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人民政府于2016年8月28日印发的《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实施就业服务提升工程,打造大学生就业梦想之城,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探索老年群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未来五年,我市还将大力培育引进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和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城市合伙人”,着力打造国际性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一、发展目标
1、实施就业服务提升工程,实现比较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9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2、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现法定人群全面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
3、深入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着力打造国际性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81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41万。力争引进聚集10名国内外产业顶尖人才、1000名产业领军人才,全市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100家。
4、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公务员年度考核率达99%,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实施率达95%,工作人员聘用合同签订率达100%。力争在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创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上破解难题、探索“武汉经验”。
二、主要任务介绍
1、就业创业,实施就业服务提升工程,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重点抓好加强就业宏观调控扩大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实施“摇篮工程”、鼓励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统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提高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水平等重点工作。
2、社会保障,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抓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工作。
3、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着力打造国际性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重点抓好“城市合伙人”计划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着力抓好“千企万人”计划,强化博士后科研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继续打造好“武汉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交流会”品牌等工作。
4、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重点抓好健全完善公务员岗位责任体系,改进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招聘制度,分类分业分级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适应中国特色军官退役制度改革做好军转干部安置等工作。
5、职业能力建设,主要服务于我市“十三五”期间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武汉制造2025”需要,实施“技能兴汉工程”,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技工院校创新发展,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
6、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主要是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防控,积极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强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继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7、工资制度改革,重点在于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制度改革,着力完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
8、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武汉“智慧人社”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信息化引领战略,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升级,并着力贯彻全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10”文件精神,探索基层经办服务新模式,着力加强人社经办服务平台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9、区域协调发展,抓好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推进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四个方面工作的一体化建设。
三、部分工作任务解读
1、大学生就业创业梦想之城
规划提出
让大学生就业有资金、创业有平台、工作有补贴。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建立创业指导专业服务机构,推进武汉大学生众创空间建设。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税费减免等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扩宽就业渠道,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着力打造大学生就业梦想之城。
解读
武汉在校大学生接近130万人,拥有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2006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大学生留汉工程”,大学生人才资源开发取得良好成绩。2016年先后吸纳引进高校毕业生15万人,在汉就业创业的985、211高校毕业生人数位居全国第三,改变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当前武汉正处于超大城市建设加速期,急需吸纳和引进大批人才智力在汉创新创业发展,急待改善和优化城市人口结构,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文化品位。武汉市政府将进一步吸纳、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服务企业发展,倡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在汉创业发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类服务等,将武汉市打造成为“就业充分、创业方便、发展自主、居住舒适”的大学生梦想之城。
2、中国武汉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
规划提出
按照“一园两区”模式,在武汉中央商务区和东湖开发区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培育知名国内外人才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解读
截至2015年底,武汉市已集聚了78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形成了覆盖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劳务派遣、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有利于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创新化、差异化发展,有利于着力探索高流动性、低技能化劳动力资源向新兴产业工人、技能人才队伍、创新创业人群有效转化的新模式,有利于逐步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能力水平。
3、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规划提出
加快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法地方配套政策,着力解决制度及政策碎片化问题。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研究调整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贯彻实施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工作。
解读
落实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统筹部分仅指的是职工“基础养老金”,不包括职工个人账户8%的部分。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各地之间的收支情况差异很大,一旦全国统筹,意味着东部养老金富集省份要补贴中西部省份。
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规划提出
平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及转企事业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解读
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5〕64号)精神,改革的目标任务是改变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建立与企业职工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五个同步”: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四是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五是改革在全省范围同步实施。
5、渐进式延迟退休
规划提出
