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ODI记者组采访了许多BMW的新三系,也就是E90的320 6MT,而且这些车都改装得非常不错,所以笔者在此也要小书一下这个系列的历史车型,毕竟在汽车改装的历史中,宝马的三系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或者可以大胆地评价,欧系车中如果没有了BMW三系,那欧洲的改装文化也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繁荣。
BMW三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的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当时的BMW为了更好地将种类繁多的车型进行市场细分,于是便开始引入以系列方式进行车型定位,为续1600车型的热卖,推出了1600-2紧凑型双门跑车。BMW1600-2被广泛认知为宝马三系的始祖,并细分有1600-2Cabriolet(敞蓬车)、1600-2ti等等共14个车型。
图:BMW1600-2(双门跑车)。
图:基于1600-2开发的敞篷跑车1600-2 Cabriolet。
由于后来1600出口美国时,1.6L的双化油器引擎遇到了当地排放问题,由此,1966年诞生了BMW2002,搭载的2L引擎轻易通过美国的排放法规,2002同样细分了多个车型,包括有2002ti、2002TURBO在内。其实2002车型在1968-1976生产期间经历了三次变化,细改车身的尾灯、保险杠等项目。
图:拉力赛场上的2002。
图:保险杠和车身侧边上的红蓝相间颜色能让你联想起今天BMW的M Power吧?赛场上屡获殊荣的2002TURBO,车头一排奖杯无疑是最有力的获奖佐证。但由于2L的排量并有涡轮加持,令到动力空前强劲,以致涉及到了安全驾驶问题,之限量生产不到2000辆,而且仅有左方向版本提供。
图:当今赛车游戏中同样有2002 TURBO车型的录入,可见其在近代赛车届中的影响力。
1975年,是“近代”三系领头羊E21(第一代三系)的诞生。E21继承了BMW 2002跑车的大部分造型,打造了一颗更强劲的2公升引擎,其他操控性能在第一代三系身上也得以增强。E21采用前置后驱方式的布置,只有双门版,并有convertible(敞篷)与coupe之别。作为一款定位为BMW入门级别的房车,为乘坐舒适与燃油的经济性作出了妥协,而不失操控性能。在欧洲,E21旗下有:315、316、318、320、320i以及323i;与此同时,面向全球发售仅有320i车型,但此时的“i”却是形同虚设,因为排气量有1.8L与2.0L之分,而且均采用直四设计。
图:80年代的港产片(香港电影)中还能经常见到BMW E21的身影,但引擎盖略向前俯瞰(倾斜的进气格栅)、异常凶猛的车头造型却自此成了绝唱,之后推出的每款都比较具亲和力(进气格栅竖立设计)。单边双头灯设计也渐渐开始与双肾中网一样成为其家族特征之一。
图:凭着一副编号为M20B23直列六缸引擎的323i,当仁不让成坐上E21时代的强者宝座,最大功率达到143匹。尽管这个马力数字在今天不起眼,当时可是代表了一种骄傲。
图:著名的宝马改装商之一ALPINA老早已经推出相应的改装厂车,名为C1 2.3。
后来依靠315车型生产至1984年,第二代BMW三系(代号为E30)推出。E30车型种类保留了E21时代的两种双门分类,再加多了四门房车()和四门旅行版;在车型细分上更多了318is、320is、325ix、324d(柴油)、324td(柴油+TURBO)、325e、325es、333i等一批新车型。由于四门房车的方便实用性,还得益于直6引擎,即使起始价钱贵了将近一倍,E30还是很受追捧,因为安全方面配备了ABS以及安全气囊。
图:E30 Coupe。
图:出口到南非国家特有的权利,搭载3.2L代号为M30引擎的333i,采用直列六缸引擎,最大功率197匹,直逼E30时代王者:欧版M3EVO(2.5L直四机器215匹)。
BMW运动部门M Power打造的M3比E30早期车型迟了四年之久,但车迷们并没有失望,以一副强横的引擎搭配相对紧凑的车身,引擎引入德国BOSCH(博世)燃油喷射,M3在赛场上锋芒毕露。后期M3在欧洲推出EVO版本,排气量2.5公升的S14引擎只是直列四缸布置,但功率上至215匹,乃是E30时代顶峰之作,甚为凶猛。
同样特殊身份的还有325ix,或者“x”可以与今天联系起来是宝马X(越野)系列,配备了四轮驱动系统,1986年在欧洲市场推出后,并于1988年推向北美市场。325ix的市场主要针对北美以及加拿大等常年雪地地区。
图:轻松驰骋于雪山地带的325ix。
尽管E30还有部分市场支撑至1994年,E36(第三代)在1991年已经开始生产销售,直到二十世纪末。第三代从外型上与第二代最明显区别是车头,采用“海豚”的设计概念,使得微弯的引擎盖较为斯文同时更富有现代化设计。在迎合当今现代化的车身设计线条,降低了风阻系数自然也为车厢内的行车噪音控制有帮助。侧面安全气囊、TCS(车辆牵引力控制系统)、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以及全新的悬挂系统设定等前沿科技也引领BMW始终走在全球汽车前列。
