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随着制度的完善,统治者的条件越来越优越,能分享出去的东西更多,渐渐有了王爵制度,这个制度不但能笼络人心,又能表达出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其地位的尊淳。
但这王爵制度,为了显示其尊贵,有着种种特权,刚开始没什么问题,但一个国家几百年下来,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扎根可一大批勋贵,而爵位中又有许多分级,其中王爵最高。其实王爵也有分级,郡王、亲王、藩王,因朝代的不同,王爷的封号也可以分出级别,当然,今天主要讲的是,明清两朝中的王爷,所受到的约束为何不同。
王爷的封号(王爷的封号怎么取)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众所周知是草莽出身,虽然坐上皇帝宝座,但是底蕴浅薄,虽然很有想法,自己坐镇国都,让子孙们守卫大明朝的国土,把子孙们都分封出去做了藩王,想他朱家子孙千秋万代。确实在当时朱元璋在位时期,在他的铁血手段下,藩王制度稳固,国家中央集权,让这个新兴皇朝,能强势镇压前朝残余势力。
然而,朱元璋在位后期却开始昏庸,藩王的特权过大,而朱元璋不可能一直高坐皇位,又没有让人信服的继承人,导致藩王制度得不到改善。当时,藩王的权力极大,在自己的封地上说一不二,只向皇帝低头,可以有自己的护卫军队,还能有自己的下属官员文相武相,相当于一个缩小国家,能够自给自足。
朱元璋的理想主义,给后期埋下巨大隐患,虽然藩王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但依然发生造反事件,朱棣拥兵自重攻破都城,成功谋朝串位。朱棣作为过来人,他自己就是一个成功案例,是以为了杜绝这种事情,对藩王制度重新修改,剥削了许多权力,并附加了许多规矩,其中有一条让各地藩王暗恨不已。
藩王在没有皇帝的准许,绝对不能进京,也让后世有了,明朝王爷不许进,清朝王爷不许出的说法。自此藩王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封地中,虽然无忧无虑,却也失去了人身自由,但不得不说,没有了兵权的情况下,又不能随意进出,却能完全杜绝造反的事情发生。
而清朝是踏着明朝的尸骨建立起来的,有句话说得好,最了解自己的是对手,所以清朝对明朝的问题一清二楚,深知明朝晚期迅速衰弱,其中一重大原因便是藩王制度,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清朝立国后,对王爷的分封不再给予领地。
其一王爷没有自己的地盘,权势便会受到极大的约束,其二土地归于国家,政府不再需要每年负担一大笔,无用的开销,不再因此发生国库空虚的问题。因此清朝的皇子皇孙,并没有封王后得到封地的例子。
当然,一个国家的运转,少不了一些人的贡献,极少数功勋卓绝的人,在赏无可赏的情况下,又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迫不得已,会得到封地的奖赏。然而清朝初期,发生过三藩之乱后,清朝对王爷或者藩王,看管得更为严格,封王后只会安排府邸让其居住,也不能掌握兵权。
清朝王爷至此,几乎都只能住在京都,又没有造反条件,生活在天子脚下,只能做个安乐王爷,相对于明朝这样的制度,确实做到杜绝造反的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