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马克思在阐述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关系时指出,社会生活有三个方面: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这里从马克思的需要层次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结构性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新的需要的产生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美好生活的需要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个性化差异的满足,个体的充分自由的选择,价值观的多元要求,以及人的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被提上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在家庭的温馨与和睦中享受美好生活,养老问题的更好解决,实现美好生活,子女教育的无限期盼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马克思在阐述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关系时指出,社会生活有三个方面: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两种关系中。一定的生产方式始终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和社会阶段相联系。“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注]。这里从马克思的需要层次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一、从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是:目前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量变质变规律看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人们在社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开始了物质生产,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生活的生产,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开始了新的需要的产生,即人们的精神生活等等的需要,马克思称之为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增长,但社会生产相对落后,很难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整个社会物质相对不足,人们追求温饱的满足,社会生产基本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的问题,但不敢说富裕,人们的工资基本用于解决温饱后所剩无几,随着温饱的解决,社会进入总体小康阶段,在2020年即将建成小康。这一变化,说明人们从物质的基本需求发展到物质的相对丰富,以及物质的较好选择,人们的文化生活也相应的提高和丰富,人们的新的需要不断产生,开始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的美好需要。这就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矛盾。
虽然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发展,但社会的物质生产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发展还不充分,社会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说明中国的社会状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从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法看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人民的需要已经走出了纯物质层面”“这是一个符合当今中国现实的精准判断”
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较低层次上升为较高层次,从对“物质文化”的基本需要提升为对“美好生活”的全面需要;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由较低阶段上升为较高阶段,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生产力状况,由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水平转化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状态。这种不平衡从地域看表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沿海与内地的不平衡,区域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社会发展看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平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不高,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文化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生态环境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长期处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使得中国资源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法制不健全、生态投资不足,使得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3.从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思维看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经济总量上去了,已经达到了8000亿美元,但结构问题越来越重要,结构性调整,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仍然很重。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包括推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城乡结构的不断优化;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减少要素市场扭曲,解决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房地产、股市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二、从新的需要的产生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衣、食、住、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以后,人们开启了新的需要的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民的需要已经走出了纯物质层面”,进入了美好生活的需求,物质需求的变化,必然引发价值观念的变化。
1.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与自由的选择。个性化差异的满足,个体的充分自由的选择,尽可能少地受外界的干扰,尊重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精神的自由,任心灵自由飞翔……
价值观的多元要求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现代社会理想信念多元、价值理念多元,精神层面的多样性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这些多元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一致性和多样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
2.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人的发展的追求
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讲不定增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变化,我们已经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群众物质不再短缺,文化生活不再单调,代之以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生产力发展也彻底摆脱了低级落后的状况,代之以是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人们在关注追求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人文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和谐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的执着追求,也将成为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的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实际需要,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之相适应的实现途径是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新时代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像十九大报告描述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从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
当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后,家庭必将成为美好生活的重心。人们将更多关注和享受家庭的和谐与温馨,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从物质的追求中转向家庭的快乐,各种应酬的减少,人们将更多地回归家庭。
1.在家庭的温馨与和睦中享受美好生活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稳定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进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表。但所有人都希望享受家庭的温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实现沟通与交流,相互包容,一起成长。夫妻关系的融洽,相爱相伴一生,白头到老。
2.养老问题的更好解决,实现美好生活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与习俗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中青年忙于工作,八小时之外希望能轻松惬意地享受阳光雨露,找寻心灵的宁静自由,另一方面,老人们希望儿孙满堂,渴望家庭养老,这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抱团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终将成为常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民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
3.子女教育的无限期盼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和关心的话题。人们重视教育,期待教育,通过教育让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并通过教育达到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从物质文化的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应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定型。
“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执笔/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黄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