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决战》中随着剧情的推进,攻打锦州的高潮剧情马上就要来了,于和伟饰演的林彪,戏份也必然会增加,也就是在最新剧情中,于和伟的台词功底还是有所展现的,总算是给这个角色增添了几分色彩,暂时止住了对于这一版本林彪的负面评价。
同时于和伟也是诠释出了林彪这位历史人物的另外一面,在《大决战》系列中,他的确是运筹帷幄,东北野战军从北打到南,胜绩太多了,不过再厉害的人物也有平常人的一面。
在最新剧情中,于和伟展现出了角色有些优柔寡断的一面。
一连多少人(一连多少人一排多少人)
在《大决战》第12集中,锦州外围的战事已经打响了,可是林彪乘坐的列车却还在向北开,这显然是背离这次战事主要目标的。
当面对刘亚楼的询问时,于和伟有这样一句台词。
“不是要避开敌人的耳目吗”
没错,之前东北野战军为了达到突袭的效果,是隐藏了行军路线,掩盖了真实的战略意图,但问题是锦州已经打响了,在隐藏已经毫无意义了。
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普通士兵都可以懂的道理,于和伟饰演的林彪会不懂吗?显然不能。
因此这这是一个借口,可以说在是否攻打锦州这一问题上,林彪是有不同意见的,这里注意,他认可先行攻占锦州的战略,但是他也有太多的顾虑,所以说于和伟诠释出了林彪这一角色,在那个时候的复杂态度。
可以看到,于和伟在回复的时候,并未看向对方,而是看向了窗外,闪躲的意图太明显了,可以说,火车向北开,是避开敌人耳目的说法,连他自己都不信,人说谎话的时候,都是难免有心虚的潜意识动作吧。
“再走走看吧”
这几个字,可以说是把角色不支持攻打锦州的内心表现出来了。
而后《大决战》中坚守白老户屯的一连,打得太过惨烈,而锦州附近的部队已经很难驰援了。
当时刘亚楼说了,需要林彪痛下决心了。
这段剧情中,于和伟的台词功底就派上用场了。
“痛下决心,用更多战士的血肉之躯去告诉敌人我们的钢铁意志吗?”
“去锦州关门打狗,狗急能不跳墙吗?”
“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当,那些刚刚成长起来的好战士,就这么牺牲吗?”
“信心当然很重要,可是只靠信心,就可以让几十万大军孤注一掷吗?”
这些台词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在《大决战》开播后,我个人就认为,于和伟饰演的林彪,绝达不到神似,也就是勉强说侧颜有几分相似而已。
如果说于和伟饰演的仅仅是东野的某个师长或者纵队司令也就没人要求神似了,但是林彪这一角色不同啊,
同时于和伟台词功底本来就是优势,因此,在《大决战》这部剧中,于和伟想要塑造角色成功,台词功底必须拿出来,而且必须成为加分项,不然的话,形象气质上差太多,台词又拉胯,那么于和伟版本的林彪,恐怕就会成为这部剧的一个败笔了。
就当时的剧情来看,于和伟饰演的林彪,是担心自己孤注一掷地打锦州,会和深陷重围的一连一样,无援兵救援,被敌人围攻直至败亡。
的确,他作为一军之统帅,在决定是否进行战略决战之时,顾虑太多,毕竟他的任何一个决策,关乎都是几十万将士的生死,这不是别人说将士们准备好了,大家都有信心就可以让林彪安心的。
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于和伟饰演的林彪是谨慎的,也是有些优柔寡断的,就像刘亚楼说的那样,东野已经准备好了,只缺林彪这位一军统帅的信心了,只有他下来决心,整个计划才能实施。
当时于和伟和他人争执后,是有一个转过身,拉开窗帘的举动,之后就一言未发了,于和伟传达出角色的情绪是,他有些逃避和他人争论的情况了,一时之间,于和伟饰演的林彪,给不出答案了。
因为要么打,要么不打,只要做出抉择,都未必是错的,可是当时的于和伟诠释的林彪,的确有那么一丝犹豫,打,不放心,退,不甘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