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证指数收在3005点,媒体惊呼“3000点保卫战再次打响”!
可惜市场丝毫不给面子,第二天毫无悬念地跌破了3000点。
“3000点保卫战”是个伪命题,因为历史上一共52次跌破了这个点位,说明3000点仅仅是个整数关口,而非重要支撑位。
其中,有四次发生在2020年7月22日上证指数编制方法修改之后。
当时,有很多专家认为:大盘长期不涨,多年徘徊在3000点附近,与上证指数编制方法有关,也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这个观点就像拉不出屎怪茅坑!
上交所倒也“从善如流”,对上证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修改,主要内容有:
1、剔除ST股
一只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肯定是利空消息,股价大概率会下跌。将ST股剔除,可以减少其下跌给指数带来的负面影响。
2、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
新股一上市就会遭到爆炒,炒完后进步入漫漫熊途,股价被腰斩。
原先的编制方法是,新股从上市后的第十一个交易日起计入上交所各种指数,包括上证指数。
按照这个编制方法,新股被爆炒的这一段大概率不会计入指数,而随后的长期阴跌将被计入指数。
因此,将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可以消除这一负面影响。
3、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
也不是所有新股都是从上市后满一年才计入指数,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就计入指数。
这个口子看上去是专门为蚂蚁金服留的,希望蚂蚁金服上市后能够带动上证指数上涨。
但随着蚂蚁金服IPO被叫停,这条规则迄今还没有用过。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应该涵盖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而不应挑三拣四;否则综合指数变成了成分指数,上证指数也就失去了意义。
可以说,上交所在专业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将能够消除的负面影响都消除了。
经过这次修改,上证指数轻装上阵,终于在2021年2月18日创下了股灾后的最高点3731。
但也要考虑到基金的火爆,给市场提供了日均过万亿的成交额。
上一轮大牛市,日均万亿的成交额就能将上证指数推升至5000点以上,而这次最高也仅仅达到了3700多点,主要原因就是扩容。
2022年4月25日,在多重利空的打击下,上证指数在修改编制方法后第一次跌破了3000点,最低跌至2863。
四季度,又三次跌破3000点,最低跌至2885。
与上证指数修改编制方法前相比,现在的3000点可能还不如以往的2800、甚至2600,有很大比例的股票低于去年4月的低点2863;而在去年4月的低点2863时,又有很多股票的股价低于2019年1月4日的2440低点。
以上表格显示:2021年2月5日,在上证指数还在3500点附近时,已经有1830只股票的股价低于2440点,占比52%。
现在跌破3000点了,相应的比例肯定更高!
这次跌破3000点,与以前若干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前面提到,3000点只是一个整数关口,心理上可能有点作用,但技术意义不大。
有可比性的就是去年4月跌至2863的那次,有两点不同:
1、这次跌破3000点几乎没什么利空,还有若干“利好”。
当然,这些利好是被媒体解读为的利好,市场并不认可。
这说明股市下跌的主因是内生的,而不是外部环境造成的。
2、这次跌破3000点没有恐慌情绪,10%以上跌幅的股票才20多只,不像上次的千股跌停。
这说明一方面还没跌到位;另一方面说明很多股民已经用脚投票不玩了,造成A股失去流动性,下跌也砸不出恐慌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