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走进历史,说说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走进历史,说说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走进历史,说说博物馆的那些事儿走进历史再次发这个了,为什么?因为觉得确实让自己都觉得惊讶,抓拍的太到位了。每次去博物馆,都是奔着展览去的,匆匆来匆匆去,就如同图中看到的那些身影。但博物馆本身以及其附属的风景

走进历史

再次发这个了,为什么?因为觉得确实让自己都觉得惊讶,抓拍的太到位了。每次去博物馆,都是奔着展览去的,匆匆来匆匆去,就如同图中看到的那些身影。但博物馆本身以及其附属的风景,可能很少去关注。拍这张片子,也是无心之举,根本没有长期的策划。就是恰恰在那个时候,走到了那个角度,一抬头,先是被窗外的老天吸引住了,然后是近处的大会堂,这是很少能这么远又这么清晰地看见,尤其是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国徽,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再往前来,则是那扇透过光来的通体玻璃墙,光经过折射进来,滤去了其他的色彩,只留下纯净的蓝光,在洁净的地板上形成明亮的光影。玻璃墙的两侧,则是黝黑一片。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走进博物馆前,对这里收藏的知识是渴望的,也是懵懂的,恰如哲学家讲的,经受知识的洗礼,正是一个去除黑暗,迎接光明的过程。而另一侧的黑暗呢?既然走出了无知的黑暗,不该是前途一片光明吗?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在这里添加了几个字,走进历史。历史是什么?是过往,是曾经。但我们对历史都洞如观火一目了然了吗?不是的。学习研究过历史的人可能都会觉得,历史越深入进入,越觉得未知的东西太多了。人们确实以渴望明晰的心情来到这里,可一旦沉浸其中,就会发现历史浩如烟海,自己的知识只不过是爝火微光。

月下观音

在博物馆里拍文物,也是可以产生很多艺术片出来的。这尊木雕观音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了,除去了其历史价值,在布展者精心设计下,其风采韵味也是值得玩味的。馆内特意为其安置了数盏照灯,使其在暗黑的背景下更加凸显。而这次我则直接保留了其中一盏,使其恰似远处的圆月,借此营造出月下观音的意境。想千百年间,这尊观音在月下的模样应该是呈现过无数次了,而保存在博物馆内的观音,则又通过这种方式将这美景再现了。

国宝不仅会说话更会手舞足蹈

古代文明在很多人心中可能就是琴棋书画之类静止的印象,但实际上,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还有很多不为大众熟知的宝藏。从遗存到今天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窥见到很多古人欢舞的场景。这里展示的,是展馆特意放到一起的两个陶偶,扭捏的身姿,比今天舞者的动作还要娴熟有趣。尤其男舞者凸显的大肚子,更是让人忍俊不止。显然这不是一个专业的舞者,但他却在作一个专业的舞蹈动作,这种不和谐的瞬间,被陶偶制作者选取作为模版,意在表现什么?可能是要说天下乐土,普天同庆,每个人都可以欢快的舞蹈庆贺?或者嘲笑一些人太自以为是,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儿?可能每个观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吧。这里在突出主体上,接住展厅里的灯光,又特意将光调亮一些,更加清晰地把两个陶偶呈现出来。同时,为了表现文物的时代感,特意调整了颜色,使得更具古朴的气息。#摄影干货#

上一篇: 古希腊历史
下一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