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代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亡六国者,六国也
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急速扩大,战争的激烈程度也急剧上升。春秋初年的部队构成主要是贵族武士阶级,这一群体的数量比较有限,所以当时的战争规模一般是几千到几万人;而到了战国末年,由于战争形式从争霸战争演变成灭国战争,各国不得不采取全民皆兵的应对办法,所以这个时期的战争规模扩大到动辄几十万人,尤其是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完全确定了战国结局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始终坚持抗秦的赵基本失去了全国青壮年人口,不管是其战力还是恢复能力都无法和之前相提并论,三晋之地失去了抵抗秦军的最后屏障和心理优势。
反观秦国,虽然此战之后也是损失惨重,不过凭借其占据的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汉水平原三处富饶土地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兵源、积累军粮,快速恢复实力,接下来终于一鼓作气、横扫天下,无人能和其抗衡。可是,当初长平之战时,六国为什么不肯支援赵国呢?难道他们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长平之战双方行军路线图
多国对秦军实力认识度不足
其实,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典故正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据《左传·僖公·僖公五年》中记载: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天下战争不断,诸侯都比较有危机意识,所以他们十分重视保护自己领土周围其他国家组成的缓冲带。
提出唇亡齿寒的宫之奇
当这些缓冲地区遭到攻击时,附近的诸侯出于战略目的,也有基于同为姬姓之亲等因素,从而愿意出兵支援这些国家。不过大家名义上都是周天子的诸侯,虽然周朝的统治力已经无法制约和限制这些诸侯,但是诸侯还是希望为自己的战争行为找出一个合理的正义之名。因此"唇亡齿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出兵理由,也成为了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在《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经常看到它的出现,可见当时出兵支援别国是一种常见现象。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上党郡守冯亭为了私人利益,将本该割让给秦国的上党地区的控制权交给了赵国。因此秦王十分震怒,于是率领大兵去讨伐上党郡。不过上党郡原本是韩的国土,在赵境之外,从而导致赵王对这场战争的准备并不充分。因为对他来说,即使战败,也没有损失自身原有的土地,所以他更认为这场战争是秦王为了找回失去的面子才发起的。
上党郡地图
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在战争初期的心态就截然不同。这场战役开始前,秦军的数量大约有四十五万,加上负责后勤补给的民夫,总人数甚至超过了六十余万。这在当时来说,是秦军参战人数最大的一场战役,可谓是倾巢出动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参战双方外,得到消息的其他五国,却对秦军实力认识度不足,并没有及时支援赵国。
赵国骑兵
秦军是举全国之力,志在必得。而赵军只想着将秦军耗走,这点从战争初期廉颇以守代攻就可以证明。当时,赵国征调参加长平之战的兵马有四十万,基本和秦军持平。而国境内还有在北部防守匈奴的五万左右的精锐骑兵部队,这一部队常年和匈奴战斗,负少胜多,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得到了扎实的锤炼,是胡服骑射改革的优秀成果。
除此之外,邯郸和代郡还能征调大约八万士兵,只是因为从后勤保障的角度来考虑没有进行征调。秦军远道而来,车马疲惫;而赵军作为防守方,有城池和工事之固,又以逸待劳,本身赵军又以战斗力强大著称,所以看起来赵军的胜面似乎更高一些。
影视剧中的秦国军队
当时,赵国国内廉颇、乐乘、赵括(这个时候的赵括绝对是声名远播,在麦丘一战成名,并非后来的纸上谈兵之人)等名将云集,有很大可能田单和乐毅此时也在赵地,在战前来看,这些人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靠着防守耗死秦军。综上所述,此时赵军兵力充足、名将云集、近几年又没有天灾、粮食产量和库存也十分富裕,这就是各国在战前低估秦军的根本原因。
双方外交博弈赵王一败涂地
从战前来看,赵军获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似乎要更大一些,在战争开始的前半年,廉颇接连设置了三道防线,来减缓秦军的进攻,虽然被攻破其中的两道,赵军也有所伤亡,但是从整体战局来看,这些损失也是在意料之中。
秦军主帅王龁
但是赵王低估了秦军的求胜欲望,在主将王龁在廉颇面前没有占到便宜的情况下,秦军主动换帅。据《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
"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也就是说,赵王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派出了战无不胜的武安君白起,忽略了秦军志在必得的决心,而自己又中了范雎的反间计,用赵括替代了廉颇。在外交上先输了头一场。
廉颇不仅战功卓著,还有蔺相如的力挺
接下来随着战争规模的进一步加大,赵王意识到赵军有很大可能耗不过秦军了,开始惊恐,又出了昏招,派人去秦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各国认为两国已经开始议和,赵的处境更加孤立,在外交上又输一场。
笔者认为,赵括虽然作为败军之将,被后世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但是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他曾经说过,如果对方是白起,自己确实没有能力战胜他;不过对方的主帅是王龁,自己战胜他不在话下。从这里看出他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愚蠢的赵王在外交上十分无能,无力在秦国内的朝堂上安插客相也缺乏获得情报的资源,根本得不到对方的真实情况,以致于让自知不如白起的赵括强行和白起对战,导致了后来战局的逆转。
