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 C.电话D.信件
25.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你认为他可能被人们称呼为
A.老爷B.大人C.先生D.陛下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试题
第Ⅰ卷答题表格:
题号
10
11
12
13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注意事项:
⒈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⒉请在第7页右下角用阿拉伯数字填上自己的座位号。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第一次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27.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运动名称);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你认为文中所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28.20世纪30年代日军先后制造多起侵华事变:1931年发动的,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略我国。
29.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诗中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的城市“钟山”是指。
30.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最高学府是,它是戊戌变法时期留下的重要成果。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得分
评卷人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
材料二:“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三:“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 —— 毛泽东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1分)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2分)
③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④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的结果如何?(1分)
得分
评卷人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材料二请看下图:
请回答:
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因为第几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1分)
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过程途中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2分)
③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
④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2分)
四.历史对对碰: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得分
评卷人
33.时间与事件搭配(请把相关内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内)
① 1936年12月12日 A、南京大屠杀(① )
② 1937年12月B、中共七大的召开(② )
③ 1945年4月C、被日寇占领长达半个世纪的台湾回归祖国 (③ )
④ 1945年10月25日 D、西安事变(④ )
得分
评卷人
34.事件与影响搭配(请把相关内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案内)
①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A、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① )
② 三大战役B、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② )
③ 百团大战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③ )
④ 台儿庄战役D、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④ )
模战役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底35题5分,第36题8分,第37题7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35.①请分别说出图甲和图乙中人物的名字。(2分)
图甲
图乙
② 依据图甲和图乙的人物身份,在下列选项中你会在图丙中选谁?并扼要阐述理由。(3分)
A.鲁迅B.孙中山C.毛泽东D.康有为
得分
评卷人
36.某中学初二(1)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小明同学选择了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为此他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写下你的答案。(8分)
①说出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2分)
②五四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4分)
③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得分
评卷人
37.今年是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为此,2005年3月,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为首的国民党参访团56年来首次组团,对大陆进行了名为“缅怀之旅”、“经贸之旅”的访问,南京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城市。(7分)
①.1905年,孙中山为发动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2分)
②.1911年,引发辛亥革命的第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是什么?(1分)
③.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与孙中山和国民党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列举南京与孙中山和国民党相关联的史实。(2分)
④.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分)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平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中俄《瑷珲条约》 《马关条约》27.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28.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29.武昌南京
30.京张铁路京师大学堂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31. ①重庆 (1分)
②重庆谈判;1945年8月(2分)
③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2分)
④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分)
32. 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分)
②一是军事上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二是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除此之外,党和军队内还存在着分裂和反分裂的斗争,严重影响红军的战斗力。(2分)
③遵义会议(1分)
④我们青少年应学习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言之有理就可得2分)
四、历史对对碰:每题4分,共8分。
33.①D②A ③B④C
34.①B ②C ③D ④A
五、综合题:35题5分,36题8分,37题7分。
35.①甲 陈独秀 乙 李大钊(2分)
②选A鲁迅,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选B孙中山,他们都曾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而不懈努力。
选C毛泽东,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选D康有为,他们都曾在北京号召和领导读书人,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3分)
36.①1919年;北京(2分)
②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分)
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③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2分。只要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7.① 组织上建立了中国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义(2分)
② 武昌起义(1分)
③ 中华民国在此建立;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曾长期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在此。(2分)(答出任何2点即可)。
④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共谋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就可得2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