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首先,我没有在心理学上面看到过社会期望的定义,然后我大概搜索了一下,也只有社会期望的表达还是没有定义,就是人们会用社会期望这个词来描述一些事情。那么什么是社会期望呢。我觉得认知心理学可以解释或者定义这个词。
心理学里面有个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由Ajzen(1985)所提出。该理论主要用来预测和了解人类的行为。
该理论模型认为,人的行为是由行为的态度、行为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等三者或其中部分的影响决定的。态度(Attitude)是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可以算做是对事物或事件基本的价值观。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是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我们这里可以称之为社会期望,是社会文化给我们的规范。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是经历或者经验附加给我们的判断标准,我们说过去行为是预测未来行为的最好依据,经历总会让我们觉得我们擅长某些或者不擅长某些事情,让我们觉得某些事情会使我们获利或者不会。
上图便是我们的行为意向的原理,我们套用这套理论来举个例子。比如为什么父母会逼我们结婚。首先态度上,父母觉得我们应该结婚了,到了适婚年纪,“三十岁不结婚才是犯法”是父母们的价值观。其次主观规范上或者说社会期望上,周围人都结婚了,大家都在聊这个话题,不结婚会被冠以负面评价,社会期望上,我们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时会感受压力从而使我们跟大多数人都一样。最后行为控制上,他们也差不多这么大结婚的,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结婚要趁早。这三个角度构成了父母逼婚的行为。
其次我觉得社会期望是有地域性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每个地方的人对每个地方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比如就我了解到的,浙江人更期望孩子从商,江苏人更期望孩子学习好。例子不一定准确,但我想表达这个意思。但有些期望还是全国统一的,比如有钱多金,但还是地域性的,比如金钱崇拜是亚洲特有的,只有我们会说恭喜发财。日本还有男根崇拜。
第一部分结论:我觉得社会期望是主观规范是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影响我们的决策的。同时主观规范具有地域性,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像我们说的欧美自由主义文化,亚洲集体主义文化。
所以你要了解社会期望的定义首先你要了解身边的大文化与你社交圈子的小文化。大家会对哪些事情给与很高的评价,大家会给哪些事情负面的评价。
然后我们说社会期望如何影响我们的成长与生活。
遗传学家罗伯特.普劳敏和丹尼斯.丹尼尔斯(Plomin & Daniels,1987)研究发现,社交圈会对我们的人格造成大约40%-50%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这种社交圈的影响视为社交文化及社会期望的影响。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影响。当然,罗伯特与丹尼斯的研究是偏向发展心理学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例子偏向孩子。
●儿童经常会拒绝尝试某一种食物,即使父母要求也不行。但是一旦他们和一组喜欢这种食物的孩子一起吃饭,他们就会有所改变。
●尽管吸烟者的孩子更可能吸烟,但是最主要的影响仍然来自同伴。吸烟的孩子大多有一些吸烟的朋友。向他们介绍吸烟的快乐,并给他们提供香烟。
●戴维.罗(Rowe,1994)提到,60年前纳粹少年团的成员大多数来自给他们提供情感关怀的中产阶级家庭。腐蚀他们的并不是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而是周围环境变化导致的“更大”的影响。
●移民家庭的孩子通常偏好新环境中同伴的语言与习惯。如果回到故乡,他们可能会转回故乡的传统文化,但是其内心深处仍然接受同伴的文化。同样,父母正常的失聪儿童,如果被送到聋哑学校的话,通常都会放弃父母的文化,而被失聪者的文化所同化。
第二部分结论:社会期望,或者说社交圈文化会对我们的个人及行为造成40%-50%的影响,会让我们的行为更符合社交圈文化或者说是社会期望。
最后说一点我个人关于,"社会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么幸福感就越强"的看法。
在自由主义的文化里,比如欧美,很少出现与父母同住的情况,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与我们的追求往往是矛盾的,经历与受教育程度就不同。你在追求某些自我追求的时候会偏向追求某些社交文化,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政党与信仰将我们划分开来获得集体的自我追求与社会期望的重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