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归根到底就是有关于过去了的人和事的集合。那些人和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在当时其实就未必能原原本本记录下来,更不用说以后的人去怎么看待他们了!所以,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把握,会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异。即使是以纯粹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价,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偏差——更不用说评价历史人物的那些依据,比如历史记载等并非“如实记录”了!
大概正因为如此,所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常常会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纯粹经得起历史验证、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多数情况下,倘若能够采取综合印证的方式,掌握尽可能多的各方资料,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那样的评价还是可以“还原”一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的!
郭沫若这个名字应该说还是很响亮的,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历史学、考古学、社会活动方面,都堪称成果斐然。当然,他也做过一些当时以及后来都认为不那么妥的事情,比如发掘定陵。责任当然不能全由郭沫若来负,但很大一部分责任由他来负,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所以直到今天,国家对发掘秦始皇陵都十分慎重,不得不说,前面的教训还是非常深刻的,值得好好借鉴。
所以,今天来看郭沫若的《历史人物》这本“大家小书”,还是有一定的莫名其妙的说不清的那种感觉——他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把握究竟怎么样呢?会不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记、个人喜好也夹杂在其中呢?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郭沫若说,他的“好恶的标准”就是四个字:人民本位!在《历史人物》这本书里,举着“人民本位”的大旗,郭沫若评价了曹植、王安石、王阳明、李岩、夏完淳、鲁迅、王国维、郁达夫、闻一多这些非常知名的历史人物,当然还包括像隋代音乐家万宝常这样似乎在历史上并不那么知名的历史人物——说实话,假如他写一写李龟年,说不定知道的人还要更多一些……
“吐槽”归“吐槽”,毕竟是“大家”,郭沫若的历史研究功底还是相当深的,大部分的评价也还是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在进行,字里行间透露出地历史印记也确实不可避免——这在任何时代似乎都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或者很难的事情,谁都很难完全做到客观、公正!更不用说这些评价,都是至少70年前,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建立的时候!所以,倘若有些评价与读者自己的感官不那么一致,或者说与今天历史教材里不尽一致,那也不必“友邦惊诧”,自己心里有数就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呢?这个问题,其实鲁迅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实行“拿来主义”。懂得如何“拿来”以及“拿来”之后怎么办,那就没有什么很为难的地方了。
评价历史人物,“今天”其实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沉淀,以后的机会会越来越好——毕竟,时代进步也是一种必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