贯彻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研究解决跨统筹转移、跨制度衔接、跨险种经办过程中的政策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解读
从国家规划来看,延迟退休已经是很明确的事情。现在法定退休年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制定的,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我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就超过19%。所以,无论是从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还是缓解社会保险基金压力,都需要延迟退休年龄。
6、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规划提出
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统一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探索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改进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开展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措施,推动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研究老年群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解读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目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长期护理成本主要还是由家庭来负担,对于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的负担问题,社会上呼声越来越高。从国际经验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荷兰、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效果非常明显。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也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一些探索,效果还不错。人社部将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框架。
7、“城市合伙人”服务绿卡
规划提出
服务绿卡是“城市合伙人”直接享受待遇和服务的凭证,对产业领军人才发放A卡,对知名创业投资人发放B卡,对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发放C卡。“城市合伙人”持卡可申请办理下列服务事项:(一)A卡持卡人可申请办理奖励补贴、项目资助、研发配套、团队支持、创新产品优先采购、个税奖励、上市补贴、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长期居留证、出入境证照、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外国专家证、人事关系转移、落户、住房安居、子女入学、优诊优疗等17项服务事项。(二)B卡持卡人可享受办理奖励补贴、办公用房补贴、投资配套、个税奖励、风险补贴、上市补贴、服务平台补贴、创业活动资助、子女入学等9项服务事项。(三)C卡持卡人可申请办理项目资助、生活津贴、创业扶持、创业贷款、创业场地补贴、学术交流资助、住房安居、出入证照、人事关系转移、落户、职称评审等11项服务事项。
解读
武汉“城市合伙人”实行“绿卡制”,有效期5年。服务绿卡是“城市合伙人”直接享受相关待遇和服务的凭证。武汉将设立“城市合伙人”服务中心、武汉“城市合伙人”网站,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办理机构联网。我市要求,各部门对绿卡持卡人办理各项业务时“一路绿灯”,“见卡服务”、不得另行审核,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对创业活动的管制和干扰,最大限度降低创业投资的成本和风险,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合伙人”需求诉求。
8、武汉“智慧人社”建设
规划提出
以健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建设,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到2020年,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武汉“智慧人社”基本建成,实现社会保障卡在我市政务、商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一卡通”,发卡数量达到810万张。
解读
“智慧人社”就是按照“人社一网通”的理念构建我市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管理、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等各领域信息系统整体框架,通过加快整合基础数据资源,构建包括网点、线上、电视电话、移动互联等在内的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逐步开放人社领域的业务预约、业务平台、信息查询、服务推进、消息提醒、政民互动等服务内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市通办、一卡通行、移动办理”的服务新模式。
9、长江中游城市群人社一体化建设
规划提出
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人社一体化建设,实现集约发展、联动发展、互补发展,努力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样本。
解读
人社部“十三五”规划提出: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集约发展、联动发展、互补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将在“十二五”时期开展的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互联网+人才合作等亮点工作基础上,加强谋划,在争取国家政策、申请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人社领域改革等方面进行合作,推进人社一体化。
四、创新工作、创新项目解释
1、引进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根据“城市合伙人”计划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工程,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瞄准10年甚至20年后的产业方向,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以及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放眼全球,大力引进集聚产业领军人才。
2、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统筹高校大学生就业分市场和专业化分市场,实现构建覆盖全市所有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并在全国985和211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
3、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研究制定各险种市级统筹政策和经办规程,加强市级统筹调度,建立集中信息数据库,开展业务统计和精算分析,完善市区政府责任分担机制。
4、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从而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的专项行动。
5、法定人群全覆盖。按照不同险种的特点,结合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目标要求,提出分层次、分险种、分人群逐步推进,实现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通过加强登记管理,摸清各项险种应覆盖人群的底数,对重复参保对象进行规范管理,推进重点人群参保缴费;其次,同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经办管理服务质量,使城乡各类群体都能依法参保缴费,提高参保缴费率,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并享受到与缴费相对应的待遇和服务。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覆盖全体职工和适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点解决重复参保和漏保并存的矛盾,使所有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所有法定群体,积极探索将法定之外的人群纳入制度范围。
6“同舟计划”。建筑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行动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建筑业从业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从根本上保障建筑施工等领域职工的工伤权益。
7、武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是中部地区高层次人才交流和技术项目洽谈综合性展会。2015年武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交流会由国家人社部特别支持,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武汉人才市场承办,被国家人社部列为2015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支持项目。
8、国际人才自由港。在国内高端人才集聚区发挥优势,实施符合国际人才竞争趋势的特别政策、特色机制、特殊环境平台,使国际人才自由港成为人才来去最自由、落户最便利、创业最宽松、生活最舒适、人才最向往的新型园区。
9、大学生创业基地“5321工程”。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3个国家级开发区至少建立5个示范性大学生创业基地,7个中心城区分别至少建成3个示范性基地,蔡甸、江夏、黄陂、新洲4个新城区分别至少建成2个示范性基地,市东湖生态风景区和武汉化工新区至少建成1个示范性基地。
10、“千企万人”支持计划。激励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每年投入3000万元资金进行奖励补贴,用3到5年时间,遴选支持1000家左右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和培育10000名左右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11、市民“一卡通”。着力解决市民手中各种“卡”越来越多的问题,借助社会保障卡覆盖范围广、应用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特点,通过以社会保障卡作为市民个人的身份识别,构建全市“一张实名卡+一个虚拟账户”的市民卡体系,直达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实现“一卡通行,一卡通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