远远逊色于爷爷和父亲的赵孝成王
而且在朝中多位有识之士反对的情况下,赵王完全罔顾战局的真实情况,坚持议和,此举正中秦王下怀,可谓是雪中送炭之举。因为当时秦王也担心其他国家的支援,不过他又没有合适的办法阻止其他五国,在僵持之际,赵王居然昏招迭出,给了秦一个机会。
秦国之前在各国朝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客相和通过贿赂培养了大量的内奸,在这些人的鼓动下,五国国君对二国议和毫不怀疑。两相对比,赵王在和对方的外交博弈上可谓是一败涂地,既不能及时获得情报,又无力取得其他国家的支持,昏招迭出,导致其余五国处在迷茫之中,无法了解战事的进展,最终导致了没有人对赵施以援手。
齐国拒支援粮草引连锁反应
在得不到支援后,赵国不得不独自面对秦国。这时的秦有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汉水平原三大产粮基地,其中关中平原更是有天下粮仓的美称,后勤保障能力可见一斑;而赵境内一半以上的国土是丘陵和草原,只有华北平原是产粮基地,虽然兵力损失不大,但是粮食消耗却要撑不住了。
中国小麦主产区,秦国范围大约是赵国的三倍
在粮食彻底消耗殆尽之前,赵曾经向当时最富饶的国家齐提出过借粮,但是齐怨恨赵参与了五国伐齐,于是拒绝了赵的请求。据《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中记载: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齐王拒绝借粮这件事,后世的《资治通鉴》、《战国策》、《太平御览》等书中都有记载,并且普遍对此事秉持批评的态度。因为这件事最后导致了赵国粮食不足,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被迫出击和秦军决战,使得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最终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大结局。
从上述的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赵王在外交上失败,但是他也主动改变,明确地向齐提出了借粮的要求,而之所以在五国伐齐后还选择向齐借粮,必然有因为齐国富庶,储粮丰富的原因;也是希望齐可以不计前嫌,抱有共同抵抗强秦的愿望。但是他却没有想到齐王比较短视,在大局面前只计较私仇。
五国伐齐后齐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十分微妙
而之所以没有向其他国家借粮,也有很大可能是当时赵军的巨大粮食消耗已经不是其他国家能承受得起的了。彼时魏、韩、楚都遭到了秦的巨大打击,国力积弱,人口凋零;而燕又素来多灾多难,这些国家都缺乏财富和粮食的积累。所以齐有粮、赵有兵,二者合作才能共同抵抗秦国,而倘若这两者合作,其余的魏韩楚燕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围绕在这两国身边,形成抗秦同盟。
事后我们也看到,在赵军被坑杀后,秦军包围邯郸,楚魏分别在春申君和信陵君的强烈要求和某些非常规手段下,紧急派兵支援邯郸,燕也有所表示。这也侧面说明了这几个国家并不是不知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但是在齐拒绝支援赵粮草的前提下,难免让人怀疑秦齐二国是不是有同盟关系或者是攻赵协议,这几个实力相对弱一些的国家不得不观望齐国的态度,这也导致了错过了支援赵国最好的时机,为后来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长平之战遗址
结语
长平之战之前,赵国和秦国的胜负关系是三胜一负,赵占据巨大的优势;而加上这一战,也不过是三胜二负。纵观战国时期所有的诸侯国,这个成绩都是值得骄傲的,何况长平之战之后,秦国也损失惨重,十年未曾恢复过来。但是纵然客观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也无法否认这场战役极大影响了历史的走势,山东六国唯二可以抗衡秦国甚至攻灭秦国的国家之一彻底失去了战斗力,接下来秦军的铁蹄踏遍中原各处,基本无人能够抵抗。
其实除了赵之外的山东五国并非不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通过之后的邯郸危机可以看出来,各国的有识之士是非常支持支援赵国的。但是当时赵军在战前也是充满优势,这一点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理性判断,包括战局持续时间之长也大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在赵自身首先意识到了危机之后,赵王又在外交上犯下了两个不可饶恕的巨大错误,这两个错误极大的影响了战局的走势,也打破了两军之间的平衡。都是临阵换帅,秦军依靠白起战无不胜的声望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支持,而赵军却因为第一战将被更换心生疑惑(赵括一登场就更换官吏,重整军纪,有很大可能是他无法直接继承廉颇的军中声望)。此消彼长,胜利的天平开始朝秦军倾斜
赵括为长平之战失利背上了黑锅
而齐国最后不肯借粮的行为更是加快了赵军败亡的脚步。此举不光是齐赵两国的事情,更极大影响了正处于观望阶段的其他四国。由于五国伐齐事件后,各国和齐都存在芥蒂,这个时候如果齐肯借粮,哪怕不足以满足赵军的需求,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共同抗秦的信号;若是齐不给出借或不借的明确答复,也许还会有别的国家耐不住性子,提出支援赵国;而齐最终选择了不肯借粮,这无疑导致了其他国家对其的内心想法充满了怀疑。
这个时候的齐有可能和秦两面夹击,瓜分赵国;也有可能趁着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打得激烈的时候出兵报被五国攻打的仇。这个时候赵是处于抗秦第一线的位置,而其他国家不是;可是他们更不愿意成为抗齐的第一线。所以齐国明确提出不借粮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国际环境上赵不得不独自抗秦,而国内自身粮草不济,不得不和秦决一死战。所以说,并非是其他国家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是当时的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无法支援赵国。
参考文献
1《左传·僖公·僖公五年》
2《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3《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