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庄子•人间世》(一):救赎的真相,渡人渡己,需求社会的规则

《庄子•人间世》(一):救赎的真相,渡人渡己,需求社会的规则

《庄子•人间世》(一):救赎的真相,渡人渡己,需求社会的规则《庄子•人间世》一段对话,说尽了渡人渡己的本质。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我们总想着帮助别人,改变别人,结果导致自己痛苦,别人难受。救赎

《庄子•人间世》一段对话,说尽了渡人渡己的本质。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我们总想着帮助别人,改变别人,结果导致自己痛苦,别人难受。

救赎的前提是他本身也想改变,帮助的前提是他本身就是金子,只是没发光而已。否则只会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窘迫,恨铁不成钢的痛苦。

我们常说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错了再怎么走都是徒劳。

什么人可以帮助?什么人不能帮助?

知常就会理解,理解就会心安。大家好,我是知常安。下面由我来从需求的角度,简述人间世的处事方法“救赎的真相”。

故事从颜回要去服侍卫国国君,而向孔子询问意见。

颜回为什么要去卫国?这里写出了有智慧的人应该怎么高明选择的。

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一个国家治理好了就离开,一个国家危乱了就应当去挽救,如同医院有很多患者等待救治。

当一个行业趋近饱和,竞争的人足够多,如果不是力挽狂澜的贤能,才华出众的能人,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的价值,就等于别人能取代你的价值。

因为就算能力再高,别人还是能给出更低的价钱,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工作时间能压榨,还是得压榨,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

物以稀为贵,当一件事情可有可无的时候,能力、价值已经不重要了。

很大程度上,自己的能力都只跟别人的需求有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万事万物都在制约的条件下才能长久,是因为有制约才能证明自己的有用价值。

《道德经》中才一直强调:“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不懂得进退,好一点的结果是努力落空。坏的结果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选择大于努力,就是卖奢侈品给贫穷的人,不如去卖奢侈品给富人。给健康的人治疗,不如给身患疾病的人治疗。

有一个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厌恶自己的足迹,想要避离而逃跑开去,

跑的越远足迹就越多,跑得越来越快而影子却总不离身,甚至自己还以为还跑得慢了。于是快速奔跑,跑的越远足迹越多,跑的越快影子还是紧跟自己,最后用尽力气而死去。

却不知道停留在阴暗处就会使影子自然消失,静止不动足迹就会消失,这也实在是太愚蠢了!

选择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救赎的前提

救赎不是一厢情愿的拯救,而是双向奔赴的美好。

首先被救赎的人想要被救赎。

其次救赎的人要有能力和想去救赎。

第一:被救赎的人想被救赎。

需求的态度

遭受疾病的折磨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所以看重医生。做了坏事内心才会产生愧疚,于是就会害怕鬼神。

病人需要治疗是需求,难过需要安慰也是需求。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态度端不端正,其实就是在说他需不需要自己的帮助。

帮助别人的前提都是对方的态度,只有他有需求才能行。救赎的前提是他本身也想挺拔。否则只会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窘迫,恨铁不成钢的痛苦。

所以说帮助都是双向的,别人需要,而自己刚好可以给才是最好的。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因为痛苦了,这种环境待不下去了,人才会去改变,去寻找出路。

这种痛苦让人们会去思考自己缺少的东西,会感受到别人的帮助是来之不易的,不是烂大街的东西,没有什么应该和必须。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是因为拥有的时候没察觉到这份真诚。

人在愉悦的时候是不会思考的,只有在缺少了、不够用了的时候才会思考改变。思考之后就会感受到许多自己拥有,但是自己却没有察觉的东西,可以是时间、金钱、爱、善意,才会去珍惜。

