席前饭后、酒酣茶余久谈不倦、乐讲不疲的话题,甚至数年后还会被人提起。

“武斗风筝”不分级别,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最忌讳的是不守规矩前来捣蛋的二流子之类的人。因此,赛前一般都要和当地“管码头的”打好招呼,届时好管教个别“不识相的”。

“武斗风筝”需要特制,在风筝的有关部位明的要安插“刀、钩、刺、锯”之类武器,暗的要设置“机关”,利用触碰装置,弹射“巧器”,“破面断骨”。用得比较多的是在放绳某段用胶水粘上碎玻璃,通过接触对方放绳,用力拉扯摩擦达到断绳的目的。观看斗风筝时要随时保持警惕,知道逃避的方向,这种风筝一旦失去平衡旋转落地或断绳坠落速度非常快,而且着地点变幻莫测,一旦砸到人非常危险。尤其是大一点的风筝。

大风筝一旦飞上天,控制高度、保持飞姿是非常“较劲吃力”的活,需要有专人指挥,发出指令,让十几个人用同样的步距、频率前进、后退、左移、右撤。不消一会儿个个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因此动态中换人也是一绝,既要踩着步调,还要交换迅速。据说这个行当干得最好的是做白事杠房的。

1945年清明雨花台空中的较量

据时盛麟《民国故都剪影》记载,20世纪40年代,三山街净觉寺许多穆斯林经房建筑在日本侵华期间倾塌,里面有了大片空地,成了市民晨练场所。一些社会帮会也组织人手到这里来“对把子”(就是一道练功)。有一个外号“杨小辫子”的习武高手,据说也是帮会的人,待人谦和,且有气节。沦陷时期他就拒绝为日本人当差,虽也常在夫子庙露面,不过是抬头放风筝、低头斗蟋蟀的放荡,坊间曾流传他一则放风筝斗汉奸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清明节前后,只要天气晴好,雨花台上放风筝的场面很大:天空五彩缤纷,山野老少喧腾。当时伪政府要人、军界巨擘也常常夹在市民中间“与民同乐”。其中最显眼的是汪伪“外交部长”褚民谊。他是每年必到,到则威风十足。先占了北峰最好的地势,让手下人拉开长达上百节的龙头蜈蚣,风筝线都是细麻绳。为怕风大,把风筝与人一道拽走,先打一个绕线的桩。十几个人奔忙一阵,把这么长的风筝放起来,褚民谊不过是在风平时拉拉线而已。他也乐意别人在他旁边放风筝,为的是能衬托他这位“部长”的风筝鹤立鸡群,不同一般。

1945年清明,褚民谊的风筝刚上天,旁边不远处也升起一个大风筝来。那是一只杂色斑斓的大虎头,对径足有丈把。风筝放得挺高,线上绷的劲也足,放风筝的人只单手拉绳,并没有打什么线桩。褚民谊先是惊奇,接着又激起了好胜心,硬要手下人把长蜈蚣打近那只虎头,意在让人比较出他的风筝更气派。正在此时,放虎头风筝的汉子手肘抖了几下,虎头打起“招”来,在天空划着圆圈,一圈比一圈大,一圈比一圈快,终致和长蜈蚣相撞演出了一场空中“龙虎斗”。大虎头几个“招”一打,百尺来长的龙头蜈蚣被撞成好几节,纷纷飘落下来。满山的人一片叫好。显然大家赞好,并不仅为这场“龙虎斗”,还隐含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放虎头风筝的据说就是杨小辫子。他存心要“刷”一下这个大汉奸的“色”(“刷色”是南京话,使其难看、丢脸的意思)。虎头前方事先就绑着锋利的刀片,龙头蜈蚣风筝怎是它的对手?那天褚民谊虽然十分气恼,却没有发作,反而强作大笑。可能这和当时日寇败局已定、汪伪政权有丧家之虑有关。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宋德生 郝建荣 整理

上一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一篇: 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