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条街一眼千年。
一片历史文化街区,一座城市的缩影。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总书记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
目前,江苏有国家历史文化街区5个,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56个,各有特点,活色生香。
现代快报派出多路记者探访,推出走读文脉·江苏历史文化街区系列。
第一期,文脉君将带您分别走进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和南京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
这两个历史文化街区都和城市的文脉紧密相关,城市的历史就是街区的历史,城市有多悠久历史文化街区就有多悠久。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感受文脉悠远,文质彬彬。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大江大河的水势至此渐平,于是有了“平江”这个细腻婉转的名字。这也成了江南温润如水的写照。
多维立体沉浸式感受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它是唐诗里江南水乡画卷的活态样板,也是非遗、美食聚集的网红打卡地。
苏州是什么味道?在这里,你可以从色香味多维度沉浸式感受。当地居民和游客一起欣赏苏州评弹表演,体验雕版套色印刷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品尝临河小店里的传统苏式风味和网红咖啡甜点。
“说不尽苏州好风光”“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无论是评弹《苏州好风光》《枫桥夜泊》《太湖美》,还是苏州话网红歌曲《声声慢》,都将吴侬软语的江南味道唱进了人们心里。
“评弹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弦索叮咚的评弹声,清晰地勾勒出江南的细腻与温和。”苏州评弹团弹词演员张怡晟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江南小剧场”是评弹演出进校园、进社区、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其中一个点。
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在这里相伴相生。漫步于平江路,五步一登,十步一跨,不知不觉间经过了好几座古桥,也“穿越”了好几百年。整个街区共有大小桥梁48座,是苏州桥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桥有平有拱,造型不一,年代跨度很大。一代又一代人的匆匆步履,在这里跨时空“叠加”。
南宋古地图为你“导航”
袅袅炊烟升腾在时光里
2500岁平江路,和苏州古城同岁。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南宋《平江图》石碑。平江路南入口处的碑亭中,也有这块石碑的副本。用这份千年古地图做“导航”,你会为时空的平行交织而感到错愕:街区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街坊格局,大部分街巷、河道、桥梁的名称能一一对应。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现存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控制保护建筑45处、普查新发现文物点70处,众多老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
如今,116.5公顷的面积生活着8541户,约2.7万人。袅袅炊烟在历史的沧桑感中升腾。
“生在平江路,长在平江路,我深深感到我的根在这里。”78岁的苏州钮家巷居民阮湧三说。他是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的弟弟,担任设在平江路上“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站长。
2002年,苏州市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阮仪三就是这个保护规划项目的主持者。“20多年了,平江路没有大拆大建,原始风貌、格局保存了下来,原住民也留了下来。这让我们感到特别欣慰。”阮湧三说,他虽然后来搬出了这里,但还是经常回来走亲访友,就在这两天,有着70多年感情的老同学、老发小们又要聚会了。
1600米南北向的平江路主路,还“生长”出十几条东西向的支巷。2023年6月18日,“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将对连接平江路和观前街的9条东西向街巷进行活态保护、更新改造,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综合性片区。
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
和苏州一样,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山水城林,文脉悠长。
南京的11个历史文化街区中,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延续最久,文化积淀最为丰富。
一座朝天宫
一部南京史
这里红墙绿瓦,石头台阶滑梯上,留着孩子们的“屁股印记”。
这里庭院深深,水磨腔溢墙而出,昆曲魅力无限。
这里美食飘香,安乐园的美食,挑动着南京人的味蕾。
这就是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水西门内,北至冶山道院,东至王府大街,南至建邺路,西至莫愁路,总用地面积9.05公顷。走路绕一圈,半小时左右。
在南京的11个历史文化街区中,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一眼看尽南京古今未来。
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演变历史,是南京城市发展史的缩影,“一座朝天宫,一部南京史”。
朝天宫历史文化街区南京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坊间流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这里修筑冶城,“冶山”因而得名。
南朝时,当时的国家最高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总明观”设置在此。
唐宋时期,这里是文人雅士们心中的“诗与远方”。唐代,这里建有“紫极宫”,宋代这里是“天庆观”。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下令天下诸路军州并建“天庆观”,南京的天庆观就建在这里。
现在南京人口中的“朝天宫”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洪武十七年(1385年),朱元璋下诏亲赐朝天宫,取‘朝拜上天’之意。”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南京市博物馆馆长吴阗介绍。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设置“朝天宫”。不仅是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礼拜道教诸神的道场,同时也是文武百官演习朝拜礼仪和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观礼仪的场所。掌管全国道教事务的最高国家机构道录司就设置在这里。
吴阗说,朝天宫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的巡游之地,李白、刘禹锡、苏轼、王安石都曾在这里留下经典之作。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为朝天宫题诗,后人立碑流传,至今是朝天宫重要景点。
博物馆、昆曲、美食……
在这里交织
清晨,朝天宫在附近居民的晨练,江苏省昆剧院的演员习练水磨腔中醒来。
如今,红墙绿瓦中是南京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逾十万件,上溯远古,下迄民国。棂星门前,深深浅浅的“屁股印记”还在,走在其间,庭院深深,袅袅蝉鸣,让夏日的火热消减不少。
红墙之外,便是“江宁府学”,江苏省昆剧院的所在。每天,昆剧院的年轻演员们会在红墙下、庭院中练唱腔、身段……每周六晚,兰苑剧场都有昆曲上演,“昆虫”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演出,热闹非凡。
红墙外的市民广场也很热闹,每天附近居民都会来晨练、散步、纳凉。
吴阗说,他是1992年到朝天宫上班的,30多年来,见证了朝天宫的点滴变化。“30多年来,朝天宫周边的变化挺大的。上世纪90年代,王府大街还只是一条不大的巷子,而今,王府大街是一条宽阔的网红美食街,安乐园、芳婆糕团等每天都排长队。莫愁路一带的业态也发生了改变,过去都是基础零件加工的,现在变成了咖啡、美食等文化休闲类的。这些文化休闲类的配套越来越多,也会让越来越多人爱上这里。”
80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江苏昆曲名家施夏明,是朝天宫的“老居民”。2004年,施夏明和同期同学,带着信心与朝气步入属于他们的职场。“刚来昆剧院上班的时候,每天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历史感。”
2006年,由“昆四代”挑梁主演的《1699·桃花扇》,一经首演大获成功,而这部带着青春梦想的昆剧正是在昆剧院排练而成。“这是见证我们省昆第四代演员成长蜕变的一台戏。”施夏明说,自此,一部部传统戏在这里得以传承,一台台好剧在这里与观众相遇,很多人的第一部昆剧就是在兰苑观看的。近几年,《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等几部大戏,也不断探索着昆曲现代戏之路。
“转眼十几年,昆剧院陪伴我们成长,浸润我们的汗水。而朝天宫的春夏秋冬,记录着我们的青春故事。”施夏明说。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刘静妍 胡玉梅宋经纬 高达
图 | 现代快报+记者 钱念秋 高达现代快报资料图 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苏州碑刻博物馆、江苏省昆剧院提供
视频 | 现代快报+记者 王曦钱念秋
感谢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文旅局对本文的帮助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和现代快报联合推出“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