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个人碎碎念:一名历史学硕士的就业之路

个人碎碎念:一名历史学硕士的就业之路

个人碎碎念:一名历史学硕士的就业之路选择还是挺多的。

作者补充:首先感谢重楼学长的转载,我自考研期间就关注学长的公众号了,承蒙得到学长邀请,再补充一点。体制内考试,每年下半年(9-12 月),多为教师岗校招(如江浙、深圳、武汉等地)和公考(选调,国考,江浙省考),上半年(3-6 月)多为教师公开招聘(笔试加面试)和公务员联考、事业单位考试等,每项内容准备都不同,建议有一到两个侧重点,重点准备,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可以多注意一些马院的有关招聘,本科马院有史纲课,准备近现代史内容即可,大专只有思修和毛中特两本教材,可以提前看看,但这几年越来越激烈和饱和,也有运气的成分,所以不要把重心放在这,历史教师中新教材是重点,把每一课的各个环节提前准备好,可以去找一些优质课公开课听听,重点章节可以写一下逐字稿。

历史学硕士就业来说,虽不如热门专业,亦或被称之为“红牌专业”,但总归选择不是那么的“窄”,简要来说,大家基本都会卷体制内,以公务员,教师岗,事业单位为主,尤其是教师岗居多。对我而言,硕士期间的就业虽然也是一路艰难,但总归是比本科多了更多可能,关于我的就业历程应该不具有普遍性,因为“网”撒的太大,各方面都有尝试,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现将心路历程写下,总归有些参考。

首先是教师岗,这也算是我面试最多的场合。教师岗地区难度也是有差异的,笔者参加过江苏和山东两地,简要说一下,江苏教师编,尤其是苏南一带,很看重学历和个人获得荣誉,尤其是校招时候,往往面试之前需要根据你简历打分,按照一定比例进面,再进行竞争,多数不需要笔试,面试抽题或提前给题目都有,即按教材某一章节进行 10 分钟无生试讲,当场出分,报录比依据学校情况会有差异,我参加过无锡和苏州两地招聘,基本都是如此,这就需要在校期间多拿校级以上奖励,以及对课本要熟悉,关于我的面试结果还不错,共上岸了三场(但可惜的是因各种因素,后来均放弃)

期间也有一些感触,比较好的学校,尤其是拔尖类的高中,比如无锡天一和省锡中等等,很少会招历史老师,如果招的话,要么本硕985是起步要求,要么多数要求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奖,不够出色报名连初筛都过不去,一些中上层初高中要求稍有降低,但竞争也尤为激烈,部署师范和本地师范高校随处可见,所以要想成功,学历是入选前提,自身实力也是不可或缺,当然上述是针对各地人才引进而言,如果走考试制的,学校就没那么重要,仍是以成绩为主。

山东则比较公平,少了人为的筛选,多数是笔试加面试,招聘时间晚,多数在年后。笔试时不看学校,考察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数按1比3进面试,全程无学历歧视,不论985还是普通高校,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按成绩论高下,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报名人数很多,进面分差很小,笔者参加家乡教师编考试就是如此,虽进面,但大家基本都是分数差不多,基本是凭靠面试取胜,而且山东面试极其晚,我档案都已经邮寄到单位了,这几天才刚面试完,全程持续两个多月之久,很容易等不住。

山东中学教师而言,也有人才引进的,但不算多,我记得有烟台,滨州,济宁,临沂,菏泽,东营等地,最大优势在于流程较简,出结果快,但历史岗并不算多,省内两大师范毕业生经常看到,需做好充分面试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浏览招考简章中,今年天津、青岛、苏南等地很多职业学校(笔者搜了一下,应该包括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艺术学校、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等)招考历史教师,应该是近几年课标要求,将历史列入职校必修课程,所以有一定缺口,这也算是拓宽了新的就业渠道,如果不能接受中学教学压力,或自身较为佛系,职业学校也是个不错选择。