图:极具梦幻完美角度的E36。从E36开始大灯多了防护罩,包括天使眼也成为了BMW三系显著特征之一。
发展至第三代的E36已经将看家本领直六引擎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此代后期欧版M3上使用的那具S50B32的3.2L直六机器更是达到可怕的321匹。
图:E36 M3 CLS(超轻量化)。M3 CLS专为赛道而生的车种,为得到更轻盈的车身,冷气也取消了。
图:E36 318is Coupe。
图:E36。
1998年,第四代3系列宝马(E46)诞生,此时,在宝马车系中是最畅销的,全球范围内每售出10辆BMW汽车就有6辆是三系。E46增加了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以及进气系统改良,后期E46更是可选配感应式雨刮、自动感应前大灯,甚至是可以选配发展已相当成熟的SMG(六前速顺序换档手波)等赛车专用装备。最后值得一提是,E46作为国产华晨宝马伊始,国内路上跑的也相对较多。
图:330Ci(双门敞篷跑车)。
图:E46 M3。
自从E36 M3创造出321匹的超大马力后,新一代E46 M3惟有注入“Drive By Wire”科技,并将原本S50B32引擎缸径扩大了0.6mm,使引擎总排气量达到3.245cc;将凸轮轴皮带带动换成链条带动,凸轮轴并采用中空偷轻设计;更换了Siemens引擎管理系统控制改良后的Double VANOS系统;运用M5上的V8引擎技术,使用了ETBC独立电子油门……使之在7900rpm时发出343匹之马力,成为再度创造神话的直六机器S54B32。
图:在2005年澳门格兰披治大赛上WTCC房车赛,派奥大战前三届冠军许士文。
事隔7年多,最新一代三系(第五代)E90正式推出市场。刚开始人们对新三系褒贬不一,因为前脸造型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但无可否认的是最新的E90拥有近乎完美的车身线条,突显更为前卫的造型,并把运动与豪华典雅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全新一代三系共分有四个编号:四门房车E90、旅行版E91、双门硬顶跑车E92、双门开篷跑车则是E93。
图:五代三系近乎完美的线条,从以前的菱角分明延伸到目前流行的流线型车身,格外饱满耐看。
图:代号为E91的旅行版。E91也有325Xi、330Xi以及330Xd(柴油版)之分,即带有四轮驱动,可以征服一定程度上的野外郊游。
图:335i(E92)。在第五代三系这个年头,搭载了双turbo的3.0L直六引擎(N54)被称之为335型号,其中汽油机最终能达成300 匹马力输出,而柴油版最大马力也有286匹之普。
图:E93 335Ci(双门敞篷跑车)。
图:KERSCHER着装320(E90)。
势头如此凶猛,当然少不了全新一代M3,不过按照分类,M3同样细分有E90、E92和E93,其中E90是宝马首次在M3家族上增加的四门房车版本。一方面由于BMW之前研发的S54B32直六引擎已经是几乎到达颠峰境界;另一方面,AUDIRS4等正面对手已使用4.2排量V8机器,所以惟有增大排量来直面对手才是新一代M3的正确发展方向。全新四门M3搭载与M3Coupe(E92)相同的4.0LV8布置自然吸气引擎:S65B40,最大马力420匹/8300rpm,最大扭力40.8Kgm/3900rpm,0-100km/h加速5.0S,比起带quattro四驱系统的RS4梢逊0.2S。四门M3传动系统暂时只有六前速手波,并将在稍后提供M-DCT双离合手自一体波箱选择。
图:4.0L V8引擎。
图:刚发布不久的E90 M3。
图:M3 coupe E92(双门硬顶跑车),而M3 E93(双门敞篷版)将于明年发布。
早在2005年第61届法兰克福车展上,BMW展示了限量赛车版320si,全球仅有2600台,并于次年的WTCC以及其他多项赛事上参赛。320si由BMW Motorsport开发,将平平无其的2.0排量直四机器“镶金带银”打造至能爆发出275匹之马力;并使用了更高效的空气动力套件,车身长度比2005年WTCC赛车加长45mm ,宽了36mm。赛场上几乎出现难逢敌手的场面,理所当然地,320si被多个国家车队所采用,并夺得娇人成绩。
图:性能超群的320si。(图为2006年澳门举办WTCC上BMW车队派奥驾驶的战车)。
图:五世同堂(从左到右:E21、E30、E36、E46、E90)。
综观BMW三系的历史,其实就是世界赛车历史的一部分,而且BMW三系的是优秀的赛车历史,对整个车坛的影响力不少。几十年来,BMW三系以相对紧凑的车身布局造就优异的操控性能,也从一定程度上的坚持把直列六缸引擎技术和前置引擎后轮驱动的底盘布局在全球汽车业界发扬光大。三系是BMW多个车系中最“年轻”的一个,包括新技术的运用较迅速、更新换代时间较短、针对客户群较年轻。而从目前所得到消息以及综合当前BMW动向,往后的BMW三系有可能在增压机器方面继续下功夫,我们将更加期待那天的到来。
最后,以一组比赛中的BMW三系雄姿来结束这个三系历史的话题探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