在珍惜的情况下,人们会本能的产生敬畏心。能更好的利用,不再是去挥霍和浪费。

帮助一个风光无限的人,即使他成功了也会认为是自己应得的,没有帮助自己照样也能成功。不会对你有太大的感恩。

帮助一个跌落谷底的人,在他绝望的时候你给他希望,他就会带着这份希望奋斗,如果最后成功了,在他眼中这份希望就是神助,而你就是他的贵人。

一个可以成功的人需要的是投资和支持,一个可能成功的人需要的才是帮助和教导。可以成功的人,你的教导在他眼中只是啰嗦。可能成功的人,你的教导在他眼中就是良言。

当善意被察觉,人们就会感动。当爱意被察觉,人们就会喜悦。当痛苦被察觉,人们就会改变。

道家提倡要静心,要无为,要清心寡欲。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做情绪的主人。

说到情绪人会本能的想到喜怒哀乐,但是情绪应该更加广泛,只要涉及到自己都是情绪。

当我们抛弃自己的主观想法,忘掉自己的身体,完全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视角观察自己,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很多情绪也是没有必要的,很多事情也会看的更加全面。就像是我们给别人建议那样,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洒脱。

人观察的局限性。我们每次只能体验一件事情感受,吃饭时想着别的的事情就无法享受美食,走路时想着别的事情就欣赏风景。

眼睛只能同时看清楚一件东西,耳朵同样只能听清一个声音。专心做事情的时候,别人跟你讲话是听不进去的,能听进去就只有一种可能是自己不够专心。

当情绪充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就会看不清事情的发展。很多我们认为是荒唐的事情,我们都在尝试。对金钱极度渴望就会被诈骗,暧昧上头就会把廉价的感动当作真爱。

在按部就班的安稳生活中,人只会依靠以前生活的习惯,本能的活下去。

偶尔打破平静的行为,就会让你下意识的去产生不客观的思考。

例如一直不回消息的女神突然很,人就会感动和愉悦。暧昧上头谁都可以是真爱。

只有在放下情绪中才能客观的思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性人,没有感情的生物。但是理性的人更能一针见血的找出问题的本质,更能从容淡定的解决问题。

思考只有客观与不客观,没有正确与对错。人们也需要这些情绪来安慰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才是人生的意义。

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谓的“知白守黑,知荣守辱”。

付出得不到回报,是不会利用自己的付出。真心换不来真心,是滥用自己的真心。不想健康的人,医生整天在耳边唠叨只会觉得烦。能力出众的人,别人给他提意见,他也不想理睬。

身患疾病的人不一定需要治疗,痛苦难过的人也不一定需要安慰。

救赎的前提他也想变好,也就是别人需要,刚好我们也有才是最好的安排。

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其实都没有有固定的标准。都知识自己的以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就像父母认为好好学习、努力读书,未来才会一片光明。而孩子却不这样认为,于是打骂多少次都没有用。

有些事情说很多次都没有改变,其实就是只有你认为是坏的,而别人却认为是好的。

帮助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会事半功倍。帮助给了不需要帮助的人,会事倍功半。

第二:救赎的人想要去救赎、有能力去救赎。

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要帮助别人,首先要学会帮助自己。就像要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

中医中有个思想:“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高明的医生,擅长在还未病的时候预防,所以不出名。中等一点的医生,擅长在快要发病前治疗,所以也不出名。低一等的医生,要等到病人发病才治疗,所以出名的都是低一等的医生。

现实生活中,平平淡淡怎么能体现一个人的才华呢?所以要乱,要制造问题再去解决,才能证明自己的伟大。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总有一些人自命不凡,只有下工的能力,却要学着上工治病,结果越治越乱。

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专家的逆天发言,不了解高考难度的家长给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是因为在专家的眼中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解决问题,没有尝试过的家长通过别人来模糊的了解。

也许下工的医生没有提前发现疾病的能力,但是行善积德本身就不是为了炫耀。为了名声而追求,本身就已经不是在拯救,而是追求自己的好名声。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然后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只要自己发自内心对别人好就是真诚。

可是真正的真诚,却是要用心,去看别人需要什么,而不是去多多益善的添乱。要有方式,察觉不到的付出,多了会习以为常,少了就由爱生恨。

付出不应该在意回报,但应该在意效果。不是献出真爱就好,而是要献出有作用的真爱。

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不会成为社会的法则,人与人构成的社会,需求指向的才是必需品。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也留下自己的点赞和关注,见证我们的进步,我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六个时间段
下一篇: 全面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