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没有邬思道这个人,雍正真正的谋士就是戴铎。邬思道只是二月河笔下的人物,它的原型之一就是戴铎。
戴铎,本为胤禛家奴。至于他何时进的胤禛的雍亲王府,已不可考,但至少是在康熙二废太子、诸位之争白热化之前。后被胤禛推荐担任福建知府、道员,四川布政使等职。
当时,在胤禛的智囊团中,戴铎只是他豢养的谋士之一。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却做了一件让历史不会忘记之事:
他给自家主子胤禛一连写了10封力劝其夺取皇位的建议信,并献上了自己的一整套策略和方法。史上于是就有了“戴铎十启”。
纵观“戴铎十启”,这无疑是10封深谙政治权谋,透辟人心、人性的官场信。正是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指导了胤禛的整个夺嫡继统策略和路径。
扩展资料:
作为奴才的戴铎,似乎毫无察觉自家主子胤禛的态度变化,这一年他又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在大学士李光地面前保举胤禛,并许诺将来“富贵共之”。
胤禛对戴铎的越来越鄙视,其根本则源于他对自身的越来越自信。事实果如其言。当胤禛变身为雍正后,戴铎不但未能奴从主荣,反而在雍正元年,直接发往年羹尧军中效力。
可戴铎作死的步伐仍未停止。也许是为了表明“我是皇帝的心腹”,也许是为了巴结年大将军,他竟把自己的“戴铎十启”连带雍正的批语一并拿给了年羹尧炫耀。
到了雍正三年,经一纸上谕申斥戴铎“行止妄乱,钻营不堪,暗入党羽,捏造无影之谈,惑众听,坏朕声明,怨望讥议,非止一端”后,最终将他处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戴铎
《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何没有杀邬思道?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邬思道是雍正皇帝潜邸时候的谋士,雍正没有杀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邬思道才华横溢
作为雍正的首席谋士,邬思道在雍正登基中是出了大力气的,不论是雍正和十四阿哥去抗洪救灾还是清理国库欠款,这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别的阿哥都不愿意做,他就让雍正去做,去赢得康熙的欢心。
二、邬思道知进退
雍正登基的过程是凶险的,知道他调兵和背后的隐情的高福这些人都死了,邬思道也是清楚的。他在雍正登基以后态度立马转变,执以君臣之礼,并对雍正讲自己不能做官的理由和不能全隐的理由,说自己半隐,既然雍正能时刻找到自己,还能为他继续效力,并哭着用旧情来打动雍正,这就什么高明了,雍正能掌控他也就没必要杀他了。
三、邬思道能持续发力
雍正登基以后,施行新政等措施也是不顺畅的,邬思道不断的跑到雍正信任的李卫、田文镜、年羹尧身边出谋划策,可以说在雍正登基后也是出了大力气的,但是因为没有官身,别人不会注意到他,雍正心里其实是明白的。
邬思道跟李卫一样,一心为雍正做事,却不贪功不跋扈,不像年羹尧就是因为这个死的。他能一直为雍正效力,却不贪功,又在雍正的掌控下,还有能力,雍正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杀他了。
扩展资料: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料事如神,具体表现在:
1、邬思道料定太子第一次被废,让四爷回避,十三爷出面见太子,结果就是保护了四爷,十三爷被康熙锁拿。
2、剿灭江夏镇一案,邬思道料定年羹尧将来难以驾驭,提出让李卫去四川盯着年羹尧。
3、邬思道料到李卫要升官,雍正把只能寄给巡抚和总督的庭寄也给李卫送了一份,之后李卫升江苏巡抚。
4、邬思道料定西北争战,康熙任命十四爷为大将军王,并以此试探四爷和八王。
5、康熙大寿之日,八王狸猫换太子,掉包十四爷的寿礼,康熙却没有彻查此事,邬思道料定皇位继承人不是十四爷和八爷。
6、邬思道料定雍正飞鸟尽,良弓藏。于是,故意让十三爷多派兵,把雍邸包围,表明自己不想跑,而后拜别十三阿哥之时,提醒其,府里专一替四爷办秘密差事的人恐怕要被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