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3、党的十九大
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4、崇高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直接关系着人生目标的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
5、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要安身立命、成长成才、贡献社会、需要不断的调整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学习掌握运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正确调整自己的行为。
6、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法制保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7、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8、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9、这门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性质: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任务: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0、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11、人生目的是什么?(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方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
12、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人在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中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度,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11、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过程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12、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方法及实现条件?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评价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相统一。
*坚持物质的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实现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3、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14、什么是世界观及其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系:*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5、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我更好的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6、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17、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18、树立正确的幸福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首先,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其次,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再次,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相反,只有在为社会作贡献、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获得幸福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产生更大的幸福感,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
19、应该树立的观念。
幸福,得失,苦乐,顺逆,生死,荣辱。
20、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认得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
21、理想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特征: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2、什么是信念及构成要素?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3、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2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谈治国理论》第1卷)
25、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26、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引中国人民创造咱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27、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艰辛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28、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这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29、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加的,而是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社会理想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jinx 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30、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能够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拥有孕育与中华民族悠久辉煌历史文化之中的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31、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32、民族精神的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
33、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34、做忠诚爱国者。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35、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
36、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增强国防意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3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这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3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关系?
*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现。
*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次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39、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及其在中华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要求我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实质。
*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40、道德的定义?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准确把握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是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的前提。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1、道德的起源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42、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3、道德的功能?
*认识功能: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规范功能: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
*调节功能: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44、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4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46、中国革命道德?及其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47、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48、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
*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权益。
49、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50、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51、家庭美德
*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和睦。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是有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和文明相亲相爱。(P122 )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
*责任是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关键环节。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
*社会物质条件是指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5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53、法律的含义?
*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5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纸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二是国家机关负于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服与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55、法律的历史发展
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
5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档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5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
58、宪法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赎回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1982.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五次修正:1988、1993、1999、2004、2018.1。
59、我国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60、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61、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项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62、民事能力?
*完全民事能力(年满十八周岁且精神正常)
*限制民事能力(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63、我国刑法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指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罪行相适应原则: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64、犯罪构成包括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6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66、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7、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68、法治思维及其内涵(定义、含义):
法治思维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它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
69、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70、怎样培养法律思维?
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办法 参与法律实践 养成守法习惯 守住法律底线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71、*正当防卫的条件。
范围:必须存在不法侵害行为 时机: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目的:保护合法权益 对象: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限度: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7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想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73、法律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平等的,统一的。任何公民都是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一体,并把自己依法履行义务作为他人依法享受权利的实现条件。
7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其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最后,有些法律的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