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7年南昌城下一声枪响,共产党人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后来也将这一天定为“建军节”,一眨眼,历史的硝烟仿佛还在昨日,今年这支光荣的人民军队将迎来建军95周年。
无论是历史材料,还是影视作品,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人民军队称谓的变化,比如“工农革命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等等,那么这些名字都是怎么来的,他们又是如何随着历史发展进行演变的呢?今天兰陵公子就来说一说。
1927-1937:工农革命军、红军
1927年,此时距离共产党的成立已经过去了6年,已经有很多仁人志士发现,单纯地依靠奔走呼号,无法真正为人民带来自由和独立,同时还在反动派制造的一次次“白色恐怖”中无数共产党人牺牲。因此,大家逐渐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于当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真正革命的人民军队”,但是,对这样一支军队该叫什么名字,却无定论。
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次将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命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明确区分于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此后多支部队都以“工农革命军”命名。
但是,工农革命军的称谓使用时间很短,仅仅过了一年多,叶挺、叶剑英等人领导广州起义时,开始第一次打出“工农红军”的称谓,由于这一称谓具有鲜明的特征和方便记忆传播,1928年中共中央正式发文“根据地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自此,红军这一称谓在存在了长达十年之久,也伴随着反“围剿”、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军队的代表性名称。
1937-1945:八路军、新四军
在很多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人民军队被称为“八路军”,“土八路”,“新四军”等等,那么这些称谓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1937年,日军侵占东北,觊觎华北,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之际,蒋介石还在不断派军围剿红军,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毛主席从抗日大局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发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为了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而红军也主动被纳入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序列,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担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担任总参谋长,左权担任副总参谋长。
从名字也能看出来,除了第八路军,当时还有其他“路军”,共计二十九路军,名单如下:
国共合作开始后,日军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而国民党的数次大战中退败,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等,虽奋勇拼杀,但难以阻挡锐气正盛的日军,国内气氛一片消极。
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夜袭阳明堡机场使日军变成了瞎子,百团大战彻底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正是这些振奋人心的战绩,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八路军的英勇。
后来国民党为了打压八路军的气焰,曾将其更名纳入第十八集团军,但是共产党在对外发布和对内使用的名称依然是八路军。
当然,抗日期间还有一支革命武装,那就是新四军。这支军队是当时红军长征时留在南方八省的抗日游击武装,在国共合作后,被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45-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日本投降,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国共合作关系破裂,自然而然的,八路军的称谓也就自动消失了。
刘少奇曾在1944年就曾在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正规军和游击队可以合并称“解放军”的意见,但是直到1945年8月,朱德总司令在多封命令中正式使用“人民解放军”这一称谓,自此,解放军的名号才算正式确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初只有陆军,靠着小米加步枪,先后发动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如秋风扫落叶般推翻了蒋家王朝,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并且不断进行内部结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覆盖海陆空及二炮的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化军队。
其实,无论这支部队的名称是什么,在每个阶段都有着鲜明的特征和光辉的战绩,致敬人民军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