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你对2019年淮安中考历史有何期待?

你对2019年淮安中考历史有何期待?

你对2019年淮安中考历史有何期待?淮安市2019届的初中毕业生,三年使用的历史教材都是新教材,作为淮安初中历史教师,会对2019届淮安中考历史有何期待?

没什么好说的!怎么考怎么教怎么学!

1、历史中考应该以书本基础知识为主,适当体现历史线索和历史价值观,结合现实热点。2、历史中考历史指南应早点确定,目标指向更明确一些,例题题目难度降低一些。3、中考题型可以适当增加些开放性试题数量,培养学生分析史实运用知识的能力。

2O18年9月开学前,全市最好明确是否考世界古代史;《中考说明》能及时提早发给一线教师:九下新教材春节后发,会影响整体复习,建议2019年,中国古代史的考试比例可以较以前少些。

尽快确定中考范围,好让大家有针对性的复习。

不考世界古代史,因上课时间有限,而中考范围的内容多。九年级下册历史书早点发。

建议适当考查世界古代史的的内容,降低难度。

立足考点,侧重基础。明确考点,让老师和学生有个抓手和方向

不管是开卷还是闭卷,我觉得历史考试更应该注重历史分析。多考察学生的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以基础知识为主,不主张太难。

侧重基本史实的考察,结合材料分析

不要考死知识,尽量让学生理解历史,感知历史,题目也一样

材料选取可联系生活、时事;大题考察可以更灵活,比如将自己的观点撰写成150字小论文等。

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得以教材为主,相对的考量学生的历史思维模式

大题更具发挥性。中国古代史的比重稍微再多一点。

分值不要不伦不类的45分,50或者60都可以啊,45分,多尴尬,跟其他市的老师交流都困难。分值稍微提高点,且闭卷。

分值只有50分左右,六本书的内容太多,能否考虑到缩减一些内容。

夯实基础史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记忆性的知识点希望比例减少;加大区分度。加强积淀,重视理解,增进应用。

教学内容或者说考试内容与中考分值严重不符,导致很多学生甚至家长对于历史科目的无视和不尊重,希望能让中考历史不要这么尴尬

开卷内容也过于简单了。死记硬背的东西少点。

减少考试章节和内容,闭卷考试,适当增加难度!

建议题目符合传统,突出重点,难度适中,新教材感觉不太好把握

考题不要太偏,问法不要太绕,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要咬文嚼字。考题多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典型性!考试不要在形式和花样上盲目创新,增加学生和老师负担。

不是考点的内容坚决不考,避免老师要求学生什么都记,学生任务繁重。

希望能侧重基础知识考察,降低难度。

试卷可以加一点难度,闭卷考试。

可以加点判断题

课时每年都非常紧张,多交流优秀资源吧。

中考指南仅仅围绕课本编制,建议不要出现一些书上和课程标准上没有的

能增加对材料的理解考查,加深点难度

史料分析的题目建议通俗易懂,兼顾薄弱学校学生的基础

史实与史论的辩证统一

让初中生充分了解我们自己祖国的历史

试卷语言反复斟酌,无歧义

能有一些地方特色的题目,适当涉及地方史。立足教材,立足学情,加大地方史考察力度!

难度不要有。难度要适中,以考查能力为主。难度低点按课标出题。

难度应该稍微提高。试题难度适当加大。试卷难易应有一定的梯度,提高历史学科在中考总分中的比例!

试卷难度不要太大,总分值适当提高。

提高分值。题量增多。

提高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

题目不要偏,不要怪就好。题目紧扣热点,能更多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不是考过就忘。

闭卷考试。不要开卷。中考题型应该多样化,不应该只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希考试的深度还是在选优的基础上照顾到乡下中学的孩子。当然,若不以教学的平均分开评价老师,还是希望难易的比例是7:2:1,可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还是希望8:2

希望考查要点相对减少,6本书要点太多。中国现代史可以适当减少。

希望考纲能够在年底颁布,以为后期的中考复习指明方向;希望市县教育局多举行新教材研讨学习交流活动;多举行新教材中考复习研讨会,及新教材中考解读研讨会。

希望历史中考也能体现学生的差别!

希望内容更丰富贴近社会生活

希望能给予指导意见,以导学的形式呈现

希望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真正发挥历史教材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考试而考试

希望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主,而不是应付中考

希望重考察能力

新教材第一年中考,建议难度设置不要太大。另外,建议世界古代史纳入中考。

新教材内容太多,不宜出题过细!

新教材史料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适当缩小考试范围或考题难度。

选择题的情境创设新颖一些,材料题的设置多关注热点。

学会用历史史实来解决现实问题

以基础为本,附带几分的开放性创新题

以能力为导向,不再单纯的考察知识记忆与课本查找,逐渐向阅读分析过渡。向教育发达地区看齐,避免初高中的衔接困难。

以整体知识为主,不要考小字部分!

增加创新题型。增加题量。

中考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要一年难,下一年又特别简单,近几年中考试卷个人认为12年最具有参考价值。希望淮安中考越来越具有操纵性和期待性

最好能和高考结轨,根据高考来改变中考

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衔接,重点考察与高中衔接大的内容

有些建议是建设性的,有的建议是相互冲突的,有的行为是现实而中庸的,有的还是怀揣理想,脚踏实地的。摘要整理:

1、希望“考试说明”能再早一点出来,更方便一线教师“有法可依”。2017年使用的初一统编教材和2016年的初一新教材相比,内容表述的细节变动非常多,“考试说明”可以关注这些修改,对于2016年教材中明显的错误,要予以纠正,纠偏。对于每个考点的说明,既要紧扣教材,又要符合课标,并更具面向淮安考生的针对性。

2、考虑现实因素,尽管连续多少年世界古代史都没有考,而且分值已经降到了区区45分,还是建议中考将世界古代史纳入考查范围,哪怕只有区区1个单选题。因为有的学校一直都没有上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这样教出来的毕业生历史知识是不完整的,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完整的。

3、中考能和政治分场、分时、分卷。或者参考物理化学的,合场、分时、分卷,各用各的时长。

4、提高历史分值。

上一篇: 《自然》最新论文:社会因素对21世纪全球变暖有重要影响
下一篇: 如果我们都把存款取出来,放在家里,对社会和个人有什么影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