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上的基本观点中国的封建社会结束于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的统治结束意味着中国封建制的结束。
1911年10月10日发生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夜晚发生的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的起点,革命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宣告结束。
“封建”一词应该是舶来品,应该是站在西方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历史产生的词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封建”一词从文义上来说,很简单,就是封土建国的意思。封土建国什么意思?就是皇帝或者国王将土地分封给下面的大臣或者贵族,建立自己的属国。具体来说,就是像西周一样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在属地范围内收取赋税,治理土地,拥有兵权,同时,向天子承担纳贡、述职、服役、出兵勤王义务。
但是,中国不一样,事实上在公元前221年,秦灭6国,开始逐步采用郡县制的时候开始,封建制就已经不是主流。虽然,偶有反复,但是封土建国这样的制度,在秦汉以后基本就已经消失。所以,封建制结束的时间应该是秦大一统的时间,而不是1912年。
也许,以后,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文化,也许会有一种新的叫法。毕竟,西方的历史进程和中国有太大的不同,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大部分的西方国家仍是大领主封建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