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 /> ——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在五十年的新旧党争中,已经没有人记得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初心了"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北宋历史的基本线索——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

北宋历史的基本线索——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

北宋历史的基本线索——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在五十年的新旧党争中,已经没有人记得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初心了

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冤家

王安石与司马光

北宋历史的基本线索

——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新旧党争1067-1126

新党

旧党

王安石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 等

蔡京

司马光韩琦欧阳修文彦博吕大防苏辙等

关键词: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元丰改制 元祐更化 绍圣绍述 崇宁复制

3个引子

·1.北宋得国不正

梁启超先生在《王安石传》中这样评价北宋政权的建立:欺负孤儿寡母,得国不正。在文中,梁先生列举了历史上很多王朝的建立历程,有藩封,草泽,征诛,或者篡禅四种。其中刘邦李渊之类的乱世英杰建立天下非常艰苦,而且是征讨暴政者,师出有名,可以说是得国之正了;曹丕、刘裕虽然是篡位,但确是时代枭雄,为天下创造功业,而且做到了“天下归心”;至于萧道成、萧衍之徒是看似更不光彩的篡位,也是权谋的体现,它至少历经了数十年的经营和政治斗争的腥风血雨。与这些相比,北宋的建立令任公十分不齿,因为赵匡胤只是一个刚刚上任的殿前都检点,没有骁勇的战功,也没有政治的势力,完全是在武力压迫下靠欺负小皇帝柴宗训孤儿寡母而上位的。

·2.重文轻武,后天畸形

人越害怕什么,就越强调什么。赵匡胤的不光彩的夺权历程,和唐朝灭亡至北宋建立的这几十年间“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局况,让他对军事势力极其不自信。杯酒释兵权只是其初,对这个刚刚建立的王朝后期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对国家军事的大力削弱。于是,士大夫成为了国家的肥差,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现象应运而生。这难道不会使宋朝国力衰弱吗?“而有宋积弱之大原,皆基于是矣。”

·3.庆历新政的失败与王安石变法

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然而把床边的人赶走,就能实现自己的安全了吗?殊不知卧榻之外,有更多的人想害皇上呢。北宋自建立之初,就开始着力于扫除南方十国的分裂局面,直至其完成局部统一之后,边患问题又称为困扰北宋政府的一个超级问题,北方的契丹王朝对宋频繁用兵,宋太宗因此中了一箭,宋真宗则在澶渊之战差点被迫南迁。除此之外,西夏政权也在河西对宋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宋仁宗的“仁”政策,使北宋数十年来累计的疲敝完全暴露出来,勇敢的改革家范仲淹挺身而出,进行了庆历新政。然而庆历新政中涉及官制的改革触及到了北宋的统治基础——士大夫,范仲淹的改革失败了。需要强调的是,范仲淹的改革绝对不是对现有秩序的颠覆,它和王安石变法的强力是完全不具有比较性的。

宋仁宗在庆历新政失败不久后驾崩,继位的宋英宗任用韩琦、欧阳修等改革派人士,进行了在范仲淹改革基础上的小修小补。然而宋英宗在位时间很短,随着其子宋神宗的继位,掀起了更加激进的王安石变法。

PART1 熙宁变法

新旧两党的第一次斗争:宋神宗·王安石vs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等

宋神宗即位后,立即任用王安石开始着力变法,此次变法可以说是对旧秩序的颠覆。王安石如此评价:“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王安石在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募役法,三舍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他还进行了对贡举法的改革,废除了制置三司条例司。

然而大刀阔斧的改革必将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司马光聚集众保守势力,形成了“旧党”,与王安石主导的新党相抗衡。司马光虽在朝廷上数次与王安石争辩,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与“祖宗不足法”针锋相对。然而因为宋神宗非常喜欢王安石,司马光屡次受挫,甚至宋神宗任命其为枢密副使都被其拒绝了。王安石和司马光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也因为变法的事情完全决裂了。

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引乡党之士,天下风俗,何由得更淳厚!

司马光说王安石势力是南方蛮人,开地图炮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司马光喷王安石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王安石回司马光

司马光在政治斗争失败之后,退居陕西任地方官,专心撰写《资治通鉴》。然而王安石变法因为效果不力已经招来了众怒,王安石自己也在1074年辞官,改任江宁知府。至于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效果不力,大家可以在司马光的党羽,旧党大佬文彦博的话中找到答案: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文彦博

还是触及到了士大夫的利益啊!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本文不做过多涉及,有空将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内容。

王安石在变法末期遭遇了灾荒,导致流民四起,在被包括太后等旧党的攻击下,深感身心疲惫,其子王雱又突然逝去,于是其彻底隐退。这标志着新党的阶段性失败。

此一时期,面临朝廷和后宫的双重阻力,神宗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高太后更是对神宗说:“王安石是在变乱天下呀!”岐王赵颢也从旁劝说神宗应该遵从皇太后的懿旨,神宗心烦意乱,怒斥歧王说:“那你来当皇帝好了。”岐王诚惶诚恐,失声痛哭。

维基百科-王安石

在1080年(元丰三年)之后,宋神宗决定亲自进行继续变法,史称元丰改制。元丰改制主要是在官制层面的改革,旧党对此也并未进行大刀阔斧的反对。

PART2 元祐更化

新旧两党的第二次斗争:蔡确、章惇、吕惠卿、曾布vs司马光

司马光逝世后,旧党一家独大,吕大防 范纯仁等掌控朝政

旧党内讧:苏轼苏辙vs朱光庭程颐程颢

从头到尾支持变法并手握实权的驾崩后,继位的小皇帝宋哲宗没有任何实权,其奶奶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立刻任用司马光为相,旧党掌握了实质的权力。王安石变法虽找来恶评,但已实施多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司马光对此的态度是,全部废除!其理由为:

