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同仁堂制药厂改制为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更名为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一直沿用至今。2006年,商务部认定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太阳)为首批“中华老字号”。2019年,国家工信部评定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津同仁堂注册并使用的“太阳”商标于2012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天津同仁堂表示,企业名称、字号和商标等均系合法取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毋庸置疑。
“知识产权是天津同仁堂核心利益所在,对于任何隐瞒、割裂历史事实,混淆视听,侵害天津同仁堂权益的行为,天津同仁堂必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声明强调。
相较于北京同仁堂早已登陆A股,天津同仁堂正处于IPO阶段。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6年,天津同仁堂便谋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4月,天津同仁堂提交招股书。不过,在排队两年多之后,上市计划搁浅。今年1月26日,天津同仁堂撤回招股书,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
此后,天津同仁堂再度冲刺IPO。今年6月28日,创业板正式受理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津同仁”)的上市申请。
招股书披露,津同仁此次拟发行不超过3667万股,募集资金7.22亿元,用于重点品种中成药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营销网络扩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业绩方面,天津同仁堂近三年业绩处于逐年增长趋势,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66亿元、7.44亿元、8.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51亿元、1.61亿元,扣非净利分别为1.36亿元、1.40亿元、1.57亿元。
招股书截图
津同仁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口服溶液剂、橡胶膏剂、散剂等8种剂型,涉及治疗领域包括泌尿系统中的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等。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拥有114个药品批准文号,32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1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和脉管复康片等三个品种。
2018年、2019年、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7.8亿元、11.4亿元、9.5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9337.56万元、1.4亿元、1.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30.67%、28.46%、41.22%。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销售回款状况良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
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披露,津同仁目前有四大股东,张彦森及其配偶高桂琴合计持股59%,张彦森的弟弟张彦明持股1%,丽珠集团持股40%。
发表评论