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及“强富美高”新南京和“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投身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社保障改善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助力发展的作用更加彰显,人社公共管理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企业、人才等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一、以突出就业是最大民生为重点,促进城乡劳动者在“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中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全面强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就业创业并重,着力扩大就业总量,拓展就业创业空间,促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实施紫金山英才宁聚计划,面向青年大学生等人才支持在宁就业创业,做强“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品牌。到2025年,全市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突破10万家。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善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服务,明确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劳动用工、就业服务、权益保障办法。探索“共享用工”新模式,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帮助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促进新岗位新就业空间与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相得益彰。健全职业能力培训体系。完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政策,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强链补链急需人才,鼓励高校、培训机构对接开发开设专业和课程,有针对性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20万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50万人以上,培育自主创业者15万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低位运行。
二、以突出完善社保体系为重点,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社保政策和运行机制,持续实现社会基本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十四五”时期,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统筹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年金制度,规范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稳步落实国家渐进式调整退休年龄方案和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职工遗属待遇制度。实行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领取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禁捕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服务,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和禁捕退捕渔民长远生计。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深化失业保险支持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实现工伤保险“三位一体”制度建设均衡发展。
三、以突出构建更加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为确保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创新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三方机制向街道、园区等延伸,扩大覆盖面。稳妥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提高集体协商实效性。推动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不断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覆盖范围。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健全工资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引导企业工资合理有序分配,体现向一线职工和技能人才倾斜的分配导向。打造“智慧仲裁”服务模式,建立多方联动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预防调处机制,提高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能力,提升执法维权效能。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构建集“监测预警、用工指导、矛盾调处、应急指挥、和谐创建、信用奖惩”一体的劳动关系监测预警处置指挥平台,更加科学智慧的动态发现和跟进处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深化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建设,规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欠薪“黑名单”管理,形成治理有效机制,持续跟进实现基本无欠薪目标。
四、以突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人社服务平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构建集约高效的人社服务管理制度体系,动态调整人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开发、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用好全国、全省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服务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在线办理。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推进人社政务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全力推动跨系统跨部门协同联办,全面拓展方便群众的“一件事”办理范围。加快发行第三代社保卡,建成不少于600个第三代社保卡快速制发卡网点,同步推进实体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五、以突出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为重点,为立足南京推动长三角、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做出人社贡献。紧扣 “高质量” “一体化”推动跨区域人社工作协同发展。围绕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城市间自由流动、稳定就业,加强合作交流,加快构建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长三角、都市圈网上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就创业政策、招聘信息、岗位信息、重大活动等互通共享。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大学生为主体打造人才一体化协调发展平台。探索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联盟,协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建设,探索建立“红黑名单”互通机制。全面推行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线上办理,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建立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异地委托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统一的认定标准,提升区域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水平。构建区域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协调处理平台,实现“一点投诉、联动处理”。打造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合作平台,加强跨地区文书送达、案件移送、异地协查、异地调解等合作,对重大集体争议案件强化协同处置,有效保障异地就业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