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

司马光废除王安石新法

这其实也遭到了其同伙范纯仁等的反对,因为这会导致政局不稳。被列为保守派的苏轼甚至评价司马光为“司马牛”。然而这是没有用的,司马光已经一手遮天,并且将王安石新党的得力干将蔡确、章惇等人贬谪至岭南。我们熟知苏轼被贬至岭南,其实蔡确章惇的被贬才是先例。

元祐元年四月,王安石在江宁府邸逝去。司马光在大肆进行打击报复之后,也没活多久,于同年九月逝去。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否真的决裂了呢?让我们来看看司马光在王安石死后的反应:

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死很可惜

为了避免墙头草攻击王安石,司马光对王安石特别优待,还让皇帝授予给其恩荫权力。这也许就是“相爱相杀”吧。

司马光死后,司马光余党范纯仁吕大防等人掌控政局。保守派也开始分裂,蜀帮苏轼苏辙遭到了洛帮朱光庭、程颐程颢等的攻击。此时的斗争仅仅限于名分意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的“政治斗争”。

前文提到,此时的政权为高太皇太后掌控。然而小皇帝宋哲宗逐渐长大,高太皇太后也将权力还给宋哲宗。她在死前告诉吕大防和范纯仁说:

老身殁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之,公等宜早求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

高滔滔的遗言

意思是,你们也要知所进退,小皇帝会使用新的一批人,到时候你们就失业了。随着高太皇太后之薨,旧党掌权的日子也终结了。

PART3 绍圣绍述

新旧两党的第三次斗争:章惇vs所有旧党人士

宋哲宗亲政之后,改元绍圣(效法神宗),重新启用新党人士,章惇完美归来,并效法司马光对旧党人士进行大清洗。其中包括司马光等的追号被褫夺,旧党人士被贬谪至岭南地区。支持旧党的高太皇太后甚至差点被废除称号,在宋哲宗的阻挠下才作罢。

抵毁先帝、变易法度

章惇对旧党的定义,说他们违背了宋神宗的意愿

司马光对新党进行的清算,是打击报复,它极其凶狠,夹带私货,使整个国家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然而章惇对旧党的清算与司马光同出一辙,完全背离了王安石的变法的本意。但章惇也在宋夏边防上取得了战果,且私德尚在,他没有利用权力扶植自己的党羽,本人也甚是清廉。

章惇坏我名节

宋哲宗对章惇的评价,因为章惇干预宋哲宗的家事(立皇后)

宋哲宗年轻驾崩后,因为没有子嗣,需要册立其弟为帝,其中向太后(宋神宗之皇后)欲册立端王赵佶为帝,章惇极力反对,于是在赵佶即位后,将其再度贬谪至岭南。赵佶就是臭名昭著的宋徽宗。他在即位之后,新旧党争会出现哪些变化呢?

PART4 崇宁复制

新旧两党的第三次斗争:蔡京vs所有旧党人士

新党内讧:蔡京vs章惇曾布

宋徽宗即位后,任用新党人士蔡京为相。蔡京早年支持王安石变法,在司马光主政时期也未离开政治舞台,在章惇主政时期更是“国家栋梁”。蔡京主政后,立刻进行了新党对旧党的集大成式的打击,那就是刊刻《元祐党人碑》。

元祐党人碑刊载了旧党309人的名单,这些人有的已故有的尚在,他们被或囚或贬,子孙代代不许为官。。因为此次打击力度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次,隔年宋徽宗将之摧毁。

笔者曾经有幸辽宁省博物馆中该碑的拓片合影。

蔡京原是章惇的好学生,然而随着章惇失势后,蔡京对其进行了政治清算,同时包括王安石的好学生,新党大将曾巩的弟弟曾布。他们也被列为“元祐党人”。宋徽宗渐渐不理朝政,北宋的国力也日渐西山,蔡京逐渐放弃了早年的政治保护,开始与童贯的权臣沆瀣一气,北宋逐渐走向灭亡。有关北宋灭亡的原因,我们会专门在后期讨论。新旧党争在徽宗朝以旧党的全败结束了,它见证着北宋的历史,是北宋历史的基本线索。

结语

王安石和司马光同年逝世,然而王安石的墓葬至今不为人所记,司马光的墓葬则受到天下祭拜。纵贯北宋历史,旧党不过在宋哲宗统治的十几年间短暂执政,却赢得了历史上的崇拜:司马光、文彦博、吕大防、范纯仁等成为后世臣表;新党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过王安石、章惇、曾布等人却成为了后世不齿的对象。在《宋史·奸臣传》中,新党的大将们赫然在列。南宋朝臣如朱熹,朱元璋等对王安石的严厉批判,仿佛使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终有明白人如陆九渊、王夫之等对其进行了平反,直至梁启超先生让王安石的新党重现完全正面评价。这一切如同戏剧一般。

笔者无意于为谁平反,也无意于评价新旧两党孰为“好”。此文只想让读者沉下心来思考,当我们在讨论新旧党争之时,我们是在讨论什么?当一千年以后,我们还会在理性的历史观下,突破朱熹等对王安石的诬告,为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气魄精神感到动容,这是历史星河中的璀璨光辉;同时,旧党也并非完全出于政治斗争而反对新党,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他们的社稷之心。但随着党争愈演愈烈,在五十年的新旧党争中,已经没有人记得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初心了。甚至司马光自己都忘了。这难道不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失其本心”吗?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少一些形式主义,少一些意气之争,多一些实质追求,多一些历史情怀。这就是新旧党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24

文本:本社通讯员 王纪元

编辑部长:王孜谦

上一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下一篇: 福州人注意!社保卡再升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