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12日06:59 光明网
因质地原因及重视不够67万册民国书刊损毁严重,文献历史可能出现近代断层
国家图书馆的民国资料损毁严重,不少已无法阅读。实习记者郭延冰摄
工作人员正采用缩微技术保存民国文献。实习记者郭延冰摄
数据提供:国图图书保护组 《新京报》制图/程强
核心提示
“触目惊心”,有人士如此形容民国资料保存现状,国图67万册民国文献目前中度以上破损比例已达90%以上,有相当数量已濒于毁灭。类似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
民国文献的“早衰”与其特殊的纸质有关,也与大众对其价值的认识不够有关。目前,国内已开始抢救和保护工作,但仍面临着资金、技术等难题。
文献界人士担心,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如此,中国的文献历史将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断层。
6月7日早上,国家图书馆四层典藏阅览室。刘向一人坐在角落里的书桌前,与管理员相距不足两米,与阅览室中央的其他读者远远相对。
刘向是一所高校的研究生,为完成毕业论文,来查找一些中国近代思想史方面的资料。此前,借阅部的工作人员找到他要的书后,没有把书交给他,而是捧着书直接把刘向带到了这里。
这是一个单独的隔档,共排放了11张桌子,分成两排,与管理员的办公桌前后相接。管理员不用侧身,就可以看到刘向。
刘向的“特殊待遇”源于他借阅的书籍:一本出版于1928年的图书,属于民国文献。
典藏借阅部副主任胡志成说:“这是不得已为之的办法,可以避免读者将民国书拿出馆进行复印或者扫描,因为大部分民国图书已经承受不了任何机械力。”
“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曾对媒体呼吁。
一触即碎的“黄色书籍”
国家图书馆14层书库,在书架的尽头,两辆书车并排停在墙角。书车上的近百本书颜色发黄,用手一摸,书页像蛋酥饼干一样落下碎片。
这都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由于其明显的颜色特征,被管理员戏称为“黄色书籍”。管理员说,这些是刚借阅完送回库房的,全散了,没法再次阅读了。
“在这些书没法立即修复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限制阅读,”典藏借阅部副主任胡志成说。
与翻阅带来的损毁相比,复印造成的危害显然更为致命。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组长周崇润曾做过测试,本已脆化的民国书籍在复印后,页码会立即散落,很难复原。
他解释说,这是因为复印使用的热光源加速了纸张的老化,加上复印时必须压平书脊,对书籍损坏极大。
国图为此定下“禁律”:民国书刊,只允许现场阅读,不允许外借,不允许复印。但这并不能弥补民国书籍大面积损毁的现状。
“触目惊心”,这是国图馆长詹福瑞第一次走进存放民国书刊库房后的感受。去年春天,这位新上任不久的馆长听说了民国文献破损严重的情况后,决定亲自去看看。
“随便打开一本书,再合拢时就满手的碎纸屑。”詹福瑞说,整体看来,民国资料老化的程度是历史上所有时代的文献中最为严重的。
去年年底,国家图书馆完成了一项名为“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课题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图馆藏文献中,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最为严重,纸张PH值均低于4.5,中度以上破损比例已达90%以上,民国初年的文献已100%破损。
根据统计,国图所藏民国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和报纸,总计约67万册(件),其中民国图书45万册(件),期刊20万册(件),报纸合订本2万余册。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献已经不能或难以提供阅览。
相似的损毁程度在收藏民国文献较多的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吉林图书馆也得到了证实。
“这种状况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抢救民国文献决不仅仅是国家图书馆一家的事情。”詹福瑞表示。
眼看着一本书死去
“一个人一辈子能看到多少次生老病死啊,但你在查阅民国文献时,常常能看到一本书老去、死去。”
上海图书馆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吴忠侠常会看着那些民国时期的《申报》感慨,一种报纸的消失就这么直接、这么不可逆转地在眼前发生。上图是全国保存民国报纸种类最多最全的图书馆,虽然尽力保存报纸原样,但每年还是有一部分报纸没法再次阅读。
相较于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献,民国书刊最为“年轻”,学术界甚至不把它们归入古籍。但它们的“寿命”却是最短的。
民国时期,1912~1949年,似乎就是刚刚逝去的岁月,就在这个时期,西方机械造纸和印刷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这铸就了民国书刊与生俱来的“娇气”。
周崇润是国图图书保护组组长,他和组员们主要的工作是对善本和古籍的修复与保护。可是近些年来,他发觉在现存各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民国时期的文献是保存难度最大的,甚至比古代的线装书还难以保护。
依照国内外通用的标准,影响纸张寿命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造纸时采用的原材料;二是纸张本身的酸碱度。
