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双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高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一是要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在各种思潮的相互比较和竞争中,清晰而响亮地发出马克思主义学术正声。二是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当代中国伟大变革和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实际,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中,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升华和学术跨越。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牢记为人民做学问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深入火热的群众实践,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四是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融合。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从科技革命、时代变革中拓宽多学科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手段,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和理念。

摘编自《人民日报》

【毛军吉、刘意: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双碳”承诺】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毛军吉、刘意表示,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双碳”承诺。首先,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深刻认识到推行“双碳”承诺是一场大仗、硬仗和苦仗,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囊括供应、价格、运输及消费各环节安全,涵盖能源全生命周期,应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多措并举,实现有序、有效、安全降碳。同时,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一方面,要稳中求进,筑牢绿色能源屏障;另一方面,尊重规律,科学发展新型能源。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协调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节能减排的关系,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最后,要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我们必须携手合作,才能做好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战的准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摘编自《光明日报》

【郭万达:以数实融合推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数实融合能够有效强化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有效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有效催生现代产业的新形态新模式、有效提升产业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尚未全面融入实体经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数实融合动力还不足、融合尚不平衡。进一步以数实融合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需做好几个方面的统筹。一方面,要统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统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时,还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与此同时,面向未来,进一步激发数实融合的引擎动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一是坚持“以数强实”。将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数实融合过程中产业变革、企业创新、组织革新、技术进步、产业链升级、场景创造等,推动形成更多产业新模式与企业新形态。二是强化引领示范。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实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推动开放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应用创新,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四是加强政策保障。需完善顶层规划设计,坚持整体谋划、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增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各领域各行业之间、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政策系统性、协同性。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李宏伟: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宏伟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营经济同样是法治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让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得到法治保障。一方面,从民营经济关注的重点入手,需围绕民营企业经营需求开展地方立法和政策制定,切实开展地方法规和政策规定清理,创新完善企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从而不断完善地方立法和政策。另一方面,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包括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提升政府机关政务服务水平、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从而持续形成良性循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除此之外,可以以提升司法质效为抓手,助推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障。通过充分发挥商事审判的智能化作用、真正激活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法审慎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当然,民营企业经营者也要充分发挥自觉守法作用。开展普法教育,强化诚实信用建设,强化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守法引领功能,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在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

上一篇: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历史资料.docx
下一篇: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