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中玲子经营的夜东京开在进贤路,进贤路在茂名南路和陕西南路中间,东南端是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的第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是董竹君。
中国至少有两位伟大的女士在世于1900年至1999年,一位是作家冰心女士、另一位是酒店业董竹君女士。董竹君是近代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董竹君祖籍江苏省海门市东灶港,本姓东,出生贫寒,6岁求读于私塾,14岁因家境所迫沦为歌女,期间巧遇革命志士夏之时(时任四川督军)而跳出火海,东渡日本求学。她在封建制度下,敢于抗争,冲破封建束缚,争得女权,在上海独立创业,先后创办锦江川菜馆、锦江茶室等一系列实业。抗战时与重要领导人、郭沫若等交往甚多。
董竹君任锦江饭店首席董事长兼总经理,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她爱国敬业,奋斗一生,为后人所敬仰。她的一生曾被拍成了31集电视连续剧《世纪人生》,自传著有《我的一个世纪》和日文版《大河奔流》。
(上面照片是赵焕焱参加新亚集团1995年工作会议)
锦江饭店是一家花园式饭店,原有506间客房和套房,现在是434间客房和2套总统套房,分散于3幢建筑中,可俯瞰窗外1万平方米的花园。
1925年,新沙逊洋行组建的华懋地产公司在此兴建了华懋公寓,俗称“13层楼”,就是现在锦江饭店的北楼。英国歌特式建筑,高13层,现在融合了20世纪20年代的优秀建筑和80年代的装饰风格,蟹脚扶梯、铜门铁饰、电梯厅别致的楼层指示钟等等,经历70多年风雨,依旧散发出经典完美的气质。锦北楼有客房195间,层高超过3米,阳光透过别致的木格窗框,照在屋内持重经典的家具,金色余辉中感受着温暖悠长的美好时光。
1934年,新沙逊洋行考虑到13层楼牟利不小,又斥巨资在南面空地上建起一座18层的公寓楼,高纳公寓、格林文纳公寓、峻岭公寓、茂名公寓,指的都是这18层楼,也就是如今的锦江饭店中楼(又称贵宾楼)。贵宾楼外型以中部最高逐步朝两侧跌落,横竖线条相交清晰,主楼高18层,东西两侧高13层。大堂走廊连续几何图形的装饰豪华雅致,每个角落尽头都能感受到昔日的情调和风韵。一梯两户但足够宽敞的电梯厅随时迎候着尊贵客人的到来。贵宾楼中条拥有各式中西套房31套,所有套房均配有厨房,使长住客人更方便生活。露天的阳台、落地的玻璃窗外花园景色尽收眼底。饭店还向贵宾楼客人提供特别的私人管家式服务。东西两条的公寓套房共42套,面积均在140至380平米之间。长期居住着各国领馆大使、国外驻中国公司CEO等尊贵客人,个性化的装修、管家式的服务使这里成为名流政要聚集的高档住所。
锦江小礼堂解放前曾经是洋人安诺德兄弟住过的小洋楼。安诺德兄弟的安利洋行曾经在上海滩一领风骚,兄弟俩还相继被选为工部局董事,买下这块地皮后,他们就盖起了小洋楼。后来由于经营不善,他们把这块黄金地皮抵押给了新沙逊洋行还债,后来再也无力赎回,卖给了沙逊。
1949年,锦江饭店土地收归国有,沙逊逃离上海,整幢13层楼被他用来抵了地价税。
1951年,上海市政府接管了13层楼,连同民主人士董竹君女士的锦江川菜馆、锦江茶室一起,改建成为上海第一个国宾馆,即锦江饭店,董竹君任锦江饭店首席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海锦江饭店曾接待过尼克松、蓬皮杜、里根、田中角荣、撒切尔夫人、铁托等400多位国家元首和嘉宾。
1959年初,国家领导人亲自指示、审定,上海市领导组织,上海的能工巧匠施工,锦江人一砖一瓦搬运,小礼堂21天建成。从北京赶到上海检查验收的国家领导对锦江饭店当时的总经理任百尊说:“不错嘛,这样短的时间能盖起来,布置得很好,说明‘锦江’魄力大,任老板有组织才干。”
1959年3月,国家领导人指示下,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国家及各省的省委第一书记共200 多人出席了会议。当时正是自然灾害时期,国家领导人主动提出不吃猪肉,以素代荤,锦江饭店的食谱每天翻新,但都是素食。国家领导人对锦江小礼堂十分满意,后来到上海多次在锦江饭店居住和办公。
1972年2月28日下午4时,锦江小礼堂见证了中美关系的这一历史性转变,《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在这里签署。
1984年,上海锦江集团、东湖集团、华亭集团、新亚集团设立。
1999年,锦江集团与上海华亭集团合并。2003年6月9日,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新亚(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资产重组后,成立了新的锦江国际集团。
1997年4月,小礼堂改建,1998年10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从原来的1200平方米扩大到10960 平方米,几乎是原来的9倍。
2005年6月8日,锦楠楼装修营业,整栋为行政楼,共5层,有行政客房208间。大堂迎面是落地的书架和舒适的沙发,环视左右是前台、商务中心和大堂咖啡厅,隔断的图案沿用了锦北楼装饰风格,大堂尽头是百事丽餐厅,无论在哪个位置透过落地玻璃窗都能看到室外的草坪。
(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发表于2024年1月17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