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月13日,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来自60多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李全喜表示,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取向、基本理念、基本思路、突破重点、制度保障、主体力量、国际合作等重大现实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形象表达,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美丽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大规定性之一,并且写进了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理念。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解保军认为,这是我们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把握,并在理论层面上回应了人民群众需要的新变化,极大拓展了“人的需要理论”的研究视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作为一种绿色政治哲学或环境社会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表征,是逐渐确立的一系列基础性概念或范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认为,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就是这种基础性范畴,需要进一步深入阐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海红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把生产力的质的发展纳入生产力发展目标机制和评价机制,确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观。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要求人类在生产和创造物质资料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交换,在提升生产力的质性发展中推进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促进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化,寻求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可能路径。
探索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娟表示,绿色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活的新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与绿色物质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文化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与绿色精神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与绿色社会生活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日渐完善需要通过全面深化、不断进行的制度改革来实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火生表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进程可以划分前后两个半程。前半程已经开始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入,呈现出全面性、宽领域、深入化、法治化等特征;后半程将继续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勇于和善于破除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和利益藩篱,突出可操作性和执行力,从而取得决定性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教授闫晓贤表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人”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事业中最广大、最根本的利益主体。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加快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