中国传统纸张有“纸寿千年”之说。周崇润说,宋元书籍距今已近千年,但现在拿出一本善本,翻阅起来依然不会有障碍。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造纸在选料上多用麻或者植物的韧皮纤维,工艺也以手工为主,这样造出来的纸张一般为中性或偏碱,即便是遇到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腐蚀,也依然会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到了明清时代,造纸的原料更多的改用竹子,造出的纸质虽略逊于前者,经认定也可以保存500年左右。
而民国时期正是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过渡的时期,造纸材料混杂,机械造纸制浆工艺落后,文献用纸多为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纸张酸性强,质量差,造成保存期很短。此外,当时图书多为洋装书,装帧工艺落后,使用过程中也很容易造成破损。
周崇润和同事们研究得出,民国普通报纸的保存寿命为50年左右,民国图书的保存寿命为100年左右。他们认为,如果依目前民国文献的老化速度任由发展,国图的民国文献很可能会在50年至100年间消失殆尽。
书的生长环境
国图业务处的朱天策已在国图工作了近30年,他的脸上有些红点,这是螨虫的症状。几位老同事也有同样的病,朱天策说这是在柏林寺的旧馆址得下的“职业病”。
“文革”后,因为北海西侧的国家图书馆空间有限,大量的民国文献无法存放,经周恩来总理特批,将雍和宫东侧的柏林寺作为国图的分馆,用于藏书。在朱天策的记忆里,那个寺庙很大,但是房屋已经很破旧了,房上的土随时会朝下掉,不少屋子还漏雨。由于灰尘太多,加上阴冷潮湿,书刊中容易生出螨虫,通过接触,又传染给人。
“环境不好,人都会生病,又何况是书呢?”朱天策说,书的寿命和人一样,是和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
对书籍来说,温度18~22摄氏度,湿度50%~60%的恒温恒湿环境是最适宜的。但在目前的国家图书馆,只有善本和部分古籍可以依据这样的标准存放。
按照国图的说法,在过去的50~100年间,对于民国文献,几乎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力量有限,政府对文献保护的投入很少,仅用于古籍保护都显得捉襟见肘,更不可能考虑民国文献。
在朱天策看来,人奔波劳顿会影响健康,书也一样。爱书的人最怕搬家,可是我国的很多图书馆都曾像国图一样,在历史的变迁中多次搬家。
1912年8月27日,中国近代第一个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正式开放接待读者。一年后,京师图书馆停办,并于1917年搬迁到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国子监南学旧址。1931年,又迁往北海西侧建成的新馆。文革后,大量民国资料移至柏林寺。
“国图的人对柏林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终于有了一个地方可以存放这些民国书刊,另一方面,因为柏林寺房屋本身的破旧、存放条件的恶劣,也损毁了部分民国书刊。”朱天策说。
1987年,新的国家图书馆落成,柏林寺内所有的藏书一并搬入新馆。朱天策记得,仅擦拭藏书上积落的灰尘,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新馆有了比较充足的存放空间和相对优越的库房条件,可是,民国文献一直是在近似于自然状态下存放的。天太热了,就开一段时间空调,空气不好了,就开窗通通风。恒温恒湿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保存“灵魂”还是“肉身”
一本1925年版的《孽海花》被轻轻打开,平摊在玻璃板底下,“咔嚓”拍摄一张,翻至下页,再“咔嚓”一张,再翻下页。拍摄机旁边,还有两本书等着缩微。这就是小谷一天的工作内容。
学法律的小谷几年前来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在这个摄制间里开始了对图书报刊的缩微拍摄工作。这是目前保存文献最常用的办法。
该中心摄制科科长曹宏介绍,这种方式可以完整地将纸张上的文字复制成胶片上的成像,然后冲洗、曝光,给读者提供胶片阅读,同时将母片封存,一张母片在严格条件下可以保存500年。为节省成本,民国书刊的缩微采用了目前电视电影拍摄使用的16毫米的胶片,每卷可以拍摄1200~1300拍,一拍是两个页码。
最开始,这项技术针对的更多是古籍善本。从2002年起,该中心将文献抢救的重点转到民国时期出版的普通书刊上。至今,共抢救民国时期旧报纸3700余种;旧期刊14000余种,民国图书16000余种。
也是在2002年,该中心投入100余人,开始了在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的民国书调查摸底工作,希望能够全面掌握民国书的损毁情况。但是原计划5年完成的普查现在看来可能要延迟了。在很多馆,一些民国书还没有来得及编书目,普查需要大量的工作。
“按照现在工作人员每个人每月2万多拍的进度,仅拍摄完国家图书馆的民国藏书还需要5年,不包括副本。”曹宏说,“一边是民国书刊的迅速老化,一边是普查和缩微的全面展开,至于哪个更早结束,裁判员只有一个:时间。”
缩微保存的是书刊的内容,是“灵魂”,在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徐忆农看来,这还不够,保存书刊的“肉体”更为重要。
她认为,缩微在保存内容的同时,也伤害了书刊的原生态。“民国的书籍太脆,有的书拍摄时必须拆开进行,拍完后散开的书页就无法粘贴上去。”徐忆农说。
她以《女学报》为例说明保存书刊“肉身”的重要性。《女学报》是中国第一份妇女期刊,1898年于由梁启超夫人李惠仙和康有为的女儿康同薇在上海创刊。报纸单面印刷,折叠成32开书的形状发行,阅读时打开。这种独特的形式本身就是中国报刊史上的特例,本身形态就具有保存价值。但是,缩微后,这种形态没了。
其实南京图书馆大量的缩微工作还没有展开,但是徐忆农说她已经开始发愁,这种损伤性的抢救方法,是否就是将文物本身的附加形式摒弃。
昂贵的“脱酸”方案
徐忆农听说过一种叫做“纸张脱酸”的技术,这种方法能在不破坏原生态的情况下延缓书刊寿命,但南图无力购进这套设备。
这项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英美等国得到认证和推广,上海图书馆曾考虑引进这套技术和设备。该馆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吴忠侠介绍说,这套机械中有一个真空舱,不用拆散书页,放入书本后依靠机械力直接压挤出水分和空气,然后挤入碱性液体进行中和反应,方便又不损害书籍。
