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于次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的批准。于是,每年的4月18日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国际古迹遗址日”。每年,ICOMOS 都会选择一个活动主题,呼吁人们重视、保护古迹遗址。
随着国际社会对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渐增,每个人、每个群体对于过去的认知、述说都不尽相同,应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叙事方式,让更多的人全面认识遗产并参与到遗产的保护中来,让文化遗产成为人类“多彩的未来”。“涟漪行动”正是希望借由青年的链接力与传播力,让多元的家乡人群可以讲述文化遗产的故事,守护家乡文化遗产的未来。
今天我们又将了解澳门的六围屋。本期成果来自于Eco+小队。他们聚焦澳门六屋围的建筑元素以及与人的连接,运用专业知识对其建筑风格及现今保护做完整的溯源与探究,并深入挖掘背后隐藏的经济政治结构,探索六围屋的价值与未来发展。
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一起寻过往,思未来。希望澳门复杂的过去不再被湮没,希望的未来不再是想象,如今的叹惋不再重复上演,古迹的美好可以一直一直延续……
本期项目一方志预览
· 本期项目街道一方志·
扫描右方二维码
即可阅读
在正式阅读前,先看个调研短片,云游六屋围!
街道万象@澳门 | 澳门街道之围里建筑风格传承与生活演变_哔哩哔哩_bilibili
是美丽乡愁呀,
旧屋与老巷,中制与葡式,围内与屋外,古井与神龛,百年历史的六屋围,是建筑的艺术,亦是藏在澳门闹市街头的那份往昔的记忆......今天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第31处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一探闹市之中的岭南传统民居。
“围”、“里”是澳门现存最小层级的道路,昔日不少澳门居民生活在“围”、“里”内,邻居之间有着紧密的接触与联系。澳门历史城区是我国第31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城区的缓冲区之中,有许多昔日华人建造的围里。作为层级最低、尺度最小的街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反映出当时的华人传统社会生活文化。
六屋围呈L型,由六栋独立房屋组成,立面朝向一个有水井的中央公共空间,它更是澳门硕果仅存房屋仍保持旧貌的围。六屋围具有百年历史,是目前澳门仅存为数不多的完整岭南传统样式的围里建筑,具有典型的传统中式建筑特征,又兼有葡式建筑元素,体现了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清末澳门华人华商居住、生活、房产建设的重要实物资料。
目前仅剩一户人家居住,当年居住在六屋围的画家乔治·维塔利耶维奇·史密罗夫(George Vitalievich Smirnoff)描绘过的风景画,也存在于昔日的城市记忆之中。六屋围的活化利用,有利于活化下环旧区,引导游客进入澳门旧城区深度游,领略澳门中西文化底蕴。同时,六屋围是留住澳门城市记忆的鲜活场景,对培养澳门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课题聚焦于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的非法定保护历史建筑,其风格流派、艺术价值、未来活化的去向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
历史地图上的六围屋
建筑艺术分析
从细节上,六屋围的建筑细部非常精美,且都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例如人字山墙顶端的砖雕,建筑立面顶端的装饰画,门楼屋脊上的传统装饰,屋檐下的彩绘壁画、墀头灰塑等完好地体现出岭南广府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虽然目前六屋围并没有纳入到澳门历史城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属于非法定保护建筑,但能保留如此之完整实属幸运。
为了更好地说明其建筑布局与所体现的岭南广府传统民居建筑特色,我们建立了六屋围的Sketch up模型,结合文本分析图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可视化的阐析。
空间布局及活动区域分析
过去,六屋围内的公共空间由围内的居民使用,就好像我们现在的小区、小型居住社区,围内居民和谐友爱,甚至是同一栋楼里的空间会与别的家庭共用,类似于现在的合租性质,围内、围外活动分隔明显。如今,只剩下1户人家,但又因世遗的名气、政府与民众的高度重视,这些位于澳门历史城区周边的街巷也开始吸引了游人的目光,逐渐加入了游览、观光的现代旅游活动。
与六屋围相关历史人物:被誉为“澳门现代美术之父”的俄罗斯建筑师、画家——乔治·史密罗夫(George Vitalievich Smirnoff)详见本期第2篇推文。
街头随机采访
热心市民刘先生:好旧式的地方。位于下环街,位置好多时行下行下会走过,其实就系系南洋食面的对面,都好多年历史的地方,现在都有人住,系一个好旧式的地方。
热心市民潭先生:澳门过去六屋围是一座19世纪晚期的庭院和住宅,位于下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废弃状态。虽然澳门其他地区的繁荣和消费进入了现代时代,但这仍然是澳门部分地区悲惨过去的一个例子。你在这里找到的是一个破旧的庭院,有六个青砖建筑入口。灰色砖墙,屋顶是19世纪典型的建筑。这使得该物业看起来很有趣。著名的前居民是画家乔治·斯米尔诺夫,他在澳门艺术博物馆(MAM)制作了许多水彩风景画如果您想找到这个位置,请准备澳门地图,否则不容易找到。
热心市民王先生:有趣的老地方。我母亲住在那个地区附近,所以我们去了那里。对于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看到中国式的旧建筑是非常有趣的。我们通常不能轻易看到它,因为我们根本不访问中国。当你到达那个地区时,你可以立刻感受到旧时的气氛。这比去澳门赌场更有意思。
热心市民欧女士:历史悠久的建筑。六屋围的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古迹。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一个入口进入一个小小的庭院入口,六屋围的结构建造是典型广东民居建筑,砖墙,灰色的瓦片屋顶。建筑风格相似,但条件在恶化。有一个标志(指门楼),上面的这个位置,是六屋围的入口。过去这里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住的。
实际上是看了一眼其余的一处遗迹有很长时间的建筑物,在澳门路过这里。这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反差感,很多寺庙,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历史爱好者和那些喜欢寻找隐藏的地方,远离主要的旅游路径,花额外时间找六屋围,只有几分钟的路,沿着世界遗产的路线在澳门半岛的这片区域。
