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距今4000多年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距今4000多年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距今4000多年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的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这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一次地震。资料图回顾中国有记载的地震历史

地震历史数据_历史上最大的地震_地震的历史记录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的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这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一次地震。资料图

回顾中国有记载的地震历史,至今已有4000多年之久。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是什么时候?历史上伤亡最大的地震是哪一次?古代关于地震的科学文章又是出自谁人之手?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距今4000多年

据统计,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量的90%以上,释放的能量占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95%。而中国正好处于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活跃和强烈的国家之一。由于中国历代都有修史传统,因而中国也成了世界上地震史料最为丰富的国家。

先秦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基于原始传说、自然崇拜,掺杂着自然与超自然等种种因素。“震”的本意指霹雳,源于雷电。春天河蚌开口之时称为“辰”,在“辰”字的上半部再增加“雨”字,就组成“震”。如《周易·说卦传》所说,“震为雷,为龙。”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并有延续4000多年的地震记载历史。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5级及以上地震2097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有记载以来的8级及以上地震共有18次。

中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书中记载了发生于公元前1831年、公元前1767年和公元前1189年的鲁、豫、陕等地的地震。书中提到“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氏来朝”。帝指舜帝,夏后指大禹,大禹征三苗的时间,在帝舜三十五年。通鉴外记注引随巢子《汲冢纪年》云: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宋朝李昉《太平御览》引此云: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

帝舜时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这是我国有文字可考最早的地震记录。

据专家统计,随着中国历史年代的变化,地震的次数、年均地震次数和占总地震的比例,都是有差异的。明朝(1368年)之前,地震记录相对比较少,明清两朝,每年记录一两次左右,但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地震记录猛增。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使得中国地震记录的区域空间也随之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发达,人类对地震的观测和记录也更为频繁和准确。

史上最严重地震 死亡83万人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夜间,在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这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一次地震。

现代科学家根据史料记载推断,此次地震强度为8.0-8.3级,烈度为11度。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载:地震发生时,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同时发生地震。渭南、蒲州等地震时:“(震)声如雷,鸡犬鸣吠。”受地震影响,黄河、渭水因河道壅塞,河水上涨泛滥,华山、终南山“山鸣”。地震后,渭南城门陷入地中,华州城墙全部倒塌,潼关、蒲坂两地城墙全部塌陷。至于民居、官舍更是成为一片废墟。

因为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子夜时分,加之当地居民大多居住在窑洞,伤亡惨重。关于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数,有姓名记载的83万多,不知名的死者及未经奏报的死者更是不计其数。大体上,潼关、蒲坂的死亡人数约为当地人数的十分之七,同州、华州为十分之六,渭南为十分之五,临潼为十分之四,陕西省城为十分之三。其他州县因位置不同,死亡人数也不同。

地震时,有许多人家全家同时遇难。如居民米仲良全家85人同时遇难,居民陈朝元全家119人同时遇难。其他全家死亡人数达百人的尚有许多。死者中还有一些朝廷官员,如致仕南兵部尚书韩邦奇、南光禄卿马理、郎中薛祖学、御史杨九泽等。韩邦奇在地震时掉入火炕灶中,被烧成灰烬; 薛祖学在地震时落入一丈多深的水穴被淹死; 马理被深深地埋入土窟……

尽管,西方历史学家对此次地震的死亡数字抱有怀疑,经其重新核算后认为,死亡人数应该是73万人。但不论是83万还是73万,都改变不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的事实。

古代水平最高的地震文章或出自康熙

经考证,中国水平最高的地震文章或许不是出自科学家之手,而是出自康熙皇帝。

顺治康熙两朝,发生过3次8级以上地震,1679年的三河-平谷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首都区域内的8级地震,当时死亡5万人,故宫被损。随后康熙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和赈灾措施。

当时,西方的天文、数理等科学知识逐渐传入,任钦天监监务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曾向康熙教授过西方科学,康熙又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阅览了名家学者的地震观点,形成了一套自己对地震的看法。他从科学的角度对大地震做出解释,否定了“天人感应”,坚决反对有人利用“天人感应”的邪说破坏社会稳定,还研读了一些国外学者的“气动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地震理论。

在康熙去世前的一年,他还写出了具有新思想的科学文章《地震》,很多观点与现代地震学符合。

比如,具有了震中的意识:“适当其始发处,甚至落瓦倒垣,裂地败宇。而方幅之内,递以近远而差。”察觉到了震源和波动作用:“其发始于一处,旁及四隅。凡在东西南北者,皆知其所自也。”解释了地下水的变化:“至于涌泉溢水,此皆地中所有,随此气而出耳。”发现了震源深浅会有不同影响:“深则震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虽大,而所及者近。广者千里而遥,近者百十里而止。”等等。

对地震从原始自然的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科学探索,中国人走过了4000年。从古人一次次记录下的地震灾难,到现在形成的基于科学观念的预测预报、抗震救灾应对体系,关于地震,我们依旧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综合自天气网、《羊城晚报》、“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等)

上一篇: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法科”建设
下一篇: 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八个深刻把握”,达到“五个成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