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分布在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一带。肃慎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原始、松散的一些部落的统称。
这些部落发展程度也不同,根据考古发现分布在松嫩平原一带的肃慎人,可能进入了初期的农耕阶段;但长白山以东、以北的肃慎部落则应该还是渔猎社会。他们没有君王,只有酋长,多住在石洞里。
肃慎人非常勇猛,最厉害的自然是箭法,用“楛矢石砮”百发百中,更坏的是还喜欢在箭头抹毒,一射一个死。据说是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宋以后的女真以及清朝的前身。
肃慎在五帝时期就存在了,据史料记载从有虞氏开始肃慎就臣服华夏,进贡了弓矢给虞舜。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时代肃慎又屡次进贡,成王还让荣伯册命过肃慎,文告称为《贿息慎(肃慎)之命》。肃慎是东夷的一支,可以看出弓箭是其特产。
战国时期肃慎
春秋时期还有个故事,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有次陈惠公院子里落下一只被“楛矢石砮”射中的猛禽。这是一种用楛木做箭杆、青石做箭镞的箭,楛木出自北方,不为陈国所有。
惠公觉得奇怪啊,于是就请教孔子。孔子说这是肃慎进献给周武王,周武王赐给陈国的。于是陈惠公果然在祖庙的金匣子里找到了楛矢石砮。
“楛矢石砮”甚至成为了一种品牌,后来高句丽也进献给过大宋王朝。
两汉之际,肃慎诸部落集团的后裔挹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常为穴居”而被称为“穴居人”的古代民族,他们的文明程度较肃慎时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现在的各种考古证明,挹娄社会已经不如文明社会,只是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西汉初期肃慎
东汉末,挹娄人已逐渐形成强大的势力,不仅完全摆脱了夫余人的羁绊,而且对南邻沃沮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并最晚至曹魏末叶即三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被中原人士称之为“王”的大首领傉鸡,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组织,并于公元236年,朝贡与曹魏。
东汉时期挹娄
两晋之交,挹娄部落集团的后裔们开始被称为勿吉,较之挹娄时又有了很大的发展。“邑落各自有长,……父子相承,世为君长”,部落的首领已成为高踞于群众之上的统治阶层。
勿吉
五世纪末,勿吉已据有了夫余的故地,且敢于向强大的南邻高句丽人挑战,攻占了后者的“ 十落”即十个邑落,以“最强”者的形象屹立于东北民族之林。后又逐渐形成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黑水等七大部落集团。
由于吸收了夫余的文明成果并受到了来自突厥与高句丽两方面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同中原方面联系和交往的扩大,至靺鞨时,其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的程度也比从前进步多了。
靺鞨时期
公元698年,粟末部利用营州契丹之乱的机会脱颖而出,建立了靺鞨国。公元713年接受了唐玄宗册封的“渤海郡王”,之后便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
渤海国
在高王、武王、文王等三位杰出的政治家先后治理下,渤海国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成为当时我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一支新兴的强大的势力。
当渤海逐渐强大起来之后,其统治集团还曾积极向外扩张。史料曾记载“斥大土宇”,甚至于有过染指中原的野心,如其第二世王大武艺在位之际,就派出了军队越海进攻唐朝的登州,从而挑起了一场与唐朝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不过仅仅只此一次罢了。在遭到了唐朝的反击而受挫后,自知尚不具备逐鹿中原的实力,就再也没有采取类似的举动。
其后又经过宣王的中兴和几代人的努力,加上向唐朝不断学些,终于以“海东盛国” 的形象屹立于当时世界的东方。
海东盛国
十二世纪初,黑水靺鞨的后裔——女真人迅速崛起于黑水、白山之间。这支新兴势力不仅在短短的时间里统一了黑龙江流域,还曾打败了南邻高丽国,占领图们江流域,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辽斗争,终于在1115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金政权。
随即挥师西进南下,继续向辽地发动进攻。于1125年夏完成了灭辽的大业,在灭辽的过程中,女真统治集团还逐渐认识到了北宋王朝的虚弱与腐朽,于是又产生了逐鹿中原的欲望。
金与南宋对峙
女真人凭借其军事的优势,在灭辽后不久即兴兵南下,向宋地发动了进攻。
然而北宋王朝竟然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而完全不堪一击,致使金军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攻占了汴京,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了问鼎中原的目的,控制了秦岭、淮河以北直到外兴安岭一带的大半个中国。
满族的历史地位则更加辉煌和突出。十六世纪末叶,其领袖努尔哈赤乘明朝对东北各族控制松懈之机,开始统一建州女真诸部。
随后不久,又利用明朝抗倭援朝、辽东防务空虚的机会,一面吞并邻近诸部和扩张自己的实力,一面与明廷进行较量,争夺辽东之地,并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
后金
之后皇太极继位,进一步与明朝争夺辽西地区,而后统一了整个东北地区。于是改国号为清,并一再派兵入关进攻明朝。
皇太极死后,福临继立,多尔衮等人辅政,充分利用了李自成推翻明朝、中原内乱的机会。于1644年进入北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清入关
关于这个王朝,人们似久已习惯于把它同丧权辱国和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来,甚至认为中华民族的一切苦难和不幸都来自于满族的统治,因而对它进行了种种鞭挞和攻击。但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因为历史实际已经充分表明,到了十六、十七世纪之交,作为中华民族中的老大哥汉族,无论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明王朝,还是广大农民阶级的代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都无法解决当时迫在眉睫的社会矛盾而当不好中国的这个家了。
倒是作为新兴势力的满族入关和君临全国,给古老的神州大地带来了新的生机,并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使得腐朽没落的中国出现了辉煌的局面,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1820年清王朝疆域
恰恰是在这个时期,当清朝的君臣们正在洋洋自得于盛世辉煌之际,世界的形势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当时的中国人既没有认识到这一巨变,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伍,竟完全陷人了麻木的状态。别说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和一般的贵族官员,就连主导了空前盛世局面的康熙、雍正和乾隆等三代英主对这一切也是茫然无知的。
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对此确实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三代英主在内的清统治集团更是难辞其咎。这也就难怪人们每当谈起有清一代的历史时,往往把它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联系起来了。
结语
回顾肃慎族系的历史,从其有关各族成长进步的轨迹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个民族不论其原来的起点如何,只要具有不甘落后、奋发上进的精神,又肯于和善于学习吸收周邻们的长处,就会不断地扬长避短,与时俱进,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而使自己后来居上,对历史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反之,一旦丢失了这种精神,安于现状,骄傲自满,并无视周邻及世界形势的变化而故步自封,就会逐渐地走向落后,并最终导致国家和民族的衰亡。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