六围屋的价值与未来
六屋围周边历史遗留极多,其与幻觉围、凤仙围、南巫围合称“下环四围”,四围区位接近,且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着澳门独特的特征。除此以外,周边还有光复围、六屋围、卑第围、圣老楞佐教堂等城市重要历史遗存。于整个街区而言,这一百多年来六屋围的肌理几乎没有变化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在旅游发展与教育宣传上,六屋围不仅具有极高的教育、经济方面等当代社会价值,同时在未来开发上也有很高的灵活性与潜力。
其存在的历史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名人也是澳门历史发展的重要信息,因此六屋围的存在也对完善澳门历史信息延续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来说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对于澳门学者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活教材与研究对象,对当地居民来说它是一个重拾记忆与满足情怀的重要遗产。
同时也反思其未来保护发展方向,例如:
①保留六屋围内部的的街巷形态与外部空间元素(水井、门楼、土地神龛)。
②对围内建筑做全面的结构修复并对其立面进行清洗,清楚其上过去新加的建筑构件。
③围内禁止停车,避免破坏原有的路面古迹,且围内尺度较小,停车不规范容易阻碍通行,引发不必要的事故。
④在活化上建议考虑与周边居住环境的协调以及与周边历史遗存的联动发展。
⑤围内建议置入展览、教育等功能、亦可考虑居住、不宜置入过多的商业功能。
⑥围内环境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静谧特征。
⑦该围的业权问题应予以充分关注,政府应该在规划与保育工作中与业权人尽快取得沟通,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绘制暨地籍局-澳门网上地图[DB/OL].webmap.gis.gov.mo/InetGIS/chn/index.html
[2]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绘制暨地籍局-地籍资讯网
[DB/OL].cadastre.gis.gov.mo/MGSP_Cad/chn/main.html?fid=3006077&type=2&pageno=1&keyword=%E5%85%AD%E5%B1%8B%E5%9C%8D
[3]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全球地图中的澳门GLOBAL MAPPING OF MACAO
[DB/OL].gmom.must.edu.mo/
[4]BOLETIM PROVINCIA DE MACAU E TIMOR.1880年.第52号
[5]BOLETIM OFFICIAL DO GOVERNO DA PROVINCIA DE MACAU.1897第6号
[6]1878年澳门街道(Mappa das ruas, travessas, becos, etc. )
[7]1896年澳门街道(Mappa das vias publicas)
[8]1905年澳门街道名册(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de Macau)
[9]1925年澳门街道名册(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ú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
[10]张仲弼. 香山县志(全)[M].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67.
[11]陆元鼎, 魏彦钧. 广东民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12]陆琦. 广东民居[G].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3]王维仁, 张鹊桥. 围的再生:澳门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研究[G].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文化局, 2010.
[14]张鹊桥. 澳门近代居住建筑形态研究[D]. 南京: 东南大学, 2010.
[15]林广志、吕志鹏主编. 澳门街道——城市纹脉与历史城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G],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2011.
[16]陈锦棠. 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徵与演进[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14.
[17]Conzen M R G. Alnwick, Northumberland : 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M]. London: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69.
[18]Proenca S D S B. A diversidade da rua na cidade de Lisboa : morfologia e morfogénese[D]. Lisbon: Universidade De Lisboa Faculdade De Arquitetura, 2014.
[19]Oliveira V. Urban Morp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Physical Form of Cities[M]. Switz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20]付璇.基于中西结合视点下的澳门近代居住建筑研究[D].华侨大学,2017.第74页
[21]澳门街道网.六屋围(福六里)
[DB/OL].macaostreets.iam.gov.mo/c/route/detail.aspx?gid=19&id=8674832a-7cd2-4fdd-ab38-ced15903fb7e
[22]澳门街道网.2020年续办“漫步澳门街之认识澳门”导赏教育[DB/OL]
macaostreets.iam.gov.mo/c/ownactivity/detail.aspx?id=a63e2028-35c6-4dfc-9b75-eae913f3909a
[23]下环四围[DB/O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