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文化周刊】百年薪火相传的珍贵印记

【文化周刊】百年薪火相传的珍贵印记

【文化周刊】百年薪火相传的珍贵印记百年薪火相传的珍贵印记——读《云南百位社科 学术人物故事》木基元(西南林业大学)文⁄图2024年刚刚开启,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_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址_云南社科联合会什么级别的

百年薪火相传的

珍贵印记

——读《云南百位社科

学术人物故事》

木基元(西南林业大学)文⁄图

2024年刚刚开启,《云南社科普及系列丛书》之一的《士以弘道——云南百位社科学术人物故事》(以下简称《社科人物故事》)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是对近百年来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的巡礼,展示了云南哲学社会科学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盛况,后学者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迪。

承担该书编辑任务的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是中共云南省委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

2021年3月,省社科联向全省各级各类社科单位征集“云南社科学术人物”,旨在讲好百年来全省社科工作者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为人民著书立说的故事。经多渠道、多层次的推荐、初选,210人进入名单。2022年2月,由省社科联科普部组织专门会议进行推选,经分组讨论、推选和集体投票,最终有102人入选“云南社科学术人物”。

我有幸与谢青松、张庆松共同编辑该书,走进百位古今先贤、智者的内心世界,梳理云南社科的百年发展脉络。

细看《社科人物故事》,典型性、代表性、学术影响力等多重特色扑面而来。102位学者中,有开创云南社科研究先河的老一辈著名学者袁嘉谷、方树梅、刘文典、徐嘉瑞、楚图南、廖新学、杨堃、姜亮夫、李广田等,有新中国成立后投身云南社科研究的中坚力量张文勋、杜玉亭、陈吕范、黄惠焜、谢本书、蔡家麒、朱惠荣、何耀华等,有改革开放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林超民、尹绍亭、贺圣达、骆小所、方铁、杨六金等,有近年来在国内外社科学术舞台崭露头角的周平、林文勋、戴超武、钟昌标、陈昆亭、郭台辉、王启梁等。

从学科领域看,除云南省见长的民族学、历史学、南亚东南亚学外,经济学、语言文学、教育学、民族政治学、法学、艺术学、国别地缘关系学等也尽量收录了在各自领域有突出贡献者;除汉族学者外,彝、白、纳西、哈尼、蒙古、藏等民族的学者均有人入选,彰显了云南多民族守望相助、共同进步的特色;从入选者的籍贯看,云南籍学者有56人,外省籍学者有46人;从入选者的工作单位看,云南大学有35人,省社科院有19人,云南民族大学有15人,云南师范大学有13人,云南财经大学有8人,昆明理工大学有2人,北京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浙江大学、云南省民宗委、云南省社科联、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学院、红河学院、保山学院各有1人。

云南社科联合会什么级别的_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址_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社科人物故事》封面

在《社科人物故事》入选者中,来自丽江的学者达12名,居各州(市)之首。他们是: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方国瑜,他是西南边疆研究的开创者和云南民族史、云南地方史研究的奠基者,被学界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著名历史学家范义田,他在35岁时就出版了《云南古代民族之史的分析》,成为本土学者的第一部云南民族史著作;著名哲学家周善甫,他以《大道之行》等论著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纳西族语言文字和东巴文化专家和志武,他坚持把学问做在田野上,毕生以“做一个老实人”为信条;历史学家木芹,他潜心治学,为中国民族史和云南地方史学科建设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云南地方文化教学与研究,尤其在滇文化研究领域成果卓著的余嘉华;民族学家郭大烈,25年间,他苦心经营云南省民族学会,积极建言献策,为云南的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宗教学专家杨学政,他是云南宗教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不仅关注理论研究,还注重普及相关知识,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人类学家和少英,主要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研究;民族学家杨福泉,他是改革开放后云南第一个走出国门与西方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的少数民族学者;荣获“首届云南最美社科人”的高志英,她长期关注、研究云南跨境民族尤其是怒江流域各族群,拓展了“藏彝走廊”研究的新空间;周智生博士,主要从事西南边疆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史学家,中国西南各民族经济开发史、中缅印交界地区互动交流史的重要开拓者和带头人。除范义田、余嘉华为汉族,杨学政为藏族外,其他9位均为纳西族学者。

从《社科人物故事》执笔者的情况看,有的是作者自述,有的是子女为父母立传,有的是学生为老师立言,有的是两人合作完成,更多的是后辈为先贤树碑。作为一位讲述者,我挖掘素材、动笔编写了历史学家范义田、民族史学家王宏道、哲学家周善甫、民族学家宋恩常、民族考古学家汪宁生、考古学家张增祺、出版家李惠铨等人的7个故事,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总结了他们的学术成就,记录了我在他们的培育下的成长足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科人物故事》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入选学者的人生和学术经历,以及他们做人、做事、治学的点滴。无一例外,他们总是甘坐冷板凳,忍受清贫寂寞,“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追求精品力作,追求立德、立功、立言。阅读该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学术成就,分享到他们的治学经验,看出他们在为人民做学问的路上如何废寝忘食、争分夺秒。朴素的言语、真挚的故事、满满的正能量让人回味,并足以转化为见贤思齐、热爱家乡、建设云南的巨大动力。

由于时间所限,《社科人物故事》的入选者还有挂一漏万的现象,个别优秀学者甚至主动要求自己不入选。这本书在整体设计和文体方面也不甚统一。

《社科人物故事》的出版,必将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责任担当,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为繁荣发展云南社科事业再创佳绩。

上一篇: 巴西2-0完胜墨西哥,如何评价墨西哥本届世界杯的表现?
下一篇: 浙江人力社保29项惠民政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