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兴起与研究现状述评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基层出现了一种名为网格化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在街道和社区两个治理层次之下,划分若干网格单元,以实现基层社会服务与治理的精细化、集约化与高效化。一些地方、尤其是大城市在网格化管理中还引入了 Grid (网格) 地图技术,同时借助 GIS (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网格内的所有城市部件进行电子编码处理,从而提升了电子政务以及数字城市的建设水平。网格化管理源于我国公安系统开创的网格化巡逻。作为一种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其首创者是北京市东城区。 2004 年,该区以一万平方米为网格单元,将全区 25.38 平方公里划分为 1593 个网格,并配备了 350 名城市管理监督员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将 6 大类 54 种城市部件以及 7 大类 33 种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及其非预期后果——— 以 N 市 Q 区 为 例刘安内 容提要网 格化管理是近年来我国 基层政府自 上而 下 主导推动 的 城市社会治 理变革。 它 延长了 治理链条、下沉并整合了 治理资源 , 加强了 基层政府与 市场 、社会组织 的 互动合作, 构建了 服务与 管理并重的 治理体系 。
一些地方还引 入数字信息技术, 提升了 社会治理的 精细化水平。 但网 格化管理运行过程中 也出 现了 如下非预期后果。 “技术化”治理强调治理形式可能偏离 目 标实质; “科层化”的 组织 结构增加了 治 理的 复杂程度; 治 理的 “行政化”制 约了 社区 社会资本生成; “选择性执行” 行为 导致了 治理目 标的 不 完全实现; “目 标导向 ”下存有治理手段运用 不 当 的 风险; “网 格泛化”则 模糊了 多 元治 理主体间 的 边界、 致其权责不 清。 避免网 格化管理非预期后果负 面效应的 关键是要改变社会治理由 政府主导并无限承担责任的 体制 特征, 在基层形 成政府、市场 和社会良性互 动 、相互 制 衡、彼此增能的 制 度性权力 关系 。关键词城市基层治理网 格化管理非预期 后果刘安, 南京师 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与 社会工作系 副 教授210097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新形势下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项目批准号:11AZD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动员和参与” (项目批准号:10YJC84004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区治理结构研究” (项目批准号:2010SJB840008) 的阶段性成果。网 格 化 社 会 管 理 及 其 非 预 期 后 果10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