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省20082008————20112011年高中历年高中历史会考方向分析史会考方向分析二、科学地安排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进度;三、明确历史会考试卷试题的构成;四、会考模拟试卷的命制与练习;五、了解近年福建省高中历史会考的七套试卷。六、各次会考试题比较。一、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会考考纲;必修一,必修一,3838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1——1111题),题),2222分;材料分;材料题(3131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强化,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强化,3232题欧洲的联题欧洲的联合,各88分),分),1616分。必修二,必修二,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212——1919题),题),1616分;材料分;材料题(3333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事件及变化,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事件及变化,3434题新航路开辟和经济全球化,各题新航路开辟和经济全球化,各77分),分),1414分。必修三,必修三,3232分:选择题(分:选择题(2020——3030题),题),2222分;材料分;材料题(3535题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三民主义、毛泽题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东思想,)1010分。
必修一,必修一,404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1——1212题),题),2424分;材料分;材料题(3131题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题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232题社会主义运动即苏俄、新中国成立,各会主义运动即苏俄、新中国成立,各88分),分),1616分。必修二,必修二,3131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313——1919题),题),1414分;材料分;材料题(3333题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题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1010分,分,3434题罗斯福题罗斯福新政,新政,77分),分),1717分。必修三,必修三,2929分:选择题(分:选择题(2020——3030题),题),2222分;材料分;材料题(3535题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形成发展,)题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形成发展,)77分。必修一,必修一,404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1——1212题),题),2424分;材料分;材料题(3131题中国近现代屈侮到强大外交,题中国近现代屈侮到强大外交,3232题中国古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欧美代议制,各代政治制度和欧美代议制,各88分),分),1616分。必修二,必修二,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313——1919题),题),1414分;材料分;材料题(3333题大跃进和改革开放,题大跃进和改革开放,3434题经济全球化和区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各域集团化,各88分),分),1616分。
必修三,必修三,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2020——3030题),题),2222分;材料分;材料题(3535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当代互联网)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当代互联网)88分。必修一,必修一,404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1——1212题),题),2424分;材料分;材料题(3131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题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232题英国权题英国权利法案,各利法案,各88分),分),1616分。必修二,必修二,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313——1919题),题),1414分;材料题(3333题张謇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题张謇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434题欧洲一体化,各洲一体化,各88分),分),1616分。必修三,必修三,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2020——3030题),题),2222分;材料题(3535题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派、西方人文主题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学派、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义的起源与发展)88分。必修一,必修一,404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1——1212题),题),2424分;材料分;材料题(3131题中国近代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以题中国近代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以抗日为主;抗日为主;3232题民主与法制,包括罗马法、权利题民主与法制,包括罗马法、权利法案、新中国宪法等,各法案、新中国宪法等,各88分),分),1616分。
必修二,必修二,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1313——1919题),题),1414分;材料题(3333题民生问题,包括三民主义、罗斯福新题民生问题,包括三民主义、罗斯福新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434题两次工业革命的题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与影响,各发明与影响,各88分),分),1616分。必修三,必修三,3030分:选择题(分:选择题(2020——3030题),题),2222分;材料题(3535题中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看法,)题中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看法,)88分。必修一,40分:选择题(1—12题),24分;材料题(31题中国明朝内阁制度和英国内阁制度的比较;32题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成就,各8分),16分。必修二,30分:选择题(13—19题),14分;材料题(33题工业革命与世博会;34题美苏两国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启示,各8分),16分。必修三,30分:选择题(20—30题),22分;材料题(35题近代中西方思想解放及作用),8分。必修一,40分:选择题(1—12题),24分;材料题(31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加强——郡县制、三省六部制、废丞相等;32题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冷战、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各8分),16分。
必修二,30分:选择题(13—19题),14分;材料题(33题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34题地理大发现及影响,各8分),16分。必修三,30分:选择题(20—30题),22分;材料题(35题孙中山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新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8分。二、科学地安排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进度二、科学地安排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进度从2010年11月15日至2011年1月7日,从2011年4月25日至2011年6月15日,共8周左右复习时间。通常这样安排:必修一、二、三各自复习两周,即用6课时复习一个模块;余下两周,差不多5课时左右,进行综合模拟训练、讲评。每节课后作业应体现有效性,及时检查、评讲;作业量不宜太多,以免让学生逆反;但也不能太少,否则无法完成复习任务。建议平时每天课后学生花在历史学科上的复习时间(包括读、写)在45分钟左右,周末可以适当增加作业量。一、2008至2010年会考试卷试题;二、2011年会考考纲适应性练习习题;三、兄弟学校互相交流模拟试卷;四、围绕会考考纲考试范围,自主进行命题。(注意:题型结构、内容比例、试题难度应严格按照会考考纲要求。P6) 各次会考试题比较 各次会考试题比较 以必修一为例: 2008年6月 第2题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009年6月第2题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C.行省制D.内阁制 材料二 2011年1月 以必修一为例:以必修一为例: 2009年1月,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形 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这一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经互会的成立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2011年1月,32. 以必修一为例: 以必修一为例: 2009 2009年年11月, 月,32. 32.(二)( (二)(33)美国是近代典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美国是近代典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国家,英国是典型的 国家,英国是典型的___ ___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___政体国家。( _政体国家。(1 2009年6月,32.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 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 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权利法案》 (1)材料一表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由此 奠定了什么政体的基础?(2分)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政体:君主立宪制。 2010年1月,32.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 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 募或维持常备军…… ——摘自《权利法案》 (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何种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以必修二为例: 以必修二为例: 2008年1月,1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 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 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 A.都江堰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2009年1月,13.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 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 多年 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 料中的“它”是指 A.郑国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2011年1月, 14.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 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 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B A.隋唐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以必修二为例: 以必修二为例: 2008年6月,15.“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船 2009年1月,16.民以食为天。
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 能够传遍世界,主要得益于 A.郑和下西洋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宗教改革 2011年1月, 34.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 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5分。注:不得照抄原文) 地理大发现是指15 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 商贸范围的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分) 地理大发现促进会物种的交流,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2010年1月,34.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材料二(图略)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 处建立联系……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 的互相依拍所代替了。 (1)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人什么时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