但上图最终还是放弃了引进方案,原因是成本太高。仅引进一套大型设备,就需要几百万的投资,所有的材料也需要进口。上图曾经做过估算,每处理一公斤书,需要20美元。
吴忠侠说,虽然上海市财政非常支持图书保护,每年有100万的经费拨款专门用于图书抢救,但是相对于纸张脱酸工程所需,依然难以满足。而且,仅存放这套大型设备,就需要200平方米的厂房,加上一些辅助设施,共需要400平方米的场地。
于是,不久前,上图和上海其他几家图书馆、档案馆携手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全市成立一个抢救中心,引进一套设备,供全市所有文化单位共享。
在提出这项建议的同时,上图自己也在试验纸张脱酸方式。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把书放在碱性液体中浸泡,或者放在蒸笼中用碱性气体熏蒸。这也是全国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脱酸方式。
不过,这种方式必须要完全摊开铺平纸张,对于书,因为不好拆开,并不适用。上图也只是对一些酸化严重的老地图、单面印刷字画、名人手稿、报纸孤本等做过试验。
“相比传统的古籍修复,民国文献的修复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课题。”国图图书保护组组长周崇润说,以前的古籍修复,都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操作,大量的工作是裱纸、修修补补,但这些工序在民国文献这里都不适用了。一本古书的页码散了,可以手工重新装订,纸张碎了,可以在背后裱上一层纸,不会影响翻阅,但是民国书刊开始双面印刷,开始逐步采用机械装订,古籍修复人才到了民国文献,都发挥不了太大作用了。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变黄、变酸、失去机械强度,最后成为碎片纸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延缓这个过程。”周崇润说。
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大家一般都认为越是古代的越是珍贵的,忽略了民国文献本身的参考利用价值。”国图馆长詹福瑞说。
目前,抢救保护民国文献还存在诸多障碍,首要一条就是观念,一般人很难理解民国文献保护比古籍善本保护更为急迫。但文献研究界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民国时期,政治经济虽然衰败,思想文化却大放异彩,社会转型、学术兴盛、方法创新三位一体,互为因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中西汇流、百家争胜的兴盛局面,所以,民国文献是一批极为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
另一难题在于资金。詹福瑞认为,没有专项经费,单纯靠各馆的事业经费来抢救和保护民国文献,很难。
采访中,各地的图书馆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设想:联手向文化部提出设想,由文化部统一制定抢救和保护方案,投入专项资金。
“保护是肯定的,但是如何保护,则是一个需要多方论证的重大课题。”6月6日,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司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近几年对文化事业方面的经费投入逐年加大。
2002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主持开展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每年投入2000万资金,历时四年,工程将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乃至博物馆的珍贵古籍善本,有计划地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复制,适量出版。并根据所选用底本的文物、学术价值和版本特点,采取不同的“再造”方式。
今年年初,文化部又启动了“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规划工作,希望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对全国乃至海外中国古籍文献数量和保存状况进行普查、文物定级,基本修复完成属于国家一、二级文物的珍贵文献。
“依民国文献的数量和保护所需成本,投入经费将远远超出以上两项工程,也可能将是文化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资金投入。而且,机械的储备、技术的储备、人才的储备,一系列的操作可能性都需要经过论证后才可进行。”这位负责人表示。
据称,目前,文化部尚没有这方面的立项计划,会等待多久,很难预测。
“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也许能看到甲骨文、敦煌遗书,却看不到民国的书刊,这该如何向后人交代?”国图副馆长陈力充满担忧。
-名词解释
民国文献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至1949年9月止我国出版的中文文献。
国家图书馆所藏民国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及部分名人手稿,总计约67万册件。其中民国图书45万册件,期刊20万册件,报纸2万余合订本。
民国资料是民国这一新旧、中西各种社会思潮汇聚、碰撞的特殊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学界认为,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
本报记者 秦文 北京报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