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从养老到享老,促成这一质变的关键与难点在哪里?大型三甲医院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助力医养结合发展?“互联网+医疗”在助力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论坛回放
张景霞个人简介(张景霞做的唇裂怎么样)
-784599992?shareuid=133926126&vprid=0&sharetstamp=1600493548982#/
近300位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齐聚,共话养老热题,深入分析养老康复行业的痛点和机遇,共谋医养结合新路径。
河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河南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成增,河南省民政厅原巡视员安保新,河南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张芳,河南省医院协会会长马保根,河南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王自立,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副处长史立新,郑大五附院院长郑鹏远出席此次会议,北京大学教授王红漫,浙江大学一附院副院长陈作兵,京东健康总经理王东媛发表了精彩演讲。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但健康寿命仅为68.7岁,意味着居民有8年多的时间是在“带病生存”。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2019年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16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84%;65岁以上人口107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16%,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养老任务十分艰巨。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在养老“9073”格局、“4-2-1”家庭小型化以及家庭空巢化趋势使家庭赡养和照护负担叠加的现状下,河南省医院协会前瞻性地构建“河南省医养结合分会”产学研大平台,助力健康养老事业发展。
9月19日,“河南省医院协会医养结合分会成立筹备会”(以下简称“筹备会”)如期举行。筹备会推荐提名分会主委、副主委、常委、委员、秘书名单,并提交大会表决。
经过前期全省组织推荐、后期资质审查及现场选举投票。最终名单公示如下:
主任委员:郑鹏远
“中国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王成增表示,2018年底,中国老龄人口2.45亿人,占总人口17.9%。预计2022年,老龄人口2.6亿人,占比超过20%。
预计到2035年,中国老龄人口超过4.6亿人,超过总人口的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中国患慢病人口1.8亿,失能半失能人口超过4000万。
王成增提出,郑大五附院承担了民政部国标制订、国家医养结合规范制订、指南编写工作;拓展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1+12+N”社区服务、“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主动式居家养老服务”等模式,为河南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提供经验模板和参考路径。
作为首任主委,郑鹏远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学会发展和医养结合事业产业建设发展五大团队能力,借助郑大五附院医养结合“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探索实践,带领协会7大领域、241名专业人才,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聚焦老年学和老年医学,深化为老服务内涵,提升为老服务水平,让老年人收获更多幸福。
安保新指出,河南省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老年群体日益呈现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迫切需要推动医养结合产业发展。
张芳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精准化、舒适化、安全化的医疗已经成为刚需。
“互联网+”成为医疗健康服务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会上,郑大五附院与京东健康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互联网+医养”服务新模式——聚焦医养结合,共建智慧化、规范化、普适性强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双方将进一步探索医养大数据应用,搭建全业态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整合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等医疗健康相关数据,协同终端可穿戴设备上传的健康检测等长期、动态数据,探索智慧康养大数据统合与智能应用实践,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群对医养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
会议结束后,在郑鹏远的带领下,王红漫教授等与会嘉宾先后参观了郑大五附院直属郑州市二七区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养结合推广示范基地。
郑大五附院附属社区郑州市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智慧互联网医养信息服务平台向一位80多岁的社区老年人问候。
“能,你们好。”李大姐在屏幕另一端向参观人员挥手。
工作人员解释,“一般我们会把系统安装在电视机上,老年人通过固定装置就可以打开远程医疗系统控制窗口,跟我们见面。如果老年人有医疗和照护的需求,可以及时联系到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