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走过万水千山,康师傅总部最终还是牵手泰达

走过万水千山,康师傅总部最终还是牵手泰达

走过万水千山,康师傅总部最终还是牵手泰达如果你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泰达生活的点滴\x0a请将图文信息发送到tedaweixin@126.com

近年来,媒体多次传出康师傅拟将总部迁往上海。

8月14日,这个问题终于尘埃落定。

康师傅控股购买天津开发区泰达MSD办公楼

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举行,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会见了

康师傅控股董事长魏应州一行。

开发区管委会副巡视员贾守月参加了会见。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发布的权威消息称

根据框架协议约定,康师傅控股将整体购买开发区泰达MSD的F3、F4两栋办公楼(总面积约3.85万平米),作为其在天津开发区新的总部办公大楼。办公楼交付使用后,计划将容纳康师傅控股集团内部综合管理、研发、展示等功能,同时也将助力开发区吸引其他高端客户入驻。

康师傅历史介绍_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故事

康师傅于1992年进驻天津开发区,经过24年的持续发展,在天津开发区投资设立企业超过25家,业务涵盖了方便面、方便食品、饮料、餐饮、超市、食品包装和相关配套产业链等众多领域,成为开发区食品产业的标志性企业,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康师傅在天津开发区泰达MSD购买总部大楼体现了康师傅控股将天津开发区作为其全国总部的坚定信心。双方继2015年7月签订整体购买意向书之后,于14日签署了正式框架协议。

总部搬迁传言终尘埃落定

对于天津人来说,康师傅不仅是一个耳熟能详的食品品牌,更与天津本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二十多年前,祖籍龙岩永定的魏氏四兄弟从台湾回到大陆,在天津一手创办康师傅,并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今日的顶新集团。

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介绍_康师傅历史

大部分天津人都知道康师傅从天津发家,公司总部也设立在天津。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康师傅和摩托罗拉几乎成为了天津工业的代名词,“一碗面(康师傅方便面),一只机(摩托罗拉手机)”,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天津开发区代表性品牌的称呼。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康师傅在天津开发区投资设立企业超过25家,业务涵盖了方便面、方便食品、饮料、餐饮、超市、食品包装和相关配套产业链等众多领域,成为开发区食品产业的标志性企业。

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介绍

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确曾考虑“南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百事的合作。2012年3月,康师傅与百事达成战略合作,2014年,康师傅发布公告称,将斥资近25亿元,买入4幢办公室及商业楼宇,并计划在上海增设营运中心,以提升集团的形象、提高效率和促进国际联系。康师傅新闻发言人表示,公司在上海增设营运中心是为了打造“双总部”。

此后,关于康师傅将把总部迁往上海的传闻不绝于耳。直到去年7月,康师傅集团董事长魏应州到访天津,与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签署《MSD办公楼购买意向书》及《五年合作协议》,根据双方此前的会谈成果,康师傅未来坚定不移地将开发区作为集团总部驻地。时隔一年多后,康师傅与开发区签署了正式框架协议,总部搬迁的传闻也终于尘埃落定。

方便面并非康师傅的全部

目前,顶新国际集团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负责饮品事业的顶津、负责糕饼事业的顶圆、负责方便食品事业的顶益。一位康师傅职员笑称,为了分清越来越大的集团构架,只好这样联想:“饼干大部分都是圆的,所以我们生产饼干的部分叫顶圆。”

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介绍

但这三部分远远不是康师傅的全部。1996年,顶新国际集团购并德克士,开始涉足餐饮连锁行业,“德克士”西餐、“有乐和食”拉面皆被其纳入旗下;1997年,在上海成立乐购超市,现在仍持有10%的股权;1998年,购并在台湾有50年历史的第二大食品集团味全,并在上海成立冷藏事业部,正式进军乳业;2009年,顶新旗下子公司买下台北101大楼19.55%股权,顶新借此成为台北101的最大单一股东;2004年,顶新又与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及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结成战略联盟。

康师傅历史介绍_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

漫步在中国很多的城市街头,口渴时可以去与康师傅结盟的全家便利店买瓶康师傅冰红茶;饿了可以去康师傅私房牛肉面馆吃一碗不再是方便面的牛肉面。随处可见的康师傅品牌产品几乎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闻链接:康师傅的泰达往事

1991年12月,康师傅的创始人魏应行带着800万美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魏应行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适应北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北方人眼里,“师傅”这个词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

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介绍

一番市场调查后,他相信牛肉口味的方便面可以赢得消费者的心。于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诞生了。与以往只有一包调料,包装简单的袋装方便面不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多了一个牛肉酱料包,还配有纸制的碗和塑料叉子,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

康师傅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强的广告意识,根据名字塑造了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当时台湾对大陆消费者还很有吸引力,为了迎合市场心理,他们给品牌定位为:“康师傅,来自台湾!”,广告词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康师傅历史介绍_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故事

1992年,当国内企业还没有很强烈的广告意识时,康师傅的年广告支出就达到了3000万元人民币。当时大陆的电视广告费用相当便宜,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插播广告只需500元人民币。为了将一句“好味道是吃出来的”的广告词铺满大江南北,康师傅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的广告投入从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康师傅认为,“广告就像朋友,你不打招呼,人家就把你淡忘了”。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康师傅公司门口甚至一度出现批发商排长队、一麻袋一麻袋订货的罕见场面。在市场的推动下,康师傅的生产规模迅速膨胀。在几经失败之后,魏应行终于第一次尝到了投资大陆的甜头。

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介绍

康师傅方便面打开局面后,资金问题紧接而来。股东们都认为应该先巩固天津周边市场,等资金跟上以后再向全国扩张,而魏应州力排众议,坚持向全国范围打品牌、占市场,同时迅速扩张生产线。

从第一碗面上市后的半年内,康师傅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人,生产线则扩大到了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此后,康师傅又连续投资在各地设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康师傅的生产布局规划是,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以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康师傅历史介绍_康师傅历史故事_康师傅历史

3年时间,康师傅完成了全国七大生产基地布局,扩张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到1998年以前,中国方便面市场一直是康师傅一家独大,其“康师傅”方便面市场份额最高时占到九成上下,成为90年代大陆的成功台企。

综合自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

小编说

如果你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泰达生活的点滴

请将图文信息发送到tedaweixin@126.com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微时讯

有你更精彩!

康师傅历史_康师傅历史介绍_康师傅历史故事

上一篇: 如何高效阅读?看看历史上九大名人的阅读方法!
下一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太子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