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鲜红的党旗和金黄色的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旗多次出现在建党等题材的纪念邮票中,和党徽一起在方寸之间熠熠生辉、高高飘扬。
党的十四大是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改革·改革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1992年2月20日,江泽民主持召开十四大报告起草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党的十四大报告通篇要体现小平同志年初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很好地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认真规划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为1989人、特邀代表为46人,代表全国5100多万党员。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了《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讲话。江泽民讲了他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认识和召开十四大的准备工作。对改革经济体制问题,他介绍了当时的几种建议: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要求大家在充分讨论后选择一种。他还亮出他的看法,倾向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最后需要通过十四大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后表决通过。
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贡献,认为“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据此,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货币金融、财政税收,还包括国家计划,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离不开国家宏观计划的指导。宏观调控本身就是广义的国家计划调控。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有很丰富的内容,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的内容,也包含“有计划”的内容。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确立社会主义目标·奋斗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大会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现在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是加快发展的好时机。大会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作出调整,把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8%至9%;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要求,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
二是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三是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大会报告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胡锦涛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常务工作)。图为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合影。
大会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协助党中央为维护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历史性功绩,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历史上的今天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1998年8月4日,由教育部和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及其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向筹资设立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全面启动。作为奖励计划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内容包括建立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设立“长江学者成就奖”。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实施办法,教育部将在3至5年内在全国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中设置300至500个特聘教授岗位,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必须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学术上达到或最有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或者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处于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新兴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职责为: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本期党史人物学习
高成山,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22年生,河北易县人。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八路军,历任通信员、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连长等职。
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6连连长。1951年10月19日,奉命率全连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16日晨,敌军在4架飞机、数十门火炮的火力掩护下,先后以2个团的兵力轮番攻击。
当第5班阵地将被敌军突破时,他立即组织反击,打退了敌人进攻。5班班长、共产党员郭德志在反击战中壮烈牺牲,当他双臂负伤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的时候,仍高喊着:“打得烂共产党员的肉,也打不烂共产党员的骨头。”当连队被敌炮火封锁,三面受围时,他指挥分队向高地两侧出击,争取了主动,先后组织7次反击,使敌军始终无法接近阵地。全连浴血奋战,坚守阵地5天4夜,打退敌人百余次进攻,毙伤敌1800余人,创造了阻击作战的范例。在全连严重伤亡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组织所剩5人继续顽强坚守,最后英勇牺牲,时年29岁。
1906年生,四川南充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曾赴西安协助周恩来工作。同年起任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在主持抗大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毛泽东制定的办学方针,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为各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军政干部。
1951年10月15日夜,志愿军第六十八军二〇四师六一二团二营六连连长高成山接到上级命令,率全连坚守平安南道金化郡的938.2高地。
938.2高地与东线制高点鱼隐山紧密相连,是志愿军防线上的一个重要阵地。敌人妄想拿下938.2高地后顺势攻占鱼隐山,从而直取元山。为此,“联合国军”在这仅有1平方公里的高地附近,集结了两个团的兵力,配置了数十门大炮。团首长之所以将守住938.2高地的重任交给六连,是因为该连是全团的模范连,河北易县籍的高成山更是曾多次立功的英雄连长。
高成山率全连到达938.2高地后,就与连排干部们经过,周密部署了全连的火力与兵力配置,对战斗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制定了预案。拂晓前,高成山来到前沿阵地,细心地叮嘱战士们:哪个地方需要用伪装迷惑敌人,哪里的工事需要修补一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火力,哪里需要增设一个单人掩体……当高成山来到四班阵地时,敌人开始了大举攻击。有的战士一看黑压压的敌人正在逼近,沉不住气了,急着要开火。高成山要求战士们一定要把敌人放近了再打,不要提前暴露火力点。
当敌人冲到只有30米远了,高成山一声令下:“打!”战士们甩出一排手榴弹,炸得敌人鬼哭狼嚎。但后面的敌人不断涌上来,攻势极为凶猛。高成山首长命令机枪手孙金榜干掉敌人的重火器,接着又要他瞄准敌人的指挥官打。孙金榜打出一梭子弹,击毙了敌指挥官,剩下的敌人纷纷溃退。在这一天的激战中,六连指战员打退了敌人的七次冲击,毙敌140多名。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第二天一大早,敌人出动了十多架飞机,在938.2高地上空砸下大量凝固汽油弹、重磅炸弹,数十门大炮将雨点般的炮弹倾泻到六连阵地上。整个高地上硝烟弥漫、尘土蔽日,原本繁密的松林被炮火焚烧成一段段的焦炭。战士们的脸上、身上都被烟尘熏得漆黑一团。此后的战斗越来越残酷了,各班阵地上不断遭到敌人的强攻。哪里枪声最激烈,高成山就出现在那里,指挥战士们一一击退敌人。
20日清晨,高成山命令各班排都撤回到938.2高地主峰。他明白,现在已经到了收拢拳头的时候了,必须集中兵力对抗敌人的狂攻。虽然这时全连只剩下37人了,但他们都下定了决心:为了完成战斗任务,哪怕拼到只剩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牢牢守住阵地!
天亮时,敌人集结在938.2高地下面,一口气轰出1000多发炮弹,把整个高地几乎削去两米多。接着,他们又把两个团的残部拼凑起来,全力向主峰冲击。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傍晚,高成山带领将士们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将近黄昏时,敌人又开始向高地猛扑。卫生员、理发员也纷纷拿起武器奋勇杀敌。大部分战士子弹打光了,只能用铁锹和拳头跟敌人拼死搏斗……
高成山看到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而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他既愤怒又悲痛,飞速向无人守卫的重机枪阵地奔去,准备狠击敌人。然而就在此时,高成山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这位年仅29岁的英雄连长就此壮烈牺牲!战士们悲愤万分,怒吼着冲向敌群,随后又跟着刚刚冲上来的增援部队,一起将敌人全部击退。
在这五天四夜的血战当中,高成山率领六连将士创造了一个战场上的奇迹:他们以区区一个连、共百余人的兵力,挡住了美韩联军两个团、40多架次飞机的无数次进攻,并让他们付出损失1800余人的惨重代价!时至今日,高成山率六连创造的这一战绩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也因此被誉为“最牛志愿军连长”。
1952年11月25日,志愿军总部给高成山烈士追记特等功,追“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热烈庆祝建党100周年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5年
来源|花园电厂
制作|黄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