最后,也尝试过一些高校招聘,因无学生干部经历,所以重心放在教师岗,硕士能选择的范围是较偏远地区的本科(二本学院为主)或内地专科(高专和高职两类),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可参与马院岗位竞争(但目前来看公办高校已有饱和趋向,民办仍有大量缺口)。笔者去年曾参与过东北这边一所本科高校面试,笔试为专业基础知识,进面试后以第二名惜败。四月底山东某公办高专院校发布人才引进公告,笔者遂以尝试的心态报名,经历过笔试的肌肉记忆后,面试讲课时,则比较考验前期打磨,需要将每一节流程提前构思有所熟悉,多数临时抽题的场景下更是如此,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有了前期基础,对每一章节导入和流程心中已有个大概,最终在报录比41比1的情况下,经过两轮筛选,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个人也认为是比较幸运了,这对当下的我,也是最合适的选择,我可以继续阅读,写作,教书,干着自己喜欢的事,继续呆在校园,至此,我的就业之路才算完成。

公务员之类,笔者参加了国考,山东省考,山东定向选调生和江苏省事业编统考四场考试,其中山东某地选调招一排二进面,总分未能逆袭,江苏省属事业编招三排二进面,因后续有冲突不得已自动放弃面试,其余两个皆铩羽而归。对我来说,公考准备时间是最长的,从去年七八月就开始准备,持续时间半年左右,但我并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全国巡考,只选取了家乡附近,所以实践次数较少,有一些遗憾。

历史学能报的岗位很少,除三不限外,多数为档案馆,党史研究室,方志馆,文旅局等等研究室类,而且竞争属于较为激烈,笔者所在学校多了一次定向选调生机会,多数报录比在30比1左右乃至更低,如果没有这次机会,卷国考省考的话,50比1乃至更高也是很常见,上岸难度也是可想而知。

其实我自己而言,并不是很喜欢其中内氛围,报考多多少少有些随波逐流了,后来选调失败后,我并没有多少沮丧,反而在考场外是舒了一口气,因为在政府大楼面试时,因为有一些接触吧,感觉到这可能是不适合我的,所以在之后虽然递补到了政府事业编,犹犹豫豫中,我也是选择放弃了。人生的选择有很多,总要学会放弃,选择一条自己不会后悔的路吧。

我个人建议,如果有教书育人的意愿,并且在中学实习过并不排斥其中氛围,教师编自然也是首选,亦可当作保底行为,需对此认真准备,尽管有许多人似乎瞧不上这份职业,但对历史学子而言,教师编是一份选择最多,且专业对口的工作,他能给我们最基本的温饱与稳定,又怎样奢求过多呢(当然,现在竞争也是愈来愈激烈了,也并非说想去就能去的程度)

我接触过一些同学,可能并不喜欢当中学教师,除自身意愿外,可能有一些客观因素,列举从网上搜到的吐槽点,比如与学生和家长事之间的接触,教学压力和教学时间诸如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与选择,任何工作都必然要承受相应压力,看个人能否接受与化解程度不同了。也由此不必过多勉强自己,或选择考博继续求学,或转向其他赛道,考公、高校岗、事业编人才引进等等,这些单位招聘时,多数岗位不仅仅限制历史学报考,比如辅导员,需要与其他专业竞争,当然也意味着付出更多努力,再或者去企业文员,出版社,杂志社,教培机构辅导也有一些,但这不具有普遍性了,需要热爱加时机相配合。

最后,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寻找工作,其实都离不开本科四年和硕士三年的积淀与成长。在一次面试时,考官曾问我为何想成为一名历史教师,思考一番,提及我从本科到硕士以来,遇到许多对我有影响的老师,他们中有人白发苍苍,却仍在三尺讲台,有人对我抱以谆谆教诲,安慰我度过难关,一所好的学校,一位好的老师,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或许当时讲课的内容早已经不记得了,但至今闭眼仍能想起他们站在讲台的模样,那份记忆刻在脑海,一言一行对当时的我有着不可言说的影响与渲染,至今有很多鼓励也难以忘怀,这也算是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我曾懊恼高考的失误,曾假设考研的抉择,曾设想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做出怎样选择,每个人在学校总不是能一路顺心,总会有一些遗憾,即便如此,我不会后悔所做出的每一步选择,人生当中有很多偶然,但其中又有难以言说的必然,所以,不用去理会别人对你的干扰,也不要后悔所做出的选择,继续向前走吧。

喜欢的话请点个在看~捧个人场就行~

上一篇: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
下一篇: 对